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以来,娱乐圈可谓大瓜不断,曾让一众粉丝吃撑,有点消化不良。细细数来,多数是由于男女关系爆雷。这些曾经大众的偶像,不可否认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曾经有闪闪发亮的地方,个人精湛的演技、综艺节目里的搞笑幽默、绝世才华、翩翩君子……最后怎么就沦落到人人喊打、全网封杀、甚至退圈的结局?他们真的是被另一半“毁”了吗?每个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我觉得他们的问题极有可能出在对于另一半的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呢?请跟随我一起阅读下边这本相对专业的关于两性的书籍《听懂另一半》,来解答你的疑惑吧!
书中开篇前言就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一对夫妇在车里进行一段对话。妻子问:“你想停下来喝一杯吗?”丈夫诚实地答道“不用。”于是他们就没有停下。
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勾起了你的许多“不好”回忆?例如,你和另一半在逛街,你热切地询问“渴不渴,要不要喝杯奶茶?”对方诚恳地回答:“太贵了,不喝。”;你兴致昂扬地翻着菜谱“今晚你想不想吃***?我做给你。”,对方爽快地拒绝:“别做了,太麻烦。还是出去吃吧。”第一次的时候你强压怒火,内心OS“你是不喝,但我渴啊,怎么就不知道问问我……”但总归不是什么大事,一杯奶茶而已,口渴忍一忍也不会怎样,过去了就翻篇了。然后中间经过第二次、第三次……这一次你终于爆发了“唉,是我做菜给你吃!我做的都不嫌麻烦,你吃的倒嫌费事!”原本应该轻松愉快、甜甜蜜蜜的周末,在俩人剑拔弩张的关系中度过。
心理学上经常会说,任何一件事的发生没有对错之分。上文中提到的丈夫在后来沟通中得知妻子原本是因为口渴,想喝一杯奶茶;从网上新学个菜谱,想要尝试做一道新菜……他很生气并困惑“她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不能直说呢,为什么两个人过日子要靠猜呢!”妻子之所以生气,并不是因为丈夫没有按照她的想法去做,而是因为她的喜好没有得到关注。在她看来,她对丈夫的喜好表示了关心,而他却没有对她的想法表现出在意。
作者一语道破这件事的本质。
丈夫:当他回答“是”或者“不是”时,他并不是提出了一个没有商量余地的要求。
妻子:当她问他想要什么时,她不是在询问一个信息问题,而是在开启一场协调双方愿望的谈判。
如果男女双方在一开始就掌握了上边这个“常识”。这些小问题就不会出现,更谈不上积累、甚至爆发。生活本身已不易,两个人在一起开开心心不是更好嘛!
最近《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回归。我个人非常喜欢里面的女脱口秀演员杨笠,一句“男人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普通,但却那么自信”让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尤其获得女性的喜爱,仿佛终于可以有一个站出来为女性说话的英雄。本期她的表现依然没有让人失望,一句“准备好听到一些犀利的男女话题的吗”瞬间引爆全场。
杨笠的爆红引发了许多男性的不适、引发了社会的争议。从男性的角度,男脱口秀演员“吐槽”妻子唠叨粘人被视为幽默,当女脱口秀演员讲类似的段子时,却被认为是挑衅、侮辱。
正如书中作者所说“各种各样的证据都表明,即使男女沟通方式相同,我们还是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评判他们。如果一位女性使用了某种语言策略,它会被视为没有影响力;但如果这种策略由男性来使用,它就会被看做有影响力。”这是社会文化使然。我们对此很无力,然而我还是希望,终有一天会实现像李诞说的 “男的和女的不是两种性别,而是两种性格。”给女性多一份尊重、多一份自由发挥的空间,我们将收获更加和谐的亲密关系。
现实生活中,许多摩擦的产生是因为男人和女人的成长过程本质上发生于不同的文化。因此,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谈话属于跨文化沟通,即“女性使用的是一套有关人际关系和亲密性的语言,男性使用的是一套有关地位等级和独立性的语言”。生活中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仅仅是男女双方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对话风格来解决分歧,我们就能更好地面对真正的利益冲突,并找到一种共通语言来解决这些冲突。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