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式婚姻,大龄剩男剩女,实际上被剥夺了交配权。
关于爱情,以利合者,必以利分。
常言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我们目前的婚姻导向,并不是相濡以沫的感情,而是被一切向钱看的思潮裹挟着的。
在很久以前,社会婚恋的导向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不以生儿育女为目的的婚姻就是耍流氓。
而现在,金钱成了标划一切衡量一切的尺度和标准。婚姻成了利益联盟的纽带,婚姻成了改变命运向上爬的梯子。
婚配的男女,不再是恋人的关系,而是退化成了买方与卖方的关系。
二十岁出头青春貌美的女人的报价是要有房子要有车要有存款。谁能成交呢?
男青年要想在二十出头找个同龄的女青年结婚,就变成了他们背后父母财力的竞争。这就造成了拼爹的现象。
而有爹可拼的人,相对于社会整体的同龄女青年而言,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也就注定了,这些富二代官二代们,只能吃掉很少一部分女青年的卖单。
大多数女青年的卖单,注定都不会被同龄的男青年成交。
一群已经事业有成的已婚中年男人出现了,女青年们的报价,对他们而言,几乎没什么难度。
所以,很多女青年选择和这些已婚中年男人成交,这就是小三现象。
中国当前社会,小三为什么这么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为能靠拼爹和同龄女青年成交的男青年,只占一小部分。
女孩们想把自己在最值钱的时候卖出去,能供他们选择的买得起他们的同龄人,并不多。
小三不可耻吗?
在金钱才是唯一的道德的社会,正常的伦理则会被斥为“迂腐”。
以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人来取样分析,中国现在的离婚率,已经超过了三成。并且连续12年递增,离婚率同比增长率的标准差也在放大。在成都,80年以后出生的人口,离婚率超过了4成,在南京,2015年离结比是2.1:2。也就是说离婚率快到了五成。到了去年,也就是2017年,仅上半年,全国新婚了558万对夫妇,同时有185万对离婚,离结比高达33.15%,离婚结婚比最高前三甲分别为天津市、黑龙江、吉林省,离婚结婚比分别为60.50%、58.92%、56.34%,北京市以50.60%屈居第四。
离婚率过高,说明婚姻市场的参与双方,投机过度,男女双方对对方的价值判断,分歧很大,男女博弈非常激烈。
已婚男人喜欢向二奶说,自己和妻子已经没感情了,喜欢的人是她。其实这个阶段的男人,对任何女人都不会有真心。
那些同龄男女青年之间的婚姻,也不稳定。他们吵一架,就会闹离婚。说到底,这些男女青年,他们作为个体的人都不能生活自理,身心不能自理。两个不能自理的人结合的婚姻,不可能稳定。
婚姻生活,是由无数的事件和瞬间所构成,以交易的思维来判断对手的行为,一旦有一天,两人在价格分歧上不再达成一致,不再消除分歧,婚姻就会破裂导致离婚。
婚恋高度市场化,那么一切就要按照市场的交易规则来运行。
在婚恋市场上,大多数男人女人都是急功近利的。这种心态催生出来的现象级事件,比如玉凤玉龙那种人,他们都代表着婚恋市场里男女散户们的“理想主义”极客精神。 他们既是这个社会的笑话,也是反讽,也是“理想”。一个反常的社会,才会出现这些怪物。
现代婚姻,最高的目的导向是金钱,而不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高级能力,它并不能通过纯粹的市场行为,交易行为来解决。虽然男人有房有车,女人长相好身材好,就能赢得交配权,但未必就能在婚姻中收获幸福。
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用市场的手段来让人们互相恩爱恐怕是很难的。市场只会让人以利合,随即也以利分。
如果以金钱作为最高追求,那么离婚率高升,恰恰是符合这种市场法则和精神的。而以幸福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才会显得离婚率高升是不妥当的。
当前社会的婚姻危机,它在最基础层面上,成因表现为社会分化严重,在婚恋市场上多空双方失衡。在感情这个更高一个层面上,它的成因表现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社会道德这个层面上,其成因表现为全社会整体性的精神廉价。如果把幸福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把举案齐眉白头偕老,作为幸福婚姻的理想状态的话,只是单纯的以利相合的婚姻,就比较低级了。它就需要升级到以心相合,以精神相合。
这种精神,为什么早些时候的人可以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因为他们质素诚直。而现在的人,内心里充满了机巧诡诈,很难做到质素诚直,在就是在道德层面上,现在人离婚率如此之高的深层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