世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北宋苏轼的,因为苏轼诗词书画皆精通,且为人旷达,爱好美食,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在谈论苏轼、解读苏轼、学习苏轼,苏轼几乎成为世人的榜样,无论在哪个方面。
但在南宋,有一位词人,才华堪比苏轼,也是一位诗词、书法、音乐、艺术的全才。今天,我想从三首词入手,聊一聊姜夔。
姜夔这三首词,一首献给国家,一首献给恋人,一首写给自己。
一、一首词写尽劫后孤城——《扬州慢》
约1154年,姜夔出生于江西饶州,他的父亲是当地的知县,但是在姜夔14岁那年,父亲去世。姜夔只好跟随自己的姐姐姐夫,生活在汉川县。
他22岁那年,外出游历,经过扬州城,目睹了扬州满目萧条的景象,感慨之下写了《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人写了这首慢词,谱了曲,唱给他的忘年交,也是他的叔父萧德藻,被称为“千岩老人”的萧德藻,直直夸赞,认为这首词堪比《诗经黍离》,将亡国的悲痛写的淋漓尽致。
是啊,战争留给百姓的苦难也太深重了!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扬州城,历来都是富庶甲天下,她的美丽风光,她的灿烂文化,让无数的诗人竞相在扬州留下诗词墨宝,更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
而到了南宋姜夔生活的年代,扬州城却只剩下一片片野生的杂草,曾经“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繁华盛景早已逝去。
而人类的悲欢从来都不相通,南宋政权只顾自己偏安一隅,面对金国的入侵,束手无策。弱国的悲哀啊,美丽浪漫的扬州城变成了抗金的前线,成为那段烽火岁月的见证。
二、一首词道尽相思之苦——《踏莎行》
30岁那年,姜夔娶了萧德藻的侄女后,跟随萧家一起去往湖州。后来姜夔认识了杨万里,杨万里非常赏识姜夔,还把姜夔也推荐给了刚刚卸任副宰相的范成大。
范成大也非常喜欢姜夔,认为姜夔的词高雅脱俗,神似魏晋间的风流人物,于是两人频频相约,互相酬答。
有一次,65岁的范成大以咏梅为题向他约稿,姜夔当即写下《暗香》《疏影》的词曲,并请来了歌女小红演唱。唱罢一曲,范成大便将小红一并赠与了姜夔,姜夔抱得美人归,于是“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成为了姜夔人生中最为得意与潇洒的时刻。
姜夔一生中还有一位红颜知己,我们只知道她身在合肥,郎有情妾有意,奈何姜夔连自己的生计都无法自足,漂泊不定、游食四方的他注定无法与这两位女子长相厮守,于是在32岁时写下这首伤感的《踏莎行》: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冷月千山,魂魄追随,彻骨的思恋之痛都晕在了最后两句诗中!
又过了十年,姜夔在一首《鹧鸪天》里重忆了那段刻骨铭心的恋情,甚至说到“当初不合种相思”,现在也就不会这么难过了,人家都说“人间久别不成悲”,可每逢元夕,我还是会相思成灾,这种蚀骨的痛,该如何化解呢?
三、一首词写给自己——《鹧鸪天》
姜夔一生四次科考,却四次落第,一生布衣,只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39岁时,姜夔结识了张鉴,张健是富商之子,他曾经想出资为姜奎买官,“欲输资以拜爵”,被姜夔婉言拒绝,二人相互填词唱和,感情甚好,姜夔也过了几年安定的生活。
后来张鉴去世,姜夔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
43岁那年的元夕节,姜夔出游有感,写下了这首《鹧鸪天》: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此时诗人已经43岁,满怀才情却一生布衣,别人已是前呼后拥车马相随,而姜夔只有一个坐在肩膀上的小女孩陪着他一起看灯。
“少年情事老来悲”,在这样一个春寒料峭的季节,词人看完灯,和游人一起缓缓往家里走去,徒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
然而,苦难总是接踵而来,降临在一个人的身上。
1204年杭州发生了火灾,姜夔的屋子也受到牵连,家产和图书几乎被烧光。姜夔冷眼看着眼前的焦土,想象着亲朋故去,想到自己年近60,却还要为生计奔走,不禁悲从中来。
挣扎了许久,姜夔终于累了,大约在1221年,姜夔去世,由身边的好友出资,把他埋葬于钱塘门外,这个在他最后的时光里,居住了十多年的地方。
人生虽然厚重,但姜夔的诗词和灵魂却是空灵的,轻盈的,读他的诗词,听他的乐曲,你也会飞起来,暂离于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