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好友四个月前被裁。庆幸的是,被互联网大厂裁员,没有小公司的阴暗,公司爽快赔了大礼包,而且失业半年内除了领失业金,加上公司有个失业补贴,每个月躺着进账七千多。
好友喜欢瑜伽,而且也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失业的第一个月就报名了瑜伽教培班。一个月的训练拿到了一张RYT200瑜伽证书,然后便开始在健身房兼职做瑜伽老师。紧接着陆续通过各种渠道面试了三家瑜伽馆,比较之后于半个月前入职了一家瑜伽馆。
那时据好友在微信上说,她找到了一家很棒的瑜伽馆。她和老板的瑜伽理念很是一致,而且老板也是从大厂离职,然后自己疯狂学了一年多的瑜伽,之后开了一家瑜伽馆,到现在已经六个多年头。目前已经在准备开第二家店了。我特地去某团上看了这家瑜伽馆的评价,确实评价都非常好,是一家如果我住在附近,都有冲动去体验的瑜伽馆。
我很为好友高兴,也很钦佩好友。她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有勇气去尝试把喜欢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职业。
要知道,当你习惯了待在一个领域里并且已经有一定的沉淀,形成了自己的舒适圈,要转向另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需要付出多大的心理准备和努力,可好友似乎做起来很轻而易举。
前两天约好友吃晚饭,互相聊聊近况。令我有些意外的是,好友竟然似有退缩之意。
细聊之下,才知道好友其实近来颇为焦虑和犹豫。听好友讲述完她产生这些情绪的点,我也表示深深的理解。
好友近来也去了解了一些行业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相比较下来,她入职的瑜伽馆确实算在行业里比较良心的馆了。
待遇方面底薪三千。这三千底薪的要求是上满十节课,十节课之后每多上一节课便赚一百,后面自己有客源,每个自己维护的客源成交额的百分之四十归自己……福利方面馆里给员工买五险一金,法定节假日照常放假。
本来按照好友的想法,一天要是最少上两节课,五天就能上满十节课,后面三个星期按照每天两节课计算,那么一个月最起码七八千的收入。那对于一个新手瑜伽老师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然后,好友上班半个月的情况是: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每天两节,有时甚至是两天一节课。这便和好友所预想的收入状况相差甚远。并且,刚刚入行本身要补的团课的知识便很多,而她的馆长为了加强馆里瑜伽老师上私教课的水平,每周四天晚上加训三个小时。此外,为了给即将开张的新馆引流,好友还被分配了制作视频的任务。
好友每天忙得心力交瘁,少了很多自我学习和巩固的时间,也被各种琐事缠绕,再加上收入远不如预期,更别提和之前的工资相比,于是开始变得焦虑和摇摆不定。
那晚七点一直聊到半夜十二点多,我能感觉到好友之所以打退堂鼓主要就是两个原因:一,很现实的收入原因。对于好友来说,如果她想做回老本行,以她的简历和资历,再啃多几年老本行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对她来说,目前并不是非转行不可,她还有选择的余地,而且另一条路是她会走得没那么费力且收入丰厚许多;二,刚入行需要学习的东西和各种琐碎的事情消磨了她太多的心力,让她的处于一个相对低迷的阶段,负面情绪就慢慢占据主导地位。
对我个人而言,我也是刚刚才换了一个新职场。刚开始熟悉新公司的工作流程,工作模式就让我焦虑了好一阵。而隔行如隔山,对于好友来说更是一个挑战,有情绪上的影响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除此之外,当聊到好友对瑜伽的感受,对新职业的发展,我又明显感觉到好友在这个行业里也大有可为。她本身就是一个相当自律,学习能力较强的人,如果坚持下去,一定不会一直陷在目前的困境当中。但是当一切都未知的时候,人们总是容易陷入想当年和自我怀疑。
我们俩其实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如果能继续坚持下去,其实,这条路会比原先那条路的职业发展期更长。
最后分别前,好友表示无论如何,她会按照之前的计划坚持到年底,这是她之前给自己设定的期限。
我真心的希望她能成功。这不仅仅是对好友的真心的祝愿,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激励。我希望,有一天,当我也面临和她一定的困境的时候,我能找到目标,并且克服困难,迎来事业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