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从游戏开始 | 通过游戏透视0-8岁儿童成长

deepreader

在0-8岁的早期教育阶段,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弱,说不清、说不好,我们也难以通过语言去传授经验,“说”与“教”都不好使。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和表达更多是借助游戏完成。孩子通过各种游戏熟悉身体、增强认知功能与社会技能、学会如何感受自己与他人,同时,游戏也真切的反映出他们的发展状况与个性特点。

所以,家长和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和了解孩子的游戏表现,去分析和判断孩子的成长阶段、天赋特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据此提供更适宜孩子发展的环境和活动,进而促进其成长。

否则,就容易杞人忧天或者拔苗助长。比如一些家长觉得自己孩子胆小内向,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这其实得看孩子的发展阶段,在2岁以前孩子基本上都不会进行群体游戏,如果强制着要求孩子和别人互动合作,往往会挫伤他的自信。

孩子的游戏表现也的确会反应出可能存在的发展障碍,比如3岁以后群体融入困难的游戏表现就折射出孩子的社会化问题,下文会说到。同理,孩子的游戏表现也能帮助我们发现孩子的天赋。

其实除了对教育本身的促进,通过观察和理解孩子的游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认知学习和关系形成的规律。如今先进的组织都在强调游戏化,游戏对技能培训、组织构建、社群运营和商业模式设计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篇就不做这方面阐述了,后文再续。


本文通过一个经典的“社会/认知游戏发展量表”去介绍下儿童的游戏发展和类型,大概需要8分钟阅读时间,很吉利的数字。

这个表从社会和认知两个维度展示了儿童游戏的发展,其实这些游戏类型会伴随我们一生,并且演化成不同的形式。得说明下,这些游戏类型并不是彼此独立、完全割裂的,而是会互相包含,看到后面就明白了。

游戏的社会水平

“社会水平”,是指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参与程度。

1.单独游戏1-2岁期间的主要游戏类型,这个阶段孩子主要是和主要照看者玩(父母或祖辈),没涉及到同伴交往。在孩子可交谈的距离内即使还有其他小孩,孩子也是自个儿玩自个儿的,不会和别的小孩进行交流。

这个阶段孩子才刚刚形成自我意识,有了“我”的概念,讲白了就是刚整明白自己是个人呢,还没闲情逸致招呼别人。所以爸爸妈妈们不用过于着急孩子和别人互动,尤其不要强制要求去分享玩具,这是不人道滴。

2.平行游戏2岁-3岁半孩子们会待在一起游戏,但是各自玩耍,不会一起交流互动。我家楚楚就在这阶段,看到小朋友会开始兴奋,想一起玩,但是互动交流较少。

平行游戏中玩具是“社交润滑剂”,有助于同龄玩伴的交流,促进两个小娃娃从平行游戏进入到互动游戏。但也不用强迫,引导孩子即可,总之,如意如意随他心意。

3.群体游戏2岁半左右的孩子会进行联合游戏,在一起玩并开始分享与交换,但是没有对材料、活动的使用目的和活动结果的计划和组织。到3岁以后,孩子们会逐步开始有共同目的、有明确分工和角色设置的合作游戏。

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水平,我们需要了解到以下几点:

a.总体而言,随着儿童的成长,同伴间互动逐渐增加,社会技能渐渐显现,比如懂得发起、保持和终止社会互动,像大点的孩子就学会利用平行游戏来中止合作性游戏。这在我们成人的交流中很常见,比如群聊不想聊了就开始发表情或者呵呵哈哈,从而结束一场互动。

b.随着孩子社会游戏的深化,个性特征也表现出来。比如平行游戏中,有的孩子会回归单独游戏,因为他就喜欢做个安静的美男子,有的孩子则会挑起互动。

c.群体游戏中有的孩子会回归单独游戏,这得进行甄别分析,有的是因为个性原因,有的是存在发展障碍。

如果孩子是在从事独自建构游戏(如阅读、搭积木),这一般是属于气质和个性原因。

如果孩子在从事独自功能游戏或独自角色扮演游戏(比如乱跑、扔东西),这可能是在群体中受到了忽视、被欺负等不公平待遇,或者存在注意缺陷。

如果孩子是产生了非游戏的缄默行为,也就是在群体游戏时没有游戏行为,主要表现为旁观(看别的孩子玩)和无所事事(无目标游走、什么也不做并且也没有观察他人),这一般存在社会化问题,大多是因为亲子关系淡漠、家庭争执、代际冲突等家庭沟通模式问题造成孩子形成社会焦虑感从而产生群体融入困难。

游戏的认知水平

“认知水平”,指儿童在游戏中的感官与思维的表现。

1.功能游戏这是宝宝在2岁前最主要游戏方式,主要两大种形式,一个是玩自己,一个是玩东西。很多功能性游戏都显的很简单,很傻,但是孩子会抱以极大的热情,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练习练习再练习。孩子就是通过这种办法在熟悉自己身体、锻炼肌肉、促进感官发展、认识世界。

玩自己就是摆弄自己身体的运动游戏,这类游戏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就会,妈妈们也都会基于本能的和宝宝互动,比如眨眼睛、握手啊,大了些就是一起蹦蹦跳跳之类等等,

玩东西就是孩子摆弄、捯饬除自己肉身之外的客体游戏,特点就是从利用客体不断重复肌肉运动到反复探究客体逐步深入,这是孩子用身体去接触真实世界的过程,从而直观的了解物体、动作、空间和因果关系。

最初,宝宝会用嘴咬去感受客体,只要有孩子的都了解,上来啥玩意都往嘴里塞。到7、8个月的时候,孩子会通过咬、闻、抓等方式去更系统的探究物体当孩子能抓握的更牢了,就喜欢做重复性行为,比如拿个玩具反复的敲桌子,跟黑猩猩拿个东西甩来甩去是一个道理。

1岁多的时候,因为能坐起来平视和手部动作发展,孩子可以更广泛的观察和更多的模仿实践,会逐步认识到一些常用客体到底是干啥用的,开始把客体与动作更好的配合起来产生一个有效的行为,比把杯子放到桌上,努力的拿勺子在杯中做搅动装。

2.建构游戏是指孩子进行的有目标、有组织的操作客体的游戏,最典型的就是搭积木。

通过功能性游戏,孩子能自如的控制自己与客体间的行为,2岁之后,孩子将不满足于重复性的动作练习,而要进行更有操作性的游戏方式,比如孩子会开始把珠子或积木用线穿起来,喜欢堆积木再推倒积木,喜欢玩水玩沙子。

搭积木的发展

12-18个月大的婴儿很少会用积木搭建东西,一般一次只拿一个积木玩,积木块对他们来说是彼此独立存在的。

18-24个月的时候,大多数婴儿会将积木排成一列,或者简单的一个个摞起来。我家楚楚在23个月的时候搭出一次二维结构的神迹,就是前面单独游戏图片中那个,之后就回归简单的垂直结构了,好期待她的进步啊。

3岁孩子基本上会将垂直和平行的结构相结合。

4岁孩子一般都能搭出较为复杂的二维机构。

5岁孩子能搭出更为精巧的三维结构。

建构游戏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精细动作、空间知觉、形象思维、表征能力,对孩子来说,搭积木是最典型最棒的建构游戏,对发展建构性和创造力非常有益。有研究就发现孩子的积木搭建水平越高,中学代数成绩越好。

注意积木类型选择,国内外大量研究都表明孩子在2岁左右会更喜欢彩色积木。但是当孩子到4岁半左右时,纯色积木会更利于发展孩子的建构性。因为没有颜色的干扰,孩子会更容易进行整体形状和结构的辨识。

还需要注意一点,关于电子设备。现在很多家长会给孩子玩移动设备,因为电子游戏和影视很符合孩子的泛灵化思维,并且一些电子游戏也具有建构性(比如愤怒的小鸟、跑酷等),所以容易引起孩子的持续注意。但是电子游戏无法替代现实的建构游戏对发展空间知觉、精细动作和平衡感知等作用,还伤眼,所以务必控制孩子玩电子设备的时间。

3.假装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假装在干什么事儿。假装游戏能够促进孩子的表征能力、空间知觉、创造力、同理心的发展。

初期的假装游戏很无聊,有的爸爸妈妈在陪孩子玩这类游戏可能会有些烦,因为实在太无聊了,我有时也会这样,好在她超可爱超甜的,要不也懒的陪她玩这个^_^但务必重视,因为假装游戏是和表征能力息息相关的。

介绍下表征能力,因为这个能力实在太TM重要了,表征能力是人能够进行高级学习和思维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根基,是人处于食物链顶端主宰地球的原因!

表征能力

表征是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表征既可以是具体形象(这种一般称为表象),也可以是词汇、图式等符号(符号表征)。

举栗说明,比方说到“熊”(具体事物),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只狗熊的形象(表象),也会想到危险等词(词汇符号表征);说到“爱”时(抽象词汇),脑海里可能会出现情侣相拥的景象(表象),并想到温暖、甜蜜等词(词汇符号表征;说到“商业模式”时(抽象词汇),脑海还想到一连串的概念组合(图式符号表征)。

表象和符号表征分别时形成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前提。形象思维由右脑主导,侧重决定想象力、创造力、直觉洞察力、情绪管理,是创新、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根基;逻辑思维由左脑主导,侧重于归纳、分类、抽象、概念和推理判断能力,是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根基。

我们国家的在校教育过早的放弃了动作和形象,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更多的训练了符号表征能力,导致大脑功能发展不平衡。所以成年后存在很多普遍性问题,如社会适应、沟通表达欲和能力都较差,自我复原和治愈力较低。

作为家长必须从娃娃开始就重视,孩子长大了去挤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其实从小就注定,千人一面,不挤才怪,学校既然指望不上,就得靠家庭。注重多元智力开发、挖掘孩子独特天赋。尤其2-6岁孩子的表征能力主要是以形象表征(表象)为主,要多陪孩子玩这类游戏。

假装游戏的发展和表征能力的进步相互促进,总体的发展趋势是(1)从自我中心转变为以他人为中心;(2)假装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组织性和条理性都越来越强;(3)假装符号的跨度逐步增大,从需要实体到可以凭空想象、临场发挥,并产生了游戏前后的沟通讨论。

假装游戏发展

行为模仿:在1岁左右就会产生,12个左右的婴儿通常会拿手机假装打电话

复制转换:接着孩子学会用逼真的玩具进行替代性假装游戏,比如切塑料水果

客体代替:1岁半左右的孩子会“以物替物”,比如拿着本书当手机打电话,但是一般还只能在比较相似的物体之间进行替代,并且游戏中只能有一个替代物,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越来越会用截然不同的物体进行替代。

客体虚构:2-3岁时,孩子会逐渐学会无中生有,比如拨一个看不见的电话,总之替代物的符号跳跃越来越大。

时空转换:随着孩子经验的增加,孩子的假装游戏会出现在他能想象到的任何时空,比如假装在沙滩边,假装自己长大了,等等。

角色扮演:大多数孩子在3岁左右会这个有个飞跃,角色扮演和之前的假装游戏最大的区别是,孩子能够推断和想象假装行为背后的角色身份,扮演的角色形成了假装行为,假装游戏会更加连贯、更有含义、持续更长时间。

当孩子的社会性增强,他们就会在群体游戏比如过家家中扮演父母和孩子的角色。群体假装游戏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孩子玩的非常多的一种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会分享主题与材料。孩子会慢慢的去中心化,思维具有可逆性,讲通俗点就是没那么自我了,能换位思考,懂得分享和规则。

4.规则竞赛指需要理解、接受和遵守预定规则的竞赛,例如踢足球。在这种游戏中,孩子们会体验学习诸如制定规则、群体地位、权力关系等社会含义。

3-6岁的孩子,会在假装游戏中逐渐开始制定规则,随着时间和练习的增加,孩子会开始编造游戏情节,4岁以后,孩子就能像成人或者不守规则的玩伴表述游戏规则,比如孩子们在玩假装游戏,我们在看孩子们游戏时,有孩子就会主动介绍他们玩的游戏“叔叔叔叔,我们在用树叶做饭吃”。

幼儿园大班和小学生会喜欢进行含有规则竞赛意味的功能游戏、体育运动,比如我们小时候玩的“三个字”,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年龄越大的孩子越喜欢从事一些复杂的竞赛。

以上对儿童的游戏发展和类型的内容做了基本介绍,最后强调几点。

父母和幼教老师都得关注孩子的游戏的发展情况,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提供更适合的玩具、活动和教养方式,以及可以提前发现超常和偏态行为。

这些游戏类型并不是彼此独立、完全割裂的,而是会互相结合,比如前文所述的群体假装游戏,群体游戏中的独自建构游戏,等等。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乃至成年,各类型游戏的融合会更加深入,并演化成各种工作与生活项目,比如篮球比赛,包含了游戏的功能性、建构性、合作性、规则性、竞技性。所以,真的懂游戏了,工作能力一定不会差^_^


参考文献:

1.Power,T,G.Playand exploration in children and animals.Mahwah,NJ:Erlbaum.2000.

2.Rubin,K.,Fein,G.,Vandenberg,B..Play.InE.Hetherington(Ed.)&P.Mussen(SeriesEd.),Handbook of childpsychology:Vol.4.Socialization,personality,and socialdevelopment.NewYork:Wiley1983.

3.Heft,T.,&Swaminathan,S.Theeffect of computierson the social behavior of preschoolers.Journal of Researchin ChildhoodEducation,2002.

4.Rubin,K.,Waston,K.,&Jambor,t..Free-playbehaviorsin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Child Development,1978.

5.EvaL.Essa.Introduction to Early ChildhoodEducation,6thEdition[M].Cengage Learning,2011.

6.RachelA.Razza,Dessa Bergen-Cico,KimberlyRaymond.EnhancingPreschoolers’Self-Regulation Via Mindful Yoga.Journalof Child andFamily Studies . 2015 (2).

7.Andrew N.Meltzoff.The‘like me’ framework forrecognizing and becoming anintentional agent.ActaPsychologica . 2006 (1).

8.刘焱.儿童游戏通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3-545

9.倪伟,熊哲宏.假装游戏研究:过去、现在及未来[J].心理科学.2007(04)

10.孙岩,金芳,何明影,沈悦,杨丽珠;游戏训练提高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来自ERP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5(5).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微信公众号:亲子蹦跶 qinzibengda

原创文章归亲子蹦跶版权所有

谢绝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

如需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并回复转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9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0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1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21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0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6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08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33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68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6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94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8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71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66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