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手机是多少父母亲心中永远的痛!有多少孩子,整个假期抱着手机不撒手。有多少孩子,因为手机和父母吵架。又有多少孩子开学前必做的一件事情,是去眼科医院配更高度数眼镜。
为了管理孩子的手机,父母们费尽了心思。和孩子讲道理,谈条件,甚至强行收回。但是网络上和身边孩子因为断网而自杀的,又让父母心有余悸。管得松了,不行。管得紧了,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做呢?
先看看我们的孩子都在用手机做些什么?聊QQ、聊微信、刷QQ空间、刷朋友圈、玩游戏、看视频、看动画片、订外卖、收快递、看网络小说、学习等等。
为此带给孩子们的又是什么呢?晚睡、荒废学业、考试作弊、网络上不健康的东西影响孩子的心灵,导致孩子性格冷漠,亲情疏远,身体虚弱,精神委靡,近视,影响作业等等。有专家做过调查,长期使用智能手机的孩子,多暴怒,提笔忘字,记忆力差,词不达意,协调性差。
手机问题的本质是自我管理能力差。
那些沉迷手机的孩子都有一些共性,没有目标,时间管理能力差,没有自制力。这些问题,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自律能力。对自己是放松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是不成熟的表现。
没有手机的干扰,学生精神饱满,行动力强,心无旁鹜动力十足。
破解手机难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父母树立榜样,使用契约,生活安排合理。
父母先将手机放下,看书、锻炼、认真做事,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并做出榜样。
和孩子订立契约,共同遵守,如果孩子做到了,应给孩子适应的奖励。
父母和孩子一起安排生活,制定计划,将日常生活尽过得丰富多彩,有趣有爱。
父母用更有意义的事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慢慢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