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爸发给我一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2vG24SaxFhCed3qg4N4MA),我觉得被戳了痛点。大意就是一个人平时不顾及人情,生病了之后被平时不屑的人照顾,让她感悟出,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平时不要在乎一些自己的得失。
我应该算是个没什么人情味的人。我妈住院的时候,我只是跑“技术”上的问题,联系医生,给我妈做心理建设,讲解手术方式和预后,但是我没有真正做到“端屎端尿”的伺候。如果连对我妈,我都没有这样的付出,那对于别人我想就更不可能了。也许我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者说我觉得我能提供的帮助的价值大于“端屎端尿”。
但是,为什么我妈妈不但可以提供理性的帮助,还能同时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呢?而我却和我爸一样“指望不上”?
那么我是否需要别人对我这样呢? 生病以后对别人会有怎样的期待呢?(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件事情,为什么我那么的信任我先生一定能做到呢?当然我希望永远都不要有这么一天!)
当下这种理智的状态,我想可能我不会有什么期待吧,我知道经受的痛苦无人可替代,我知道结局会是怎样,我还需要什么呢?
所以,别人生病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痛苦无人可替代,结局是怎么样,当下应该怎样去做能找到最优解……
而我所谓的“最优”是按照怎样的标准呢? 就是活的足够久吗?
那对于不可能活很久的病人,什么是他们的“最优解”呢? 这件事情太值得思考了,也太值得和亲密的人提前的、经常的谈一谈了。
如果死亡不可避免,生死还算是大事吗?
如果生死不算是大事,什么算大事呢?
这个问题,我暂时给不了答案,而且也不想继续让自己想下去,就此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