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而无谄。”贫,物质缺乏的人,更深层次理解是不知足的人。有十万想着百万,有百万想千万,有千万想十亿,永远处于不满足的生活状态,向外不断乞求。过着乞丐的生活,财富越多,人越贫穷。挣钱这事本身是没有错的,若是像自然农法农夫一样适地适种,遵循大自然运转法则,那样的心态就不累,是放松、自在的。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自然而然。无谄,谄,谄媚,奉承,卑屈于比自己富有的人。知足的人即使是物质匮乏,也不会卑屈于任何一个人,也不会要求他人卑屈于自己,以平等心善待每个人。“富而无骄”。富,是知足者或物质财富充实的人。骄,贡高我慢。
“未若贫而乐”。为什么能贫而乐呢?贫包含物质缺乏或不知足。物质只要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但若从外相给人的错觉是有不知足,也一直追求需要更多财富,为了做更多利益众生的事。不是为满足私欲,也不是展现我是、我能、我慢,内心不会拉扯,住相,自然而然生起由衷的快乐。“富而好礼者也”,为什么富而好礼呢?财富很多的人或知足者,他能体证到每个人皆有无尽宝藏,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独一无二的,自然而然流露出礼者的风范。即便有很多财富,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各种因缘和合而生,来自整个宇宙、大自然的化育与支撑,不是我是、我能、我慢能做到。能不感恩吗?能不好礼吗?能不克己复礼吗?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想起《大学》里面“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句话是《大学》的作者子思引用《诗经》。道学,志于道。悟后起修方真修,也即理上顿悟,事必渐修。切磋琢磨,是玉雕工艺中越来越细的动作。就像一块粗料经过切磋后,再经过琢磨才能成为好的艺术品。如何切?如何磋?决定玉石成为手镯、佩件或其它玉器。在前面的切、磋之后,才能精心雕琢,细细打磨。
人也是一样,像刚从大学出来的年轻人是一块好料,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一块美玉。子贡听了老师的这番话,知道自己还须多在事上磨炼,下功夫才能成长,还要经过切、磋、琢、磨才能到达老师所说的境界啊。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美玉,都有良知、良能、良心,有无尽宝藏。如果能真正地归零,又能够有意识地去切磋琢磨,就有了无限可能。
子贡便问孔子说:“其斯之谓与?”意思是:“这番话是不是这意思呢?”孔子听完子贡所说的很高兴,发现他还能在《诗经》中有这样的体悟,所以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意思是:“赐呀!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在《诗经》里所描述的情景,都来自大自然,能从中得到启示。所以经典是协助人们回到大自然,以大自然为师,整个宇宙、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老师。在这里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很活泼,也很可爱,子贡是再次被开启了,正因他有很深体悟才能恰到好处地描述出来,不愧是出色的外交家。
“告诸往而知来者”,其实就是温故知新。这个“知”最重要,也就是觉知、良知,每一个人都须臾不可离。用好这个本自具足的万能钥匙,协助每个人开启无尽宝藏,这样就可以为天人师矣。
作者無生,感谢关注与阅读。
您的分享,让世界多一份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