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提高学习效率”这词的时候,我们肯定是首先想到,提高学习效率为什么要想了解自己,你直接告诉我方法怎么做不就行了吗?包括我自己都是这样想的,我了解我自己,我是视觉型的学习者,不是听觉型的或者触觉型的学习者。我问自己这算是了解自己吗?此时回想起来,反而觉得自己有点傻。自己连原理都不知道,只是凭借跟普遍的大众理论套在自己身上,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今天通过我课后理解分享给大家整个思考过程。
其实确切的来说,内容更多涉及的是了解我们自己的生理基础
我从来都没有发现,有哪一个课程会先告诉你原理然后再教方法。
其实这种方式就很符合: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在获得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最基础的理论:
金字塔结构:(从下往上)
3,技能技巧
2,心态习惯
1,生理基础
假如,在没有了解生理基础知识的时候,直接通过别人获取到了技能技巧。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别人用这个方法居然效率这么高?而自己拿来用,却达不到别人的效果?比如,听了很多人说费曼学习法很厉害,能够帮助自己巩固知识,其过程是:输入知识—教授输出增强理解—回顾提炼精简。别人用了,效率提高了,学什么都快啊,可是我却不行。个体差异不同,理解力不同,输出的效果就会不同。这就是别人的方法学不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这个才是能够帮助你保持长久学习。这就是有术无道,止于术。如果只有技巧,没有核心思想,那么做起来依然是迷茫迷惑的。
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学习心态与态度也是尤为重要的。但我们最终要是要以生理基础为开始,发现我们的大脑如何运作,我们的生理活动,身体能量是如何运作。
生理基础篇
法则一:找准自己的生理节律
我们常会听到养生小知识,比如最常见的人体排毒表,晚上11点-1点胆经,骨髓造血。1-3点肝经肝排毒,3-5点肺经肺排毒等等。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好像不在11点前睡,我就会全身都是毒,然后就在白天想办法吃什么食物去排毒。这排毒表也说的不完全正确,事实上也并不一定符合所有人。通过美国某大学总结出来的数据样本得出一个规律:虽然每个人的生理节律不同,在深度睡眠应该发生的时间点都不尽相同。
样本内容为:
14%的人,深度睡眠在晚上12-3点;
65%的人,深度睡眠在晚上3-6点;
21%的人,深度睡眠在早上6-12点;
若按照每个人都睡够8个小时的时间,人在睡觉4小时后,开始进入深度睡眠。
14%这类人他们的开始入睡时间是在晚上八点,他们就是那种早睡早起的人。
65%这类人开始入睡是在11点,这类很适用与普通大众。
21%的人开始入睡是在凌晨2点,这类人就是我么说的夜猫子。
看到这里你是否会怀疑,夜猫子不是他们自己把时间延后的,长期习惯了就变成这样的吗?
追踪这类人源自于狩猎时代,白天打猎采果子的人到了晚上睡觉,为避免野兽来袭,会有守夜的这一人群。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进化,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这样的人,比如,艺术家、作家这类有创造力的人群都是典型的夜猫子型。在没有着实记录我自己的生活节律之前,按照我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看,我感觉得我也是夜猫子型,因为到了晚上思维更活跃一些,白天就昏昏沉沉。
通过上面的样本内容也就可以看出: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在11点入睡,不是所有人都要遵循人体排毒表的逻辑去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化都是由规律发展进化而来的。所以,要想要提高效率,首先就要找准自己的生理节律,这样才能发现自己大脑活跃的时间在什么时间段。
如何找到自己的节律?
把一天分为:清晨,上午,中午,傍晚
按照这是个不同的时间段去记录自己这4个方面的精力指数:1-10分,给自己打分。
哪四个方面:分析型工作,洞悉型工作,让人印象深刻,做出重大决定。
这么做是在有可能自主安排时间的情况下,科学的找到自己的生理节律,发现自己在合适时间点做合适的事情。
法则二:大脑需要休息。
想要提高效率,还得知道我们的大脑在什么时候容易疲倦。
经研究表明成人大脑在1.4公斤重,占身体比重2%,同时它需要消耗一个成人20%的能量,它是靠糖分和休息去补充能量的。糖分容易摄取,休息却难有标准,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普遍规律去发现什么时候该休息对大脑高效运作有好处。
1,我们长时间的学习容易事倍功半。
这个很容易理解,在每个人的学生时代,上课时都是40分钟上课10分钟休息,这个规定就是按照大脑运作原理去设置的。如果想要事半功倍,让大脑高效运转,我们可以每一小时休息10-15分钟。
2,午休小憩
短时间的小憩能够让我们一天都精神百倍。研究表明午休超过半小时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且越睡越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一天中的午休时间需要控制在10-20分钟左右。
3,一时解不出来的问题怎么办?
我们的学习并不止于我们学习的那一刻。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停下手中的功课,我们依然会在放松的时间里,潜意识会不断地去尝试链接刚才你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梦境,它就是我们大脑在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白天没解决的问题。因此,如果一个问题解决不出来,就无需长时间关注它,找个轻松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休息下,是很容易产生型的思考和启发。
(后面还有三个法则,后续会不断更新)
接下去,我要做的是
1,记录一周自己的生理节律,然后去判断自己是:早起鸟、中间人还是夜猫子。按照这个方向去提高自己的效率。
,2,阅读鲁林希公众号文章《我为什么选择休学一年》读后感。
看完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的大一生涯,好闺蜜推荐我一本打工旅行,书买来看完了,天天都在想着如何打工旅行。每日心心念念着的打工旅行最终还是没有落地。理由太多,终究是没有踏出去,直到现在依然是这种心态,害怕危险太多。在手头没有钱的时候,最是害怕这种绝望的状态。看到作者的间隔年,了解到,这样的体验更多的是思想观念的改变,在不断地挑战自己极限的状态下,看过很多不同阶层的人,不断地刷新了自己对待很多问题的看法。间隔年最大的意义应该是发现真我。
文章内容总结来自于哈佛学习力女神鲁林希的微课《10节课快速复制出你想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