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你以什么样的心情来看待,给这个世界赋予色彩,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善良之人看待世界,收获的是一个和谐美好,人人相亲的世界;邪恶之人看待世界,收获的是一个尔虞我诈,肯蒙拐骗的世界。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是孔子对《诗经》做出了深入研究以后,做出的结论。仔细分析《诗经》,这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源头的作品,内容很丰富,开篇就是《关雎》,讲述男女之情,后面还有很多。一般人看来,这本书有些描述是不合适的,而孔子看来都是思想纯正的描述,因为孔子心中有一个思想纯正,美好善良的世界。
不禁想起了一个故事:苏轼和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话说有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
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听到这句话,佛印没有说话,而是继续打坐。
苏轼以为占了便宜,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谁想,苏小妹冷笑着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苏轼傻眼了,愣愣的待在哪里不说话。是的,你心中所想,就是你眼中所见,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就反映了你内心深处的想法。而你内心的想法就决定了这个社会的色彩,由此决定了你的人生。
这种观点是经过心理学家研究,是已经证实的现象。世界顶级心理学家,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卡尔· 荣格,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经过他长期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决定着一切。
这里所说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如果用很流行的词语来形容,就是价值观,也是思维方式。这种世界不仅决定了我们每天的心情,还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生活中,应该学会相互转化的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时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祸之福之所依,福之祸之所伏。”这个道理我们老祖先就说过。
万事万物总有它的发展规律,你为什么过的不快乐?也许和你所处的环境无关,和你所经历的事情无关,很大的原因是你的心态在起作用。一切都看开点,不要去想的太多,努力去追求自己所追求的,不要去管世间的是是非非,就像天气一样,我们无法去埋怨阴天,也不可能去永远拥有晴天。
改变看待事物的方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使自己过的开心快乐,愉快的读过每一天,这才是最重要的。如何改变看待事物的方式呢?
首先,阅读大量的书籍。书籍是有要求的,是积极向上,价值观良好的书籍。通过阅读,可以开阔视野,让你有很多个角度来看待事物,对于调整心情,让自己保持阳光的心情有重要的作用。当然,心理学的书籍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多和有才能情趣的人交流。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和别人多交流,可以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习弥补自己。也可以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警戒改掉自身缺点。很多优秀能干的人就是一部活书籍,多交流,学习,可以快速的自我提高。
再次,想做就去做。对于自己想去做的事情,要立刻行动去做,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的人生有所改变。
最后,养成一个良好的爱好。年轻的时候,都为讨生活,都在忙碌,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良好的爱好对自己很重要。可以是写作、读书、运动、旅游、做饭、吃美食等等,只要能让自己开心都行。有了一个爱好,可以让你的生活充实起来,可以调节心情,让自己美好起来。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这个社会抱着一种善良之心,也许这个社会欺骗过您,也许这个社会伤害过你,要始终坚持一颗善良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终究会赢得社会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