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晚年回忆人生时,他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既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只不过是在昏昏沉沉地追求一点儿享受,没想过自己为什么活。
记得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说到人的死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肉体上的死亡,别一种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会想起他的人也死了,而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永远地死去了。
听完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内心为之一颤:我们大多数的人只看到第一种意义上的死亡,而不太会想到第二种死亡。我想这大概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既然人都不在了,还管别人记不记得自己干嘛,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死去之后就算别人会挂念着自己,那也无从知晓了。
有时我也会想,人生一辈子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只顾着昏昏沉沉地追求享受,会不会在将死之时,后悔来这世间一趟,却没思考过自己为什么而活呢?
也或许,只图享乐的人,是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的。
我的身边就有很多人,因为人到中年,就过着半工半娱的生活——半天工作,半天沉迷于打牌,电视,醒酒的日子。要问他们:人生过得幸福不幸福,他们也许会带着醉意,大呼一声:幸——福!
最近看得书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浅薄,世界上比我有钱,比我有文化,更气人的是比我更努力的,大有人在!
我们知道的越多,也越能在一个个的人生十字路口,知道自己该选择怎样的一条道,因为我们能够看得远,不会被眼前的选择束缚。
关于人生的意义,还在不断思考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