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者们,幸福指数到底有多高?
你是否羡慕那些拥有自由职业的人?
你是否也想自己也成为自由职业者,浪迹天涯,一个人、一个背包、一台笔记本电脑,走到哪,都成为一个江湖。关于自由职业,你熟悉着,也陌生着。
好处呢,显而易见:
1.工作不受时间限制
2.工作不受地点限制
3.更加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这第三点,这精神上的解放,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向往吧。
咳咳,那弊端有哪些呢?
1.收入不稳定
2、社交面狭窄
3、心理负担重
嗯,我相信上面所说你心里也许比我更清楚。但,我想问大家一个关键问题:自由职业者这个词,你觉得核心是哪两个字?
多年前,我一直认为核心是自由两个字,因为这个词是那么的有魅力,对我是那么的有吸引力。但是,当我自己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的时候,我发现它的核心本质,它的核心关键词,是职业两个字。请一定记住一句话,我们所想往的自由职业,本质上其实是一种职业能力状态,对,你没听错,它的本质,是职业能力状态。
没明白?那,接下来,你一定能更深刻了解自由职业这个词。
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词,“自由职业态”,来重新理解和定义自由职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一些看似自由职业者的职业他有可能并不自由,比如说司机看起来工作很自由,也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但他何时能下班取决于他有没有赚足一天的生活费,乘客的数量在隐性的约束和束缚着他。
而有些能力非常强的人,他们则可以选择跟平台或一个组织去共同合作,实现共创的一种结果。同样的,他虽然是嵌入在这个组织里面,但他的角色是一种协同工作者,他属于这个企业,但在这个企业里,在这个组织里,他有着很大的自由权。
比如说一些高管、摄影师、创意者、自媒体从业者,他们并不需要按时按点的打卡,他可以选择性的、有弹性的做很多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他只需要把他份内的事在一定时间内做的足够好,然后给对方以交付,如此,企业好像对他也没有什么更多的约束和管制。
你看,发现没有?所谓的自由和不自由,其实最终的决定权在于你职业的能力。
问题理顺了,我们发现,我们并不一定非要成为自由职业者、从而去获得我们想要的那种自由,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我们的职业能力,使之变得更强时,我们在组织内同样可以获得自由。
所以,大家一定不要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我非要辞退某一份工作,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儿才叫做自由职业者。不是这样的,一定不要被误导,因为更准确的词,我们叫做自由职业态,是那种自由的状态,深深吸引着你。
所以我们是可以通过另外一种渠道让自己的职业专业技能无可替代,让你的职业能力去为自己的自由去背书,此时,这样形成的自由会更持久、更有效。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我们跟职业的关系大概有三个层次:
1、雇佣阶段
就是当你能力不够强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在一个组织内去做一些你不愿意做的事情。
2、U盘型人才
当你的职业能力强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你自己此时,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公司,你可以嵌入任何需要你职业能力的组织去发光发热,走到哪都可以成为一个江湖,此刻,你说了算。
3、共创
你跟企业、跟组织有更深度的互动,对方需要的是你的职业能力下所给他们带来的那个结果,对他们来说,用你的职业能力,去给组织内创造价值和结果才是首要,此时你相当于、类似合伙人的角色。所以你跟对方有了平等的对话权、平等的谈判权。此时的你,是一个跟企业自由交易的状态。
那如果,你也想获得自由职业态那样的自由,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
1、足够的专业
2、把你的专业技能产品化、做成产品、封装交付给对方,也就是拿出一个结果或者一份解决方案,给对方提供价值
3、你需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并且逐渐的进化自己。
4、你需要有足够好的自制能力,因为此时的你不会再有某一个人给你安排布置工作,而是自己给自己下达任务、完成任务、反馈结果,最终完成修正、交付产品。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要由你自己去完成的。
所以,小伙伴们,不要羡慕那些看起来很轻松的自由职业态的人们,因为他们的真实处境,可能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和舒适。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可以反观自己,看自己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又希望自己成为哪个阶段?
并且,当你有了明确的目标时,你对自己又会有怎样的规划和安排?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精彩的留言和评论。
关注我,自我迭代小组,期待您的加入。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