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学校附近一家公司为广大职工着想,成立了孩子的暑期托管服务班。找不到老师,就邀请我去给孩子们上上阅读课。我想着可以接触到一批不一样的孩子,而且可以推广绘本阅读,于是欣然同意做这个义工。在我的带领下,C老师和S老师也同意帮忙。
于是,我们接触到了这样一批孩子:一升二学生两名,二升三两名,三升四学生两名,四升五学生两名,五升六一名。对于这样一班年龄层次差别大的孩子,阅读的最好方式就是带着他们读绘本了。
第一天上课,为了认识每一个孩子,跟他们做了一个自我介绍的游戏,所有孩子围成一圈,面向圆心站好,通过“点点麻油”的方式,由邵瑞凯点出第一个介绍自己的孩子:我是来自**学校的***,第二个孩子介绍时必须先介绍前面那个孩子:我是来自**学校的***旁边的来自**学校的***。这样,最后一个孩子必须喊出所有孩子的名字才可以介绍自己。一圈下来,孩子们基本能叫出所有孩子的名字了。
大家都熟悉后,开始上课。首先选择一首儿童诗导入新课——
读到“我把五个指头都叉开 把两只臂膀 向上举起来 我就是一棵树”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举起手,叉开五指,做成一棵树的样子;当读到“我把五个指头都收拢 紧紧捏成一个拳头 树枝梢头 就结出两个果”,大家又都结出两个果。
读完诗歌,请孩子们说一说:身体很神奇,可以组合成各种事物。你曾经用自己的身体变过什么?想一想,试一试,还可以变成什么?
也许是还不太熟悉,孩子们比较拘谨,没有放开,不敢做动作。
接着开始今天的共读——《幻想记录》,一边看画面,一边读故事,一边请孩子们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内容。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跟我的响应也积极。
在共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孩子思维特别活跃,敢于表达,有的还不太敢举手回答问题。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起走进了绘本故事,一起编织了一段精彩的共读生活。
书读完后,请孩子们用写绘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幻想。因为到了午饭时间,任务留给他们课后完成。一共上交来了10份8K大的,1份A4大的。我将所有的作业封塑,带到第二课上。
第二课,我带着他们先玩了一个心理团建游戏《珠行万里》,一起感受了一回团队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女生们团结一心,经过一次次失败,不断调节,终于成功后,在男女生PK的时候,女生率先获得胜利。在分享感受时,很多孩子谈到了团队合作,说到了游戏技巧,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能收获很多。
共读开始前,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写绘作业解释给大家听,不管他们说的是什么,我采取的都是童喜喜说写课程的点评原则:“绝对不批评,重复好句子。”除了两位没有交来作业的孩子没有站起来发言,发言的孩子都非常乐意给大家分享。每一位同学发言后,我都带着孩子们一起为ta鼓掌。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比第一堂课自信了许多。
第二堂课,我选择的绘本是《愿望树》。这些孩子的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陪伴孩子的时间,我想着让孩子们感受一下父母的关爱,就选了这个绘本。
导入诗歌选的是——
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技巧,就是让孩子们自己读一读,然后我示范读,然后引领他们思考:如何向妈妈表达爱?
大家的思维明显比第一堂课开阔,有的说用实际行动,比如扫地、拖地,做家务来表达,有的说做贺卡,有的说买礼物,赵奕铭说明天妈妈生日,给妈妈买戒指。大家哄堂大笑,但丝毫没有恶意。
就这样,在愉快的氛围中,我们一起走进了《愿望树》的共读。我采取的是听读绘说课程的上课模式,带着孩子们读,看图提问、思考、交流,大家一点不拘束了,坐在地板上,轮流读故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逐渐看到了我喜欢的孩子们自由读书的样子。
我想,在这样丝毫没有考试分数的压力下,孩子们的思维是开放的,自由的,这才是儿童应该有的样子,这才是阅读应该有的样子。
因为这是一本比较规范的绘本故事书,所以今天带着大家了解了绘本的各部分,封面、题词页、环衬、扉页、版权页等,然后一边读故事,一边交流,非常自由。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的表达也特别的生动精彩。
最后的写绘作业时间,我让孩子们交流妈妈爱自己的事情,也可以选择打算怎样向妈妈表达爱来进行。因为今天我一直留在教室,等着他们完成作业,并且答应他们将作品展示在教室里。
下课后,我将第一堂课的作业展示在教室四周的栏杆上,孩子们赶紧跑过去看,当看到自己的写绘作业展示在那里时,所有孩子的表情都是自豪的。当妈妈来接时,他们都会把妈妈拉过去,一起再看一看自己的作品。其实,他们希望的就是让妈妈夸一夸自己。
我发现,将作业作品化呈现,对于儿童的触动是非常大的。今天课上的写绘,孩子们显得特别认真。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作品呈现,孩子们感受到的学习的幸福感,他们会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并愿意为之努力。
我相信,作业作品化一定能够提升儿童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