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图语写作提供的图片,有一幅是一位可爱的宝宝。那么小的一个幼儿,拿着手机看得目不转睛,聚精会神。旁边坐着的应该是孩子的妈妈,竟然毫不在意,也许还很享受孩子玩手机时安静的时刻。
去年,我同事退休到郑州儿子家带孙女,今年五一回来过了几天假期,期间我们见了一面。同事告诉我,她两岁多的孙女只要看见手机,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的,只要被她看见,甚至只要听到手机的铃声,不拿到手里扒拉一会儿,指定会哭闹个不停,直到大人妥协。看到手机上的图片、视频,才两岁多的孩子,未必看得懂,但是,却看得津津有味,咧嘴直笑。我同事说,那一会儿,再好吃的食物,也换不回孙女手中的手机。
我同事为这事直发愁,孙女才这么小,就对手机如此爱不释手,那要再大些一直这样,上学了可怎么整!现在她能做的就是,带孙女的时候,孙女在哪儿,手机指定静音藏得远远的,不让她看见,也不让她听到有电话的声音,宁肯错过电话,宁肯自己不用。
好在孙女现在还小,看不见手机的时候,还不是不停地要手机。同事就给她讲故事、陪她做游戏、给她读儿歌、教她学简单的拼图。并且要求孩子的爷爷,爸爸、妈妈,都要注意约束自己,尽量不在孙女面前用手机。说但愿能好一些。
确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手机已然成为了必需品。小到孩子,大到老人,几乎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了手机,现在的手机不仅仅只有通话的功能,它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可以在手机上购物、支付、阅读、娱乐,真可谓一部手机在手,吃、穿、用、玩等等,都可以搞定。
凡事都有利有弊,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多的危害。
如果日常生活中沉迷于手机,眼睛长时间注视手机屏幕,可导致眼睛疲劳,出现眼睛干涩、不适等情况,增加用眼负担,影响视力。有多少成年人都抵挡不住手机游戏的诱惑,沉迷于手机里某些游戏、视频,长时间处于兴奋紧张的状态,无节制地通宵熬夜玩手机,对睡眠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危害身体健康。
前几年网上有一则消息,一位年仅27岁的二胎妈妈,因熬夜玩手机,不幸猝死。第二天家人发现时,女子躺在被窝中,双手握着手机,眼睛还盯着手机屏幕,身体早已没有了温度。最后法医鉴定,该女子属于经常熬夜玩手机,身体过度疲劳而突发心源性疾病而猝死。一位年纪轻轻的二胎妈妈,就这样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不仅让一个家庭就此破碎,而且她的两个孩子也再也看不见妈妈,得不到妈妈的疼爱了。这个虽然是个例,但因为玩手机,给人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造成伤害的却不在少数。
手机对那些未成年人的危害更大。许多家长可能还不知道,玩手机会让孩子变笨的。据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他们的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从来不让自己的孩子玩手机、玩电子产品。因为,玩手机可不是只影响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成绩,其实真相相当可怕,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性格养成。
有资料显示,人脑发育90%都是在儿童时期完成的。这个阶段孩子的各种感官,手、眼、脑、口、鼻,都需要通过对外界的刺激进行感知,来促进正常的发育。孩子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孩子的感官系统的正常发育,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会出现手、眼、脑协调能力不足,专注力不强的关键原因。
以前的孩子,小时候的游戏有滚铁环、摔面包、抓子、踢毽子、跳皮筋、跳绳、丢沙包等等,都是全方位的刺激感官的游戏。而现在的孩子一有时间,就窝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虽然看起来很专注,但这都属于被动的专注,他们只是被快速闪动的画面所吸引,大脑的活跃度,甚至比睡眠的时候还要少。因为手机里面的快乐简单又密集,根本不需要深度思考,慢慢的,孩子的思考力、专注力不仅没有提升,反而还会下降。
孩子沉溺于手机,小时候可能只是对其它事情没兴趣,一旦受到阻止,便易怒、情绪暴躁。等上了小学以后,就会出现学习没有主动性,好动、坐不住,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磨蹭拖拉,学习粗心马虎等问题,甚至面对枯燥的书本,根本就学不进去。
有些家长对孩子没有耐心,一看孩子吵闹,影响了自己休息、做家务,就把手机扔给孩子,让孩子在一边老老实实地玩手机。觉得孩子还小,等上学的时候再管也不迟。家长千万不敢有这种思想,为了孩子以后的健康和成长,不要随随便便给孩子玩手机了。不然以后可能会后悔莫及,花再大的力气,也不一定能够扭转得过来。
有些上了小学的孩子,由于沉迷于手机游戏、网络聊天,又毕竟年龄小,辨识能力不强,往往存在着被骗的风险。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听到过小孩子被网络诈骗的案例。因此,沉溺于玩手机对孩子的精神和内心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据调查结果显示,长期玩手机的孩子会导致其内心寄托在网络世界里,现实的他就表现迟钝,不爱与人交流。不管在什么样的场合里,只要手中有一部手机,头都懒得抬,这个时候谁敢抢了他的手机试试,他可能会对你大发雷霆,根本不把你的话当回事了,也不再是那个曾经乖巧可爱的孩子了。
当孩子沉溺于手机时,还会逐渐养成退缩性人格,一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到虚拟世界里去。脱离网络就会无精打采、神情沮丧。
那么怎样帮助孩子远离手机呢?
首先家长先做到以身作则。如果家长只要在家,就手机不离手,对手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玩游戏,刷视频,家务活不做,懒得与孩子沟通。你怎么让孩子远离手机呢?
鼓励孩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孩子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满足感。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提供其他有趣的活动和玩具,以减少他们对手机的需求。比如,可以给孩子提供书籍,绘画材料、拼图等,家长也参与其中,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读书,和孩子一起玩拼图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替代手机,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可以提供条件,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可能的话让孩子与同学一起玩耍,和亲戚家的孩子在一起,做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暑假了,家长抽时间带孩子们游山玩水,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者早晨带孩子们出去跑步运动,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如果孩子们确实需要用手机学习、阅读,家长一定要亲自监督,陪伴他们,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手机使用习惯。
一定要与孩子建立持续的沟通,进行真诚的对话,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手机以及手机能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并且明确的告知他们过分地沉溺手机中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千万不能在孩子哭闹的时候,随手把手机丢给孩子,或者看到孩子在津津有味地玩着自己的手机,自己却置之不理。
也许有家长会觉得自己工作忙,哪有时间和孩子沟通,陪孩子做活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家长陪伴孩子是有时效性的,也就短短的几年。如果把培养孩子有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当做是做家长的足够重要的责任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减少自己玩手机的时间,推掉不必要的应酬等等。何况如果以真诚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十分、八分钟的时间,孩子就会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家长的爱意,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温暖,从而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诲。
在孩子还小,不需要手机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孩子远离手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