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时光飞转,社会不断进步,1985年开始,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用以感谢传授教道解惑的老师们。
于是,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教师节该不该送礼物?送什么礼物好?
朋友小米特别尊敬她的研究生导师。当年毕业,通过导师提拔介绍,以管理员培训生身份入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职员,羡煞旁人。
当我和小米聊起这个话题时,她表示非常感谢自己的导师!没有导师的栽培和提拔,就没有她的今天。
就我所知,逢年过节小米总是大包小包的包裹快递往老师家中送去。特产、保健品、电子产品,只要想得到的。一直到现在,风雨无阻。
连带着,言语中她对老师这个职业都带有一份难以形容的好感。
她坦言,遇见一个好的老师实属不易,如果能在遇见的时候好好经营投资,未来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无限可能的机遇,何乐而不为呢?
小米的儿子今年4周岁,就读本市一家私立贵族学校。从入学到现在,春节送知名商场购物卡,妇女节送饰品衣服,教师节送电子产品,还有其他春卷、粽子、月饼等应节食品,一节不落。
我不禁咋舌。按这样的送礼成本,普通工薪家庭的小孩根本就不用读书了?一年下来光送礼就得去了不少费用。
“其实你们只看到礼物表面的价值,却没有看到深层的含义。”她一本正经的点拨着我。
我做出洗耳恭听状。
“其实,会给老师送礼物,实则是受到一位师姐的点拨。我有一位师姐,是个务实的人,各项能力都是处于中上等。一开始她觉得只要自己有实力和能力,送礼这些门面功夫是不需要做的。结果惨遭现实打脸。
几年研究生生涯下来,导师时常会下派一些任务给他们,或者亲自带领几个同学一起外出实践,6个研究生轮了一番下来,就是没有她。
开始她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是未够资格?后来旁敲侧击的得知,之所以被边缘化,冷淡处理,就是因为没有“孝敬”导师……
所以,不止对我的老师,对孩子的老师我也同样重视。礼物已经不仅仅是实物上的体现,更是体现出你这个人懂不懂社会规则,抓不抓得住人心。
作为家长,我并不贪心。只是希望老师对我的孩子教导好一点,照顾多一点,关注高一点,毕竟礼多人不怪。最后小米淡然的对我说。
小米的做法,坦白说是自己主动打破平等原则。希望借送礼给老师,让自己的孩子能受C位对待。当然,这也是因为自己本身的际遇,所带给她的反射行为。
同样作为家长,实则我是对送礼的家长是不齿和讨厌的。难道就打算一辈子都送礼给老师,帮助孩子受到特殊关照?
这样的社会风气,延续下去形成家长一定要送礼物时,普通家庭送出的礼物,老师瞧得上眼么?长此以往承受得住吗?如果完全不送,会不会自此孩子就被边缘化,冷处理?
同在一家幼儿园上学的还有文文的孩子。
文文是公务员,之所以选择在这家学校是因为夫妻都是双职工,家里没有老人帮忙,送私立幼儿园可以吃完晚饭再去接回家。
当我与她说起关于送老师礼物这个话题时,她哈哈大笑。
我表示不解:“有什么问题呢?一听到这个话题就笑?”
“没……”她摊摊手,一脸无辜道:“如果我说我从没送过老师礼物,你信么?当然,如果贺卡算的话。”
我一脸惊讶!居然从没送过老师东西!在这种拼爹拼娘拼礼物的年代。
她不以为然:“从我的孩子入园开始,我就跟自己还有孩子说做好自己!”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不乖的时候,你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
只要不主动惹事生非,老师让完成的完成,让遵守的遵守,我想老师是没有理由,对孩子产生什么不好的印象。
不都说“对老师最大的尊重就是不给他们找麻烦吗”?
再有,有的家长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叨扰老师,也会因为孩子爱打人、开小差、学习差而选择有求于老师时,殊不知更重要的应该是改变自己和孩子,体谅老师的难处,支持老师的工作,肯定老师的付出。
教师节为老师送上一张贺卡,就是我能想出表达对老师爱意的做法。
不得不说,文文的话深得我心。
孩子不争气,送金山银山给老师也只是掩盖了表象。这往往会让大家都忘记了本质,进而错过了改变的时机,让被蒙蔽的人沾沾自喜,并且不断循环。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
教师节送礼物,既是对传统礼仪的延续也是对老师教导之情的表达。
随着社会风气推动,对老师表达心意已经不仅仅表现在贺卡和花的层面上。就我听过的有护肤品、化妆品、购物卡、首饰衣服,更甚的还有各种电子产品,家长们心甘情愿的付出这些,同样心安理得的觉得这样老师就会对自家孩子千好万好。
家长们是不是都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假如你的孩子是个熊孩子?请调换立场,你是老师会怎么做?
我猜大部分老师对于熊孩子,都会觉得比较头大。因为对他们,要付出比其他孩子多几倍的精力去看护教导。
这时家长捧了大礼过来,老师收与不收,都是一个送命题。
收了,就等同上了家长的船,孩子再坏再差你都得担待着。孩子要是有个冬瓜豆腐,家长就直接问责老师!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凭白无故给自己添堵。
不收,可挡不住家长硬塞,你不收下,家长分分钟急哭!更怕碰到会错意的家长,以为老师嫌弃礼轻,下次换个重量级的来……
当然不排除个别老师,通过孩子给家长暗示“送礼”的信号,导致部分“头脑灵光很会来事”的家长投桃报李,其实这才是始作俑者……
给老师送上一份贺卡、一束花朵,感谢老师教导之恩,这本就不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当送礼的名头变了质,演变成交换。交换的不是知识内容,而是某些特权对待,那么这对老师是一种侮辱。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其实祝福往往很简单,请深怀感恩之心对老师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