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一个走投无路的人,都有自己不得不放弃的理由
放不下的坚持,坚持不下去的坚持。心里明明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但却总是做出错误的选择。也知道这是人性的陋习,会让我们失去长远的眼光,会让我们为了眼前的苟且而不顾一切。琐碎的事情很多,如果我们不懂得取舍与分出个轻重缓急,那么总会有做不完的事情。
那么到底该如何取舍?又要取舍什么?有本书给出了答案,或许可以参考一二。“无能为力的事,当断。生命中无缘的人,当舍。心中烦欲执念,当离。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放下执念,心才能回归安宁”。
话虽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无能为力的事?只要是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都算吗?这个度该如何把握?也相信每一个走投无路的人,都有自己不得不放弃的理由。
那么这些理由是否可以算是对无能为力的诠释呢?是也不是,这要看我们所面对的事情与当时的处境。虽然坚持到底是正确的选择,但一股脑的直撞南墙也不知回头或转弯就不是明智的做法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被南墙挡住了去路,似乎是只有撞破南墙一途可走。于是乎,我们把自己撞到头破血流,也未见南墙破损分毫!
于此到底该如何做,我们确实不知道,但一直撞下去南墙破不破不知道,自己破碎是迟早的事情。如果说这条路从未有人过去,那么倒也情有可原。只是看着南墙那边的人,我们非常清楚每一个人都是从这里过去的。
只是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无从得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过去后的结果,而那些过去的人也会说出自己当初撞南墙的惨烈,但毕竟不论他们经历的有多么惨烈,在我们听来也不过是一句带过的事情。
我们很难感同身受,因为如果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感受,相信自己也就到了南墙的那一端了。而这也是知道与做到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的缘故,说是鸿沟但它更像是一道坚固的透明壁垒。
我们能清楚的看见壁垒那端的人,也知道他们就是由此过去之后改变的一切。但至于他们到底是如何过去的,我们始终百思不得其解。
二,这世间万物皆是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但有句话或许能够给出一些指引,那就是我们总是高估自己一年内能够做到的事情,但却低估自己十年里能够做到的事情。
别人十年磨一剑,我们企图用磨了十天半月的剑相提并论,认为自己也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就应该得到相似的回报。
这就是人性的本质,总想不付出或用最少的付出,换取利益最大化。只是这世间万物皆是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当下如果我们所得到的一切,不是等价交换而来,那么这并不是生活对我们的关照,而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小时候去超市购物,我们可以没有任何顾虑的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并不是超市的东西便宜或免费。而是有人替我们兜底,但随着我们的长大,进入到社会这个大超市,我们想要的一切,会远远超出绝大多数父母的支付能力。
父母为我们买包零食,买个玩具,安排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在他们的承受范围内,但随着我们的长大,需求也会跟着增长,那些基本保障已无法满足我们。
我们想要的会有很多,但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很少。尤其是当我们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时,会发现连之前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都无法满足。
因为一个人只有不再依赖任何关系,能够独立面对这个世界,才能与外面的世界平等对谈,不然与世界相比,你永远都是渺小的。
当我们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时,会发现很多以前唾手可得的,如今尽然获取的如此困难。就像支撑高屋的基础轰然倒塌一般,不论高屋看起来有多么美好,当其失去基础的那一刻,它也就失去了所有的光鲜。
看着倒塌后的满地狼藉,知道自己必须重新搭建属于自己的高屋,但真的不知道该从哪里重新开始。很多时候我们会因眼前突如其来的糟糕处境而迷失自我,就如失去方向的人,会觉得所有方向吹过来的风都是逆风一样。
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与经历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那么我们就会被困在四面楚歌的处境里,难以寸进。
三,错了不重要,失败了更不是最终结果,人生就是在重复中成长
这个世界很大,资源也很足,最可悲的事莫过于被困在视野狭小的范围内,跟很多人一起竞争。我们需要跳出这个圈子,而跳出来的办法就是去做有价值的事情。
价值因何而定?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开家早餐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其实挺难定义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与自身的认知息息相关,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大山,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看山的那一边。那么这也算是有价值的事情,而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他们的愿望就是站上人生的最高峰。
而介于他们之间的人是最多的,有些人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许从未想过。但人生就如逆水行舟,随波逐流会一点点的将我们带到人生谷底,会让我们知道逆流而上的重要性,但它不会为我们的行为买单,所有的过错只能自己扛。
尤其是我们越是接近谷底,想要逆流而上的阻力越大,因为造成逆流的根源,必定是落差极大的悬崖峭壁。一旦我们掉下悬崖峭壁,再想上来会非常困难。
就像此时此刻的绝大多数人都有及时调整方向的机会,但还是那句话,自律的苦轻若鸿毛,是一时之苦。后悔的苦重若泰山,是一世之苦。而我们总觉得还有时间,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以为的有时间,只是对时间的避而不见,而所有的逃避都是因为害怕,害怕不能保全自己那毫无意义的体面。
在拿不起,放不下之间徘徊,似乎有一道看不见的坚固壁垒,隔绝了一切。很多次尝试突破这道壁垒,但均已失败告终,放弃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了。
但正如我们如何看待失败,就会把我们分成不同的样子,有的人会被失败击垮,有的人却能爬起来继续向前。这是因为有些人把失败当作一种身份,而有些人把失败当成一种行为。
错了不重要,失败了更不是最终结果,人生就是在重复中成长,在自我否定中重生,在再来一次中成功。
而我们以为的无路可走或山穷水尽,不过是思维的到达,并非是事实真相,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有其可能的一点,只不过想要完成这种任务,需要的是那种铁杵磨成针的韧性,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我们每个人对这些道理都心知肚明,但知道与做到之间存在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想要把知道转化为做到,不亚于九死一生的选择,而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寥寥无几。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多一些勇气去坚定自己的选择,所谓的勇气并不是毫无畏惧,而是明知害怕也要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