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加强对群众自治的领导。
完善党组织主导的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规则程序,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完善民意征集、议题形成、事项办理、结果反馈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村(居)民自治中的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在小区业委会、物业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健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建立完善党委研究决定群团工作重大事项制度、群团组织负责人列席同级党委有关会议制度等,带动群团组织围绕中心任务积极协助街道社区在教育引导群众、促进创业扩大就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统筹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人员、场地、资金等方面资源配置和使用,依托群团组织吸引和团结所联系的群众组建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有针对性地提供志愿服务,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加强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探索实施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机制,从支持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培训等方面加以扶持,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在现有较为成熟的社会组织中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合理运用市场化手段,将部分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转移给有资质有能力的社会组织,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供给渠道,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