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觉察到自己贪婪的时候是在向圈圈问问题的时候。
当时,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她很轻松的就发现了我的卡点。我很开心,感觉非常有收获。然而,知道了自己这个卡点以后我没有去想自己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怎么去消除这个卡点,而是又问了圈圈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问题。
这时圈圈没有给我答复,只是问我:“为什么你会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你是不是觉得圈圈说的好像是对的吧,但是…… 这背后的‘但是’是什么呢?这个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当时,我觉得非常疑惑,圈圈说话怎么像得道高僧让人琢磨不透啊。有问题难道不应该想办法去解决吗?圈圈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为什么会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呢?是我想在他面前表现得好学?并不是。我思考了很久,突然觉察到:因为圈圈在我心中非常厉害。仅仅通过我两三句话,就能发现我的卡点。我想要更多的了解她,既然有这么一次答疑的机会,我就想多问她几个问题,让她多发现我几个问题。或许我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好。
但是,她之前帮我指出的卡点。我真的消化了吗?我真的落实了吗?答案我真的不敢确定。既然第一个问题都没有消化好,我为什么还要去问第二个第三个呢?我一次性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吗?原来,是我内心的贪欲在作祟。
正是这个贪欲,让我明明非常美好的生活总是充满焦虑。我会经常担心,我要完成的目标太多而时间不够用。我也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专业技能不够,而去没有目标盲目地学习。我想去认识更多优秀的人、让别人更爱我,内心总是陷入无休止的比较……
最近这段日子,帮蓉蓉老师编辑排版她的微信公众号,占据了我生活绝大部分时间。于是,我又开始焦虑,我好像落下学校功课太多,我好像学习的时间不够……锻炼身体、公众号涨粉、学习、心智提升、兴趣培养……似乎根本就无法兼顾。焦虑不仅让我的效率下降,更让我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让我容易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幸运的是,今天早上刚醒。就看到蓉蓉老师老师发的一个演讲视频。讲的是她刻意训练的一个内容:长期思维。这么一个寓言故事深深地吸引到了我:你一次性可能会抓到一只兔子,当然,也可能抓不到。但是,你一次性绝对不能同时抓到五只兔子。
她提到在她刚开始,1000天演讲打卡挑战的前20天,一天只做一件事,就是完成他的演讲打卡。原来,即兴演讲能力这么强的蓉蓉老师在最开始也只有这一个目标,我为什么还要去求那么多呢?当她把这个事情做得很熟练以后,才开始做其他的事情。
听到这,我一下子豁然开朗。原来我内心这个贪婪的卡点又出来捣乱了。我竟然想在一天之内,完成特别特别多的目标,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公众号的编辑排版,我还是刚刚上手,有很多不熟练的地方,从挑选文章到编辑语句到分段到寻找配图、制作封面到思考标题每一步都需要花很多时间。
并且因为没有保存不小心退出,导致前功尽弃的事情都是常态。所以说,我一天只完成公众号的编辑排版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当然,我也会通过不断的练习,来缩短排版的时间。也许,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以后我就能用很短的时间轻松的完成这个目标,然后开始用剩余的大量时间,完成其他的目标。
我们往往高估了一天的作用,而忽视了三年年的作用。我的人生还有那么长,为什么要去急于当下就要拥有那么多东西,一段时间只完成一个目标,不行吗?很难吗?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不要太浮躁了,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当下只专注于一个目标。我本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