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观后感 | 浓雾散尽为何时

   大眼睛的小男孩站在铁轨中央,冷静地看着刺目灯光逼近,火车疾驰而过,镜头里只剩一只破旧的拖鞋。

   抬头看,我这里,是晴天呢。

   可是开场便是阴云浓雾弥漫。诡秘沉闷的格调,阴冷滞重的氛围。美术老师姜仁浩境况艰难,发妻逝世、女儿哮喘,迫于生活在这个叫做雾津的乡下地带谋得聋哑学校教师的职位。

   画面一直是灰蒙蒙的,湿冷冷的。

   原以为教务长伸手索取贿赂已经足够不堪,可偏偏,又进展到厕所女孩的嘶喊、孩子们脸上的淤青血迹、女孩被摁到洗衣机里责打……以致到最后,孩子们哭着抽噎着说着自己被侵犯的黑暗回忆。明明厦门的冬尚暖,可为什么迎面的风吹来时,我只感侵肌透骨毛骨悚然。

   最可怕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人。

   最痛苦的,是那种无力感。

   当警官、律师、法官、医生、教育厅的官员全部被那些没有良知的生物收买;当受害男孩年老的奶奶看着卧床的儿子聋哑的孙子最终答应私了的请求,矮圮的院墙后,她眼神空洞满脸皱纹,低着头一动不动。

   而这边男孩一心想为自己和弟弟所遭受的不堪申诉,反复准备,却听到奶奶“原谅他们”的消息,只能不停痛哭不停嘶泣……

   当败诉之后善良的人们在黑暗的雨中默然、在政府面前示威却遭武装驱赶,老师举着男孩的遗像在高压水柱下一遍遍站起,失魂落魄的重复:“这个孩子,叫民秀,这个孩子,叫民秀”;那些斯文败类却正在某处声色犬马得意洋洋不知人伦为何物。

   那种从屏幕中溢出的无力感在全身蔓延。

   才知道无力,可以是惊悚的,是绝望的。

   一直不停的在看进度条,这是我第一次,那么希望电影尽快结束。可能心里固执地认为,一定是个好结局,一定是的。那么,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吧,现在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让我看到浓雾散尽,让我看到阳光灿烂,让我不再忍受那些令人作呕的得意嘴脸,让那些罪恶得到赎还!

   可最后的最后,罪恶仍在苟活,欣慰的是,孩子们找到了更好的归宿正笑容灿烂。美术教师提着蛋糕走在回家的路上,面对着广告牌上满是浓雾的雾津,停住脚步。

   这是一部,改变了国家法律的电影。满是肮脏不堪的现实,敲打人心,炙烤良知。


   不知世界的哪一处,仍有人生来似蝼蚁,却被蹂躏践踏地还不如尘土,他们说不了话,而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那么,到底谁才是聋哑人?


QAQ,看了那么多文章我还是写不好,嘿嘿嘿,发布的第一篇,看着玩玩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那年夏天 我在2013年的夏天遇见他,那年我正好14岁他15岁。那年的我还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初二生,肥胖的校服...
    _qin与xiiiii阅读 574评论 0 0
  • 生活中,很多人的工作不是因为喜欢才去做,只是因为这个职位在别人眼里很好。我的周围有很多类似的现象,比如说很...
    Livia蝶阅读 403评论 0 0
  • 大概所谓青梅竹马,便是类似于骨肉血亲的一种相识。自识得这个人世,便识得她了。 我就有个这样的青梅竹马,她也姓陈,叫...
    叫我tt就好阅读 643评论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