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消息:美国歌手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在美国歌曲传统形式之上开创了以诗歌传情达意的新表现手法”。瞬间这则新闻传遍了整个世界,人们在惊异于诺贝尔文学奖从文学向歌曲跨界的同时对鲍勃.迪伦的歌曲和理想精神大加赞赏。情理之外,却意料之中。文学,难道不应该是一盏人类精神的指明灯,在困顿的人世间闪烁着理想的火焰?正如诺贝尔先生在遗嘱中所说“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
才能称得上男子汉?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片海
才能安歇在沙滩上?
炮弹要飞多少次
才能将其永远禁止?"
正如鲍勃.迪伦这些似诗一般的歌词,音乐已经不仅是他自我理想情感的抒发,更是他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表达,而他将对世界美好和平的向往注入了音乐的动脉,而民谣和摇滚已不再是在上个世纪那些街头巷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不羁表达。这些闪着理想之光的歌词让鲍勃.迪伦成为了美国人的精神偶像。
文学没有边界,任何具有精神力量并能给人以影响的作品都是文学,而那些给人以正能量,让我们在干巴巴的沙漠里找到自己人生小确幸的作品正是文学所存在的意义。而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给世界带来爆炸性冲击的同时给世界带来的意义,便是突破了文学存在的形式,文学没有边界,精神没有边界,理想没有边界。它可以是书籍,诗歌,歌词,甚至是电影,话剧……无论是哪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精神内涵,以及它所给人类精神带来的积极推动力。鲍勃迪伦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相信理想光将会永远在我们波荡的人生中闪耀。
现在我们一定很期待下一届诺贝尔文学奖,你说,他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