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三岁的娃正在床上玩蹦蹦跳跳的游戏,从床头柜上来回往床上蹦,自娱自乐玩得很high。
我抱着手机坐在床边,问娃:爸爸准备写篇文章,你说写什么主题呀?
娃刚蹦过来,头也没抬,立马说:写气球
我随口问:气球可以干什么呀?
娃很快回答:会飞!
我习惯性地追问:还可以干什么呢呢?
娃停下来,思考了0.1秒:呃,好像不可以干什么啦!说完自个儿又去蹦蹦跳跳去了。
我正想抓住机会教育他,气球除了可以放飞以外还有很多用途,比如装饰呀,载人呀,做气球小动物呀什么的。
可转念一想,我是向他“请教”文章主题的,而不是借机树立家长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权威形象的。
念及此,我说:好吧,那爸爸就写气球啦,谢谢哈。
娃干脆地说:不用谢(≧∇≦*)!然后继续high。
假如,换一种处理方法,我把娃拉过来,把气球的十八般用途一一道来,然后问,知道了吗?下次别人问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吧?也许孩子也会配合地回答知道了。
然后这次随机教育的目的貌似达到了,至少让孩子记住了一部分我灌输给他的关于气球用途的知识。
可能我还会顺口表扬一句,宝宝真棒!
嗯,会是这个样子的。
然后呢?
估计没有然后了!孩子正专注玩的游戏被我成功打断了,一般情况下,他该寻找新游戏或者嚷着要去看电视了。
又假如,换一个场景,比如娃正在专心看一本绘本,上面画了很多气球,这个时候我问气球可以干什么的时候,我相信他的回答除了飞以外绝对还会有许多答案,甚至超出我想像的答案。这在我和他一起看绘本,问其他类似问题的时候得到过验证。
在四维世界里,同一时间里同一个事情只能发生一次,没那么多假如。
但这不妨碍我们思考: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遇到同样的问题,孩子会有不同反应或者回答呢?
我向专家咨询了一下,大概是这么说的:
小孩子的思想很单纯,专注力也是很有限的。当孩子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难以对之外的事情做出正常水平的反应。就像单线程的处理器一样,事得一件一件来。
对此,我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娃边看一部他非常喜欢的动画片边吃饭,结果他不光忘了自己吃饭,甚至连饭被喂到了嘴里也忘了嚼。
话说回来,成年人其实比孩子也强不了多少,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专注做某件事时,对其他的事情往往处于屏蔽状态,很难有效接收外来信息。那时我们的反应一般是:嗯?啊!你刚才在说什么?!……
这样看来,有的时候,我们对孩子不必太苛求,对他的反应也要区别衡量对待。
不能随便冠孩子以傻、笨、呆、痴的帽子;
不必在他玩着的时间强迫他打招呼以显得有礼貌;
不必在允许他看电视的时间里,让他做其他事情,比如吃饭;
不必在他堆砌城堡的时候强迫分享他的挖沙玩具……
如果您的孩子能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听不见你说话,对你的要求没反应,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专注力很强!
相反,如果孩子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脾气又比较暴躁,那么我们就该反思自己是不是经常打断孩子的游戏,对他指手画脚啦!
孩子们都是潜力无限的天使,他们是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航天员,艺术家……
但他们的潜质都还是嫩芽,也许我们不经意间的举动已经把这芽抹杀得体无完肤!
为人父母,请对孩子多些尊重,多些耐心,多些理解。
让我们的孩子在友爱,宽容,理解的环境里健康快乐成长吧,
未来,他们会像气球那样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