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咳嗽和流鼻血,迷迷糊糊中以为天快亮了,起身在父亲牌位前上香。原来,睡前点燃的香才烧掉四分之三,彼时是七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时。
倒头于炕上,5岁的丹丹睡意正浓,侧身骑在被子一角,整个身子裸露在大暑的夜里。拉拉被子盖于丹丹身上,我也强装睡着,想着过了明天应该就好点了。翻了好几个身依然咳嗽不止,这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一旦身体有点毛病,咳嗽就最顽强最狡猾的“敌人”。于是,起身焚香,原来整整辗转了一柱香的工夫,此时已是七月二十三一时二十八分。
这艰难的一个多小时,正是百日前父亲与死神搏斗的时刻。我紧握着父亲很热的左手,“大……大……大大大……大……”的低声呼唤着,大夫又是打针又是按压心胸,床头的机子一直“吱吱吱”的响着,人越来越多,恍惚中他们在出出进进。
众人的忙乱还是没有挽留下父亲远去的脚步,父亲还是走了,安详的走了,没有一声痛苦的呻吟,没有一丝悲戚的表情,也没留下一句交代的话语。地下的桌凳被移走,换上了发黄的麦秆。父亲静静的平躺在冰冷的麦秆上面,胸口压上了装着尿素水的塑料袋,脚尖用细麻绳绑在一起,三张大白纸从脚盖到了头顶——父亲就这样“落了草”。
安安静静的走了!!!
父亲走了,家中再没有人叫我多儿了(爸爸最喜欢这样叫我了)。父亲走了,丢下了子孙儿女,很坦然地走了,是去找25年前走了的我的妈妈吧?父亲是觉着自己完成了25年前我的妈妈离开时的嘱托了吧!含笑去告诉妈妈,已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儿女成家,子孙满堂。我知道一辈子小心谨慎、谦虚内秀的您,从不夸耀。
最近几年,尤其是儿孙子“佳佳”出生后,父亲的干劲很大,逢人就说“藏好着来,媳妇子孝顺着呢,就是佳佳经常欺负我,有时不听话我还溜他两巴掌……藏两个娃娃都在城里来,都买了楼房,佳佳长大上幼儿园了,我要多种些吃的,一大家子人都还离不开我,吃的麦子还是我攒下的……”父亲不习惯城里的日子,在县城小住几日,便回到了老家,重操旧业。
回想25年,您和我们兄妹一起走过的岁月,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述说,有太多的瞬间值得回忆。漫漫长夜,我们阴阳相隔,一件小事爬上记忆的心头。
那是24年前的暑假,您和14岁的我在西山梁割麦子。割完那块麦子,天色已经很晚,而且没有月亮,在漆黑中我们码完最后一捆麦子,准备回家。突然,您记起家里的驴草还没有割下,我家的苜蓿地在下沟畔,西山梁距下沟畔平时快走可能要20分钟,天黑路远,去自家苜蓿地很不现实。这时,您提议“咱们地头魏家的苜蓿咱们割上一捆,明天见了给人家说一声”,当时我坚持不能这样做,“没经过人家的同意去割就是偷,您不是一直讲不能小偷小摸的吗?”最后,尽管我们父子已经精疲力尽,还是从西山梁挣扎到下沟畔,从自家苜蓿地割了驴草。我背靠着苜蓿捆坐下,您从苜蓿捆的左右两端各分出一把大的苜蓿杆,架在我的肩上,我挽起前臂压住苜蓿杆,两只手十指紧扣在一起,随着您一声“起”,我上身前倾就像背起一座小山包。您把一大捆苜蓿抱到高一点的地垄上,费力的背在背上。一轮峨眉月渐渐爬上天边,我们父子二人在一片蛙声中回家了。
父子二人默默的走着,一路无语。我为说服父亲不去“偷”苜蓿感到庆幸,父亲也许还想着些什么!回到家里,妹妹点起煤油灯,爸爸压铡子我送草(用双手捏住一束草,送到铡刀下),在铡刀与苜蓿的撞击声中,我和父亲完成了铡草的工作。听着老麻驴“咯嘣咯嘣”的吃草声,我们的晚饭成了夜宵,那夜的酸菜片片真是香。
两年后的一天,我正上初三,街道小卖铺的老汉拿着“x年x月x日,江泽民欠金城烟一盒1.6元……”的诸如此类的账簿,来到学校找学生讨要欠账。消息很快传得满城风雨,也传到了每一个家长的耳朵里,大都为自家的娃娃捏着一把汗,但您却对自家孩子有着十足的自信。在随后我们父子的对话中,我明白两年前发生在西山梁父亲要“偷”割苜蓿的事情,原来您藏得那么深啊!
转眼间,您走了已满百日了,在您离开的这100天里,作为您唯一的儿子,现在的一家之主,我的天塌了。精神的恍惚、身体的疾病让我感受到这百日守孝难有的孤独。您,一个我们村曾经最穷最可怜的小人物,用25年托起了我和妹妹,托起了两个家庭,托起了儿孙满和堂家事如意。
您已去百日,如果不是那一抔黄土,您渺小的好像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上,最多是亲朋好友闲暇之余的一声叹息,就像昨日我邀请庄家亲房时都会说“满百日了?眼看要享福了,他却走了。”
俗话说: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
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
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
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
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示。
我要说父亲就是父亲,是一个永远没有词来说得清的父亲。如今,我的父亲走了,我能否学着父亲的样子,托起这个家?
度己度人如此,亲情教育亦是如此!都是一个生命影响着另一个生命,不断生长,不断地走向幸福与完善的过程。
天堂的爸爸妈妈你们都好吗?
儿女已经长大了您就放心吧!
不孝儿多红写于七月二十三父亲百日纸期四时十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