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知人难 难于上青天
——《水浒》恶人之李固
李固,原是东京人氏,因到北京投奔相识不成,冻到在卢俊义门前,被卢俊义救得性命,养在家中。见他勤谨,会写会算,卢俊义便让他管理家里事务。五年时间,李固被卢俊义一直抬举到“都管”,卢家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一家人都称他为“李都管”。
不难看出,卢俊义对李固至少有两大恩情:一是救命之恩,二是知遇之恩。从良心上说,李固应该对卢俊义感恩戴德,忠心耿耿,但李固却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不仅与他的老婆早有勾搭,而且还想趁机害了他的性命!其心险恶如此,让人不寒而栗!这其中的详情,还得从卢俊义说起。
卢俊义生在北京富豪之家,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一根棍棒天下无敌。他为人心高气傲,扶危济困,名扬江湖,人称河北三绝。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想到,一直顺风顺水的卢俊义却被吴用忽悠得稀里糊涂,要到东南方一千里之外的地方避难消灾。心腹之人燕青说,这一路上要从梁山经过,恐怕会遇到梁山贼寇。本意是劝他别去,没想到却反而激发了他心中的豪情。他不仅打算去,而且还打算顺手牵羊灭了梁山贼寇,扬名天下。卢俊义如此宏大的愿望,吓坏了众人,大家都纷纷劝阻。尽管家人百般劝阻,卢俊义还是我行我素。就这样,他留下燕青帮他看家,只带着管家李固和十个脚夫,押着十辆太平车子,浩浩荡荡地上路了。结果这一去正中吴用下怀,卢俊义不仅被梁山好汉捉住,而且还被“软禁”在梁山之上长达三四十天。
一直跟随在卢俊义身边的李固,对卢俊义的为人及其当时的处境,应该十分清楚。此时此刻,无论如何,他都不应该落井下石,不应该有任何的非分之想。但李固显然是觊觎许久,终于借此机会,痛下杀手。他充分利用吴用先放他回家的机会,大肆散布卢俊义入伙梁山的消息,进而霸占了他的“家”和“业”。
当卢俊义被宋江“释放”、从梁山脱身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他离开家四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四个月的光阴早已飞逝,改变的还有世道人心。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了。他刚回到家,李固就叫来官差,将他抓到官府。在大堂之上,卢俊义最终被屈打成招,押入死牢。心狠手辣的李固仍然不肯罢休,一心要将卢俊义置于死地。他先是买通两院押狱兼行刑刽子蔡福,要他在牢房里暗中结果了卢俊义,可惜并没有成功。此后不久,卢俊义被官府判处流放沙门岛,他于是就买通两个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让他两个在方便的地方结果了卢俊义的性命。
当然,卢俊义最终并没有死,死的还是李固。随后,梁山大军攻破大名府,救了卢俊义,杀了李固。李固之死,死于忘恩负义、贪财好色,死于他那颗邪恶的心。
细看李固为人,表面上勤快谨慎、胆小老实,实际上贪婪狠毒、邪恶狡诈。施耐庵为了成功地塑造人物,别具匠心地运用了对照的写法。他将燕青和李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对照起来写,让这两个人物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的印象无比深刻。燕青长得面白如玉,能说会道,聪明伶俐,风流浪荡,看起来总让人感到有些不够踏实,实际上却有一副忠肝义胆;而表面上勤谨老实的李固却忘恩负义、邪恶狡诈。如此鲜明深刻的对照和衬托,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而且还意味深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从小处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个体,与他人相处是一种必然。有的人于我们有益,有的人于我们有害。识人而与,择友而交,不可不慎。从大处说,自古至今,凡是要成就大事者,一定需要许多的人才辅佐帮助。那些有志之士,自然也喜欢招纳贤才。但面对万千众相,如何识人却是一个旷古难题。
识人之难,古人早有体会。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怀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钎。”孔夫子的话很深奥,一言以蔽之:我们难以从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探知其内心。俗话说,知人知面难知心。读《水浒》,让我再一次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
古人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斯言信哉!
知人难,难于上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