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后遗症需800年,而反应堆核心下方的辐射自然分化要几百万年;
9.3万人:20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左右;
27万人: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34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疏散了11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23万人,前后共疏散34万余人;
50万:参与抢救切尔诺贝利的英雄们有五十万;
20亿人: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 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
———————————————————————————
看书之前先百度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相关的介绍,因为确实对这事件了解几乎为零,很有必要了解。而其上是从中看到的的一组数据。只是看到这数据胸中就以充斥这一股难以言表的悲痛,这大抵处于同为人类却看到同类承受这不该承受的灾难。
所以我把这串数据拿到这了,不是充当字数,只是想让大家明确知道这次事件的灾难性。而不是你眼中的一次事故一次爆炸事件罢了,语言可以轻巧甚至你的思想可以不以为然可事故只会带来死亡和沉重,比其事故更可怕的是人的淡漠和遗忘。
当我打开书,每一个字都仿佛在悲鸣在哀嚎。
P6到P25。只有19页,也只是一位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因消防而感染高强度辐射的消防员的妻子在述说着丈夫14天死亡。去的匆忙走的也匆忙,却留下一辈子也化不开的悲痛。正直身强力壮却以凄惨狰狞的状态去死亡,而活着的人却遭受本不应承受之痛。
若不是这本书,也没人记得这位消防员,也没人记得或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承受了什么。没人关心这。而这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也只是默默无闻的承受灾难带来的灾难受害者罢了。
你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形容他们的生存的状况。社会对他们的看法。天崩地裂,精神涣散,空洞麻木,被驱逐与放逐,被圈禁与监视,被异样地眼光注视又避瘟神似的躲避你。给这么一群人定义为“切尔诺贝利人”
不想死的七岁小女孩。她说她那么小。
快要死的老人。他说他可以自己到墓地。
猎人说。他活埋了一只想要爬出坑的贵宾犬。
想要结婚的女人说。她不能结婚,因为她来自切尔诺贝利,她生孩子是罪孽。
p41~p55读起来很混乱,时间不够的可以跳过。这大概就像人们闲下来了然后围在一块儿聊天,你插一句我插一句的,你提到这我提到那的,所以显得混乱。可也都表达出了他们的孤独,无助,被抛弃。
p61~p71 和索要阐述的内容切尔诺贝利关联很少。这应该划分到其它书上,比如苏联解体给民众带来怎样的影响。
当我读到p72“祈祷时才真切展现自己的灵魂”
。我忽然明白这本书要写的不仅是切尔诺贝利,不仅是灾难,或者是在写比灾难比生死还要重要的事。又或者在写当意外来临时,才方显人性。
有人选择走时,有的人选择留下来,更有人进来了。当我用愚不可及,不可思议来描述这群人时,我忽然之间理解这群人接纳这群人了。因为他们有比辐射更重要的东西让他们呆在这。
在这个无人监管无法律无约束的切尔诺贝利,一切都将呈现自然。这里有原居民,相比辐射离、死亡他们更在意他们熟悉的土地,熟悉的房屋。而这就是故土难离:这里有逃离苏联解体的民众,他们不怕辐射,他们更怕战争;这里有祷告者,他们一无所有甚至不事生产,可他们也在用自以为的方式外救赎,不说对与错,没有世俗道德准则没有他人来评价,他们在活自己。
而站在“进来的人”对立面的“奉命而行的军人”。他们被隐瞒了,被隐瞒得知的真相,被隐瞒身体受到的辐射量。这从他们接到命令时就注定他们是被放弃了,当他们以热情,挥泪洒汗的在切尔诺贝利为祖国奉献时却没有一点保护措施。一群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一群这么棒的小伙子,余生将在切尔诺贝利度过。
辐射是什么?没人知道。
核电站发生了什么?只是一场大的火灾。
我把帽子送给别人,他现在秃了。
死亡赔偿金,也只够买两罐食物罐头。
我带走我的新衣服,后来它自己出现一个洞。
为什么不让我带走密封的草莓酱?它是密封的,怎么可能有辐射。
我吃了烤羊。结果他说,他不得不宰了它,那是他见过丑到爆的羊,我听后喝了一大口伏特加。
猫和狗吃鸡蛋,吃完鸡蛋吃鸡,吃完鸡狗吃猫,吃完猫狗吃狗。
孩子说。小孩都活不下来,生下来以后就会死。
土埋了土,土埋了马铃薯,土埋了树木,土埋了动物,土埋了房子。土要埋掉辐射。还是辐射埋了土。
(ps:以上是我读到差不多一半时候写的,没写后续部分的读感,因为看这部分对我来说感受差别都差不多,就像看二战题材的电影感受基本一样。
读书我大多是边看边写的,谈不上什么好坏,只是自己读书的方法而已。这本书,是作者记录采访切尔诺贝利事件受害者的口述,所以也显的真实可靠,没有作者主观的臆想。且采访者在我看来也是较全面的。但是也正因为或许是用采访实录的方式来写,综合采访的部分也就显得混乱,读着读着我就不知所云了。当然于这本书所要传递的信息相比文笔就无需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