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逐渐明白的三件事:“承认父母的平凡,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子女的平凡。”
岁数大了就容易感慨一些事情,今天突然想起了这句。
父母的平凡是最早感受到的,而真正意识到父母平凡是在上班以后。
我是个80后,上高中前一直生活在一个小农场里。小的时候,农场的经济还不错,小小的地方有二十几个场,包括有养鸡场,养鸭场,养牛场,还有建筑队等等,同学大都是工人家庭,除了个别家长当干部的同学家里条件稍好外,其他人条件基本差不多。我只依稀的记得小时候有的同学用的文具特别好,自动文具盒,金属质感的自动铅笔,还有早上满教室飘香的牛肉包子。
上班以后,人也长大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跟同事聊天的时候,说起买房子的事,同事经常说房子要早买,我说我才刚开始工作,房子的事想都没想过。同事说两边父母赞助点,交上首付,以后夫妻俩人挣钱还贷就行。
一开始我没觉得什么,但是跟越多的同事交流过后才知道他们认为父母出钱的这件事是司空见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一边父母买房一边父母买车也是“常例”。
后来聊到这事的时候我没再提我们家刚刚还完我上大学的欠账。更不要说给我买房买车。
而那时我也意识到了,我的父母是平凡的。
我意识到自己的平凡时间上要早一些。
之前说了我住的农场很小,小学初中学校也是小小的,每年级只有一个班级,二三十个孩子。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农场的人都认识。
我小时候算是比较聪明的孩子,同时性格也不是特别疯特别好动,所以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比较好的。在农场里算是个小名人,从小在都是在别人的称赞声中长大,我父母也多以此为荣。
高中时我的学校也是农垦系统的,同学都来自各个农场,刚上高中的时候成绩也算不错,在班级能排到前几名,年级也能到20几名,而物理和化学刚学的时候给我带来了不少困难,有一次考试打了二十几分,但凭借文科语文历史的成绩我也排到了班级第二名。
后来物理化学我逐渐学明白一些了,成绩能排到年级的前几名,高考的时候我竟超常发挥,考了个全校第一。虽然理科只有三个班,毕业生一共才一百五十人左右,但不管怎么说也是个第一吧。
我就顶着全校第一的光环买进了大学校门,上了大学我也努力学习,但是发现好多东西听不懂,上课只想睡觉,下课只想去玩电脑打游戏。不是我不想好好学习,是我发现我真的听不懂,就这样我由一个尖子生摇身一变成了班级里后进生和被帮助的对象,考试前怕挂科紧张的不行,经常找同学补习,而同学给我细心讲的我也大多听不懂。
我逐渐意识到,可能是我的超常发挥,导致我到了一个本不属于我的学校,我能感到和他们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南方的同学,平时也不怎么学习,跟我们一块打游戏,但考试都能打很高的分数,让我不禁感叹,智商这东西真的很重要。
另一件事就是上班后的遇到的另一个猛人。猛人毕业于一个985院校,据说是专业第二名毕业,本来应该留在北京,但因为对象就来到了我们公司。
到了公司后我们被分到了一个宿舍,有一天我看到他在玩一个游戏,3D的,一个小车在一个空地上跑,第三人称视角的,地上有坑洼的起伏,没有障碍物。我问他这是什么游戏,我怎么没见过,而且还这么无聊,他说这是他自己编的游戏。
还有一次我看到了他桌子上放着一本高等数学的书,问他那这做什么用,他说编程的时候有个问题忘了怎么弄了。
还有,他自学了俄语,能够简单的对话。
我真正感觉到了什么是降维打击,自惭形秽,智商完全不在线。
我的儿子,我的姑娘。
我的儿子有点像我,有点聪明劲儿。而我的姑娘说话很早懂事很早,但好像就是不爱学习。其实都还小,还看不出什么。但我认清了前两个平凡,也就没有任何奢望我儿子闺女要有多么不平凡。
孩子自然长大就好,我尽我所能提供好的条件,他们自有他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