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的寒湿,穿透到骨髓,要用一点阳性的东西,把它逼出来。艾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首先,要守好寒湿易入体的5大通道,一周艾灸两三次。
1、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2、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症状;
3、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4、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存积在盆腔。
5、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
6、中极穴。虽说中极这个穴是补肾的,但之前提到木气的升发要靠水气的滋养,而肾脏在五行里面是属水的,肾水养肝木。又因为任脉在身体里边是从下向上运行的,所以也帮助了人体气血的升发,也含有升发的属性。所以说,中极穴既能养肾,又能润木气,又能帮助升发,实在是最适宜雨水节气艾灸的穴位了!
天使之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