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的都有“拖延”的习惯。而那些有成就的人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做事绝不拖延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想改掉拖延的习惯,首先你要养成立即执行的好习惯。如果你有拖延症,那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调节自己的拖延心理。
怎么样认识拖延症?它的症状大致有哪些?
1.、缺乏明确的目标
人们拖延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找不到努力的方向,看不到未来清晰的目标,又怎么会有动力呢?
2、计划不足
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你心中必须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在决定事情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去。
3.缺少时间
忙于做事并不意味着高效率。要善于利用每天的不同时间段。
4.疲劳感
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拖延,多半他们都会以疲劳为借口,但实上,真正令人们疲劳的还是无休止地拖延一件事。
5.对结果的恐惧
对结果感到害怕是拖延的另一个原因。一些人害怕失败,他们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的能力,因此他们推迟行动。
6.自制力不足
在现今我们更容易受技术和额外的刺激影响,从而更难保持注意力集中。比如手机、网络等。
7.惰性
惰性总是与拖延相伴相生的。你会发现,那些你不愿意做的工作,往往是你不喜欢做的事或者是难做的事,因此,要克服拖延心理,你首先要克服惰性,万事开头难,要把不愿做但又必须做的事情放在首位,而对于难做的事可以试着把困难分解开,各个击破;对于那些难做决的事,则要当机立断,因为最坏的决定是没有决定。
你有拖延症吗?可以给自己做个测验:
1.在你的工作清单里,有很多事,你也清楚哪些事重要,哪些事次要,但你却还是选择了将那些不重要、难度小的事先做了,而越是重要的,反而越拖延。
2.每次工作前都选择一个整点开始:一点半、两点......
3.不喜欢别人占用自己的时间或者打扰自己工作,但其实最不珍惜时间的是你自己。
4.原本你已经准备定下心来工作了,但还是在开工之前去冲了杯咖啡或者泡了杯茶,并给自己一个借口:这些饮品会让自己更易进人状态。
5.在做某件事过程中,一旦出现了突发事件或者想法有变化,就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
以上五条若有三条以上符合,恭喜,你已加人“拖延症患者”。将拖延症进行划分,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为四种。
1、学习型拖延症
顾名思义,就是对待学业上的事总是一拖再拖,而对众多需要学习的科目、需要参加的学习活动等,他们没有紧迫感,也不着手处理和学习。很明显,怠慢学习的人,是很难有好的学习成果。
2.工作型拖延症
对于工作,你是否经常在上级一催再催后,才将某个报告交上去?
3婚恋型拖延症
在我们的身边,剩男剩女们越来越多,你可能也是其中的一员,为什么会剩下,其实也是“拖延”的结果。
4.亲情型拖延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一大悲哀。他们总在感叹,等我有钱了就陪父母去旅行,去和爱人和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但时间不等人,亲情也不能等,如果想表达你对亲人的爱,别再拖延了。
任何人的拖延行为,都在一定的内因驱动下形成。有这么一些人,与人打交道时,他们总是会在看清楚他人的“招数”前拖延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坚信“谁先出手,谁就失利”。这类人拖延的内在动因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有一些自作聪明的人还以为,拖延能帮助他们复仇,他们被某个人伤害、欺负了,那么,再次交锋的时候,他们的拖延会让对方感到苦恼。
总的来说,拖延不一定会真的起到保护的目的,真正的安全感是随时做好应对未知危险的准备,而不是逃避危险。
习惯可以学习,拖延同样能被效仿。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一个人最终能形成良好的习惯还是恶习,也是环境对我们影响作用的结果。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我们都是社会的人、集体的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单独存在,我们是家庭的成员,是企业的成员,所以,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你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你的行为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去学习和效仿他们。在一个以拖延为习惯的环境里,从而有了拖延的心理,养成了拖延的习惯。
归根结底,拖延的根源在哪里呢?
经过分析,拖延行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先天形成,而是后天所致,外在的因素,尤其是他人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然而,单单外在的因素是不能直接对我们产生作用的,还需要内因的影响。所以,不要再把所有的责任归结到他人身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自身。
拖延怪圈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一样,在这一循环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我们的拖延行为一次次被原谅,一次次被宽容,然后还是继续一次次地拖延,宽容我们的对象,可能是我们自身,也有可能是他人,无论是谁,我们总是走不出这样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