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留给我们的嫁妆
周末回老家看望完两位老者,匆匆在街边小店吃过小吃就回乾瑞花园的家睡午觉。进门换上拖鞋就去拉衣柜拿被子,一蓝一白两条叠放整齐的床单眏入眼帘,这是母亲留给我们姐妹四人每人两条一模一样的床单见物生情,不尽又想起母亲来。
母亲出身中农家庭,外爷是教师,母亲是家中老大,外婆生了母亲后,接连怀了几个孩子都没有成活,一家人对母亲格外娇惯。就连那个年代小姑娘都缠小脚,母亲嫌疼外婆就不给她缠,使得母亲的脚在她那个年代的女子中是个另类。就是这样娇生惯养的母亲嫁到我们师家,在房无一间,地无半分的贫穷光景中,和父亲一起吃苦受累,伺候爷爷奶奶,养活我们姐妹四个。
母亲除了帮助父亲干好庄稼活外,又包揽了全部的家务活:纺花织布,缝衣做饭,养牛、养鸡养猪……尤其母亲织的布是很有名气的好!从挑选棉花到弹花、纺线、染色、挑花、织布,每道工序都很细致、讲究。我们穿着母亲织的布衣服,走到哪里都是赞扬声,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母亲纺花和缝补衣服等针线活都是在晚上干,那时没有电,都是在煤油灯下干活,每天晚上都熬到半夜。因此,母亲的眼也花的早。在她感觉视力已经很差的那一年,加班加点为我们姐妹四人每人织好了两种颜色的两条床单,对我们说:你们早晚要出嫁,妈没有别的陪你们,趁我眼睛还能看见,每人给你们织了两条粗布床单放在葙子里,给你们留着。
妈织的床单,一种是经典款的暗红色细条纹样式,一种是当时最流行的淡绿色和白色大方格样式。线纺的有匀有细,色染的很正又,洗起来又不退,手摸起来很光滑,看着顺眼、耐看。像商场买的细“洋布”一样。
我的两条结婚后好多年一直轮换铺在床上。有一条已经用破了,但还是和新的一样干净、耐看。尤其是那条方格的,到现在也不过时。后来,我们买了“席梦思”床垫,床宽了,单子窄盖不住床面。这些年就一直放在柜子里保存着。每逢看见床单,就回忆起母亲,虽然常常眼里闪着泪花,心里还是暖暖的爱。
永远忘不了母亲的养育之恩!
母亲,愿您安息!
写于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