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开简书,就看见“羽西——儿时的年味”征文,瞬间把我拉回小时候过年时。
那时的“年”,有三个印象,我记忆犹深。
第一是冷,刺骨的冷,无处可躲的冷,冻到脸耳手脚生疮的冷。冷到无聊时,得得索索的吹口气,看着眼前自制的云雾玩。
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冷,孩子们不能也无需自制云雾玩。过年那天经常艳阳高照,人们忙年也无需再畏手畏脚的。可少了一丝寒意,似也少了一份年味。
第二是旧与新。这两必须放一起说,“辞旧迎新”是过年最大的标志,一者辞旧岁迎新岁,二则辞旧物迎新物。从屋顶墙面到地面,角角落落打扫一新,家里的桌子、柜子、板凳也要擦拭一新。
当然,最新的自然是过年时的新衣。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姊妹三个。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平时买衣服并不多。但是过年时的衣服鞋子,妈妈是一定会带我们去买新的。她说过新年就要有过新年的样子,小孩子新年第一天,是一定要穿新衣服的,新年新面貌。
上中学时,有一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妈妈没有带我们去买过年的衣服。但是她给了我们几百块钱,让我们自己去买衣服鞋子。这钱对我们来说可是一笔巨款,怎么花也是个难题。那时专卖店少,价格也贵,而一般的商铺,买衣服都要讲价。可我们几个孩子,从来没单独买过衣服,对衣服价格也没什么概念。既担心被商家宰,又担心被小偷偷。从我拿到钱的那一刻,人就变得紧张兮兮的。小心翼翼的放在贴身口袋里,逛街时时不时拿手摸摸,看钱还在不在。跟商家讲价时,给出个一口价(约比原价少五十左右),行就行,不行扭头就走。
在逛了很多很多家店铺后,终于买到了自己心仪的衣服。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是一件鹅黄色的长款薄袄,质地有点像灯芯绒。这也是我印象中最深的一件过年的新衣。
现在生活好了,衣服鞋子是想买就买,并不用等到过年。少了一份对新衣的期盼,也少了一份对过年的期待。
可能是因为长大,有些事物随着年龄发生了改变。然而,这些年过年唯一不变的,是家里餐桌上那道氽烫芋圆——它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出外遇缘。它代表了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和祝福。
也许今年过年,依旧不冷,孩子也不会像我儿时那样期待新衣,但是过年餐桌上的那道氽烫芋圆却是我所期待的!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