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高考就结束了,按理我是不应该再去关注高考,毕竟儿子都已经上了大二,可是身边的几个朋友的小孩都在参加高考,不由得我就会关注。
早上看抖音,一个被采访的高考生说:复习的内容都没考到,高考就是这么不按套路出牌。我把这段采访说给儿子听,他很不以为然地说,明明就是复习不到位,说什么不按套路出牌?高中两年时间都在复习,还能复习不到位?那两年都干什么去了?我想儿子有资格说这番话的,毕竟他曾拥有过六百多分的高考分数。
说起高考家长,我可能算是比较幸运的家长,中考和高考儿子都似乎很轻松地一考就过,中考分班比分数线高零点五分进了奥赛班,高考居然也考出了六百多分。我一直都不觉得这是他努力的结果,更多的是幸运,我曾经为他天天早睡觉犯愁,初中三年,从来没有在晚上十点钟睡觉,九点半就进入了梦乡,高中的时候下了晚自习回家就吃东西洗漱睡觉,觉得他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再看看书做或者习题,他就反驳我,在学校都学累了,回家还不能放松?我认为学生就应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奋,我经常跟他念叨;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可是他根本就不理睬我,我为他担心,生怕他成绩落后,因为他呆的是好班,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点都不突出。只能用鸡头凤尾来形容他,可他自己说他不是凤尾,至少也是凤翅膀。
高中三年我一路担惊受怕,心情随着儿子的成绩跌宕起伏,儿子的作风在家依然故我,照旧是在学校按部就班地上课学习,回家就吃饭睡觉,三餐在家里吃,不在学校吃饭,也不让送饭去学校,我纠结于儿子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路上,可是他并不领会我的苦心,哪怕刮风下雨,每天都是蹬着自行车往返学校和家里,还好最后的高考考了个不错的成绩,让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也算是中学时代完美收官。也许是我太贪心,至今我仍在想,儿子既然读书不吃力,如果能勤奋一些,多看书或者多去刷题,天资加勤奋一定会考出更好的成绩。
我其实很敬佩那些勤学苦读的孩子,因为有挫折才能让他们更加勤奋,努力过得来的成绩就会珍惜,这样他们到了社会上也更能经历挫折。相反象我儿子这样把高考中考当做期末考试,太轻松的人,其实往往是受不了挫折和打击的。
今天一定会有很多高考家长愁肠百结,因为分数,因为志愿,因为今后的出路……而孩子永远都不会理解家长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