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产品小白的开场白
前几天在在某论坛看到一篇关于“产品经理”职业规划的文章,深以为然。在文中作者所提到的三要素分别为“选择”、“深度”和“输出”。其中“输出”就是指写作,通过“保持一定频率的输出/分享”,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形成个人IP。
之前就有想要把自己的成长之路记录下来的想法,但是深知自己太久没有动笔,文字写作能力退步严重,再就是自己作为一个处在迷茫期的小白,写的东西可能含金量没有那么高,所以迟迟没有动笔。这篇文章中老司机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他说写作是一件先数量后质量的事情。想想好像确实是这样的,没有数量的沉淀,哪来质量的飞跃。既然如此,犹豫不如动起来。
我和产品的“前世”
要说最开始接触这份工作,其实要从研一的暑期说起了,虽然那时候还并没有听过“产品经理”这个岗位。
那时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折腾,终于实现了自己来到FD的一个小目标:“参加出国交流项目”。对于就读工科的我来说,想要在研究生期间参加以学期为单位的交流项目可以说是不太现实了,于是我退而求其次,申请了美国某大学的暑期课程项目,大概是幸运吧,整个申请的过程比较顺利。
在美国的时候,选修了一门课程,叫做“Design thinking”。在这门课程里,老师以“如何改善动物园游览体验”为话题,交给我们怎么样一步一步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试着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经历了实地参观——采访,调研——头脑风暴,分析总结——制作原型——用户测试的一整套流程。几乎每堂课都是不停地头脑风暴,课后不停地写报告,做PPT。
在这堂课上,我从最开始的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下手,经过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终于打开自己的思维,这个过程中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有这样一种完整的美妙的方法论!这种感觉无异于发现新大陆的惊喜。
虽然这个话题的研究跟许多产品人的实习项目没有办法媲美,但是我仍然感谢这个项目,感谢这个课程,因为它让我很纯粹地体验了一把“Design thinking”的流程,它启蒙了我,重塑了我看待问题的方式。
后来我们得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教课只是他的副业,他其实是在当地的一家公司做类似工作的职员,当时我就在心里想:“如果能以此为职业,那简直太幸福了吧。”
现在仔细想来,这其中的过程其实与真实的产品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两者在思维模式上还是有互通的地方。
后来我把在美国的经历和感受写了一篇稿子,放到了我自己的个人网站:
https://hellomonika.github.io/
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步入研二,我开始感受到学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赶紧做成果,写文章,完成科研任务,另一方也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就业。
工科专业的我,身边的学长学姐大都选择了技术岗位,从事着开发或是算法之类的工作,除此之外唯一的非技术岗就是“产品经理”。于是我开始查阅这个岗位的相关信息,了解这个岗位的工作方式,我的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的:
哇,产品经理干的事儿不是我在美国上“Design thinking”的时候做的事情吗?!这不就是我的理想职业吗?!———— 不对,好像没有那么容易,据说要经常“撕逼”————哇,怎么什么专业的都想转产品岗,竞争好激烈啊—————我行不行啊————好迷茫,应该怎么准备啊?!
选择的过程对我来说并不容易,一方面就产品而言除了那门课程中学到的皮毛,可以说我是完全没有接触过,另一方面,这个岗位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它相对主观并且其中天赋之类的不可控因素比较多,不像技术岗,我只需要把该学的编程语言学了,找几个项目练练手就一定能有所提高。
在经历了前期的调研之后我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摸索着学习产品的基础知识,向从事这个岗位的学长学姐请教了学习的方法。一边看书一边学习软件,同时也一边心里打鼓。因为在大概这样子看了几本经典书籍,学了学长学姐推荐的课程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于产品还是一点思路都没有,还是不知道自己该从何下手。于是我慌了,越来越着急,那段时间的状态就像某天我跟朋友讲的那样,十天内有八天充满了鸡血,但是总有两天就惶恐焦虑到不行。每次一想到如果因为自己当初没有选择走一条更容易的路,而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非常煎熬。
但是同时我必须承认,这个岗位太过吸引我,我向往头脑风暴式的工作方式,喜欢相对灵活的工作氛围,最重要的是我坚信产品的思维方式,会影响一个人看待、理解问题的方式,它会影响我的生活,甚至一生(大概这么想会被人嘲笑想太多,或是太天真,但是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新的起点
转机大概出现在我发现还有一条路可以救我,那就是“实习”,于是我开始制作简历,深挖自己的经历,逛论坛,看APP,加一些产品的群,找实习机会,投递简历。
和很多人一样,我投递的大多数简历都石沉大海。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某个产品群里,看到一位小伙伴发布的实习信息,于是加了微信,请她帮忙投递了简历。认识的小姐姐人特别好,虽然虽未谋面,但是一直耐心地跟我分享她的实习经历,同时教我怎么准备面试之类。后来面试遇到的面试官也非常nice,知道我是小白一枚,但是表示愿意带我。于是我通过了面试,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实习offer。
我不想说这是一件好事,也不想说这是一件坏事,因为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一切还未尘埃落定,我必须更加谨慎,珍惜所有可以学习和充实自己的机会,汲取养分。
未来只会更加艰难,只能“且行且珍惜”。
还有某天在朋友的公众号上看到的一句话“我本可以安逸,但却选择曲折”,以此自勉。
还有一件生活教会我的事:当你以为自己已经过了一个坎,终于可以休息的时候,下一个坎其实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所以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遇到下一个坎也坦然接受,勇敢跨过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