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高考作文预测

2019年山东高考作文预测

相忘于江湖的刘老师

【前言】

同学们,六月如期而至。

十年厉兵秣马,一朝剑指苍穹。

你准备好了吗?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老师特地准备了以下材料,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记忆。

一  刘老师的忠告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文高分歌】

莫道语文难分高,一篇作文太重要。

考试临战莫慌张,且听老师做指导。

若想作文能成功,六个方面要有料。

题目结构和选材,语言立意和书写,

若有三个能做好,分数绝对少不了。

审透题目看细致,定好框架再动手。

文体特征要明显,议论记叙分辨好。

确定题目放在前,争取吸睛又新潮。

选择熟悉的素材,开章观点要明了。

列个题纲明思路,三行扣题文采妙。

重点句子要凸显,多分段落是妙招。

文句益整不益散,多往修辞上面靠。

中华文华几千年,加点诗词档次高。

洋洋洒洒九百字,切勿八百就拉倒。

字不潇洒求干净,笔划清晰端正瞧。

匠心独运现底蕴,文终升华耐思考。

平时读文多宿构,积累万言心不焦。

临考请君多借鉴,一篇作文震云霄。

  二 近五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题目

2014年: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5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缠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016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材料作文: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2017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考试作文:根据一段“一个书店24小时营业,营业员无论对待大学生还是流浪汉,态度都一样……”等文字材料,进行作文。

2018年高考山东语文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官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 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 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 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纵观近几年山东高考作文,山东高考语文命题在稳定中逐渐发展,规避了已经考过的内容,根据高考作文兼顾热点和回避过热点的原则。结合2018年的时政要闻,刘老师特准备了以下热点问题,和部分下水文章,希望能给诸位学子提供帮助,祝各位同学好运!

三  高考预测及下水文

一  【致敬经典】

话题【致敬经典】

材料: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积淀了浩瀚的文化遗产。那一册册光辉的篇章,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总会带给你无尽的思考。

请结合经典,谈一点你对经典的看法。

要求:自拟题目,自行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套作,不抄袭。


【刘老师下水作文】

从林黛玉被“裸死”谈起【或:黛玉之死】

致敬经典 也谈一点红学

新版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死了,死的赤条条,死的了无牵挂。面色红润饱满,安详自然。关于这段戏的优劣,在这里我不想多说,相信大家会有公断。一万个观众眼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吧。学术允许不同的声音。纵观翻拍的名著,让大家满意度高的不多。最好的程度就是差强人意。但总不能以亵渎名著为代价吧。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林黛玉到底应该怎样的死法?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昆曲中这样唱道。林妹妹本是天上的绛珠仙草,落在凡间。自是人间不曾有。她的形象代表这美丽聪颖,高贵自尊。是诗意的生存形式,是完美的典型。林妹妹是生活在精神世界,是脱离凡尘的精灵。

要分析一个人物,还得从人物的形象入手。

从林黛玉的出场看,已是超凡脱俗了:“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一开始曹雪芹就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定位:才情超凡,愁情满怀;多病之身,美丽之人。一个过气贵族的遗孤;一个寄养在贾家的妹妹。

林黛玉的一生都是一个诗意的存在,在贾府的生存环境里,她像一只无助的小鸟,孤立无援。诗歌是她抒发内心的唯一途径。她把爱情写进诗歌;把悲苦写进诗歌。她为秋风吟咏,为落花举哀,为秋菊嗟叹,为柳絮悲鸣。

黛玉葬花,多美的行为艺术啊!落英缤纷,阵阵桃花风前落。一肩挑锄,挂着小小的花囊,手里拿着花帚。在花间边唱边葬花。她说“有人家的地方什么没有,仍旧把花糟蹋了。”在花园一角辟一个冢,“花瓣装在绢袋里,埋在那里,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多美的创意,多么诗意的行为啊!不受人间芜杂的侵扰,保持自我的美丽与芬芳。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如此质地的高贵精神,会选择怎样的死法?

红楼博大,宝玉是黛玉的唯一知己,是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的知己。林黛玉把爱藏在心底,把爱写进诗歌,在沾满泪痕的绢帕上,倾注了少女所有的爱恋,这爱同样是超越凡俗的。

随着贾府的没落,“飞鸟各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宝黛的爱情也走到尽头。黛玉的死似乎是早就注定了的,所谓泪尽而终,偿泪而还。生命的最后时刻,在贾府上下的"阴谋"里,林黛玉成了殉情的荆棘鸟。用尽所有的爱唤出一声长鸣!这样的她会怎样的死去?

作家三毛是生活在梦境与理想中的,她选择了自然的冥归。林黛玉的死何尝不会是自然的一种归去?

在后人续写的后四十回中,特别设计了焚稿断痴情,魂归天外的情节,甚至让潇湘馆鬼哭。无疑都增加了原著的悲剧成分。在临死的时刻还喊出:“宝玉,宝玉,你好——”这样回味悠长的语言。让读者扼腕,让读者垂泪。

在后人的赏析中,有不少人倾向与黛玉是自杀而亡的,所谓“野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试想,让泪尽的黛玉,在满月的晚上,在宝玉娶亲的锣鼓声里,一步一步的走向湖底。质本洁来还洁去,会是怎样的一种震撼,怎样的一种动人心魄!尽管这听上去很残忍。

总之,林黛玉的死去,应该是一种高贵的回归。不应被裸死,而且死的那么露骨,那么低俗,那么没有尊严!因为她是林黛玉,是爱的化身,是美的灵魂。赤裸死去的是革命者马拉,可马拉不是林黛玉!

新版《红楼梦》的林黛玉死了,但愿是最后一个为名著殉葬的角色!


预测二【致敬大师】

【致敬大师】

近一年以来,南仁东、余光中、饶宗颐、霍金、李敖等“大师”级人物相继离世,他们生前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影响了无数的人,你对他们是否有所了解?哪一位对你产生过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刘老师下水文之一】

那一湾浅浅的乡愁


纪念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零一七年底,一代诗人余光中逝世,享年九十四岁。他这首家喻户晓的《乡愁》依然在中华大地上回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叩问着我们的灵魂。

乡愁的话题,总是有一些沉重和伤感。他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他是“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他是“狐死必首丘,胡马依北风;”他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他是“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故乡,深埋在每个人的心里,或许是每个中华儿女最柔软的心结。

“少小离家老大回”,为了生计,为了理想,迫于形势,迫于压力;以各种多姿多彩的借口,告别养育我们的热土,背井离乡,闯荡天涯。在承受来自各个方面压力的同时,能在深夜里慰藉心灵的,永远是那份不变的乡愁。怀抱着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信念,和世界打拼,也正是这份乡愁的激励,是我们的国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属于我们的奇迹,让世界瞩目。因为,中华儿女都知道,只有不懈的奋斗才能对得起那份浓浓的乡愁。

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希望在自己的晚年回归自己出生的地方,只有这样,人生才能算画出一个完整的圆。只有这样,心中的那份乡愁才能最终释怀,才能心境安然,死而无憾。

乡愁,是什么?

是思念,是回忆,是童年,是家国。

乡愁是他乡明月,是一封家书;是一句叮嘱;是一份牵挂;更是一份激励与激情。

乡愁是埋藏在每个中华儿女心头的一坛老酒,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日益芬芳。

斯人已逝,那一湾海峡,还在诉说着浅浅的乡愁。


【刘老师下水文二】


  李敖,那个求真的老头去了


——纪念大师李敖


二零一八年三月十八日,李敖大师病逝,至今已经有两个月了。

五月的风轻轻吹拂,杨柳依依,正是大师最喜欢的季节。思念的种子日益萌发。也正有写一点文字给大师的必要了。

眼前总能呈现李大师的样子:不高的个儿,有点清瘦的面容;厚厚的变色近视镜,坚毅上扬的嘴角,犀利的眼神------

耳畔总能回响他那掷地有声的“狂人狂语”:“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骂我吹牛的人,心里早就立好了我的牌位!”桀骜不驯,狂放不羁,问剑华山,指点群豪,大有侠客之风。

李敖,一生著书;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两次入狱,不畏强权,抗争到底;三度婚恋,真心投入,为爱痴狂。作品百余册,九十几部为禁书。在台湾当局的文化封锁下,李大师依然坚持“我手写我口,快意恩仇。”以笔为刃,向强权开战。为民主自由而不停奔走。他敢于在台湾“立法院”和政敌唇枪舌剑,丢鞋子,喷辣椒水。厉声质问当权派,直面危险,以辛辣的语言揭开虚伪的面纱。

求真,是大师终身的追求。他经常说自己是“金刚怒目”和“菩萨低眉”。对于假恶丑,他“金刚怒目”;对于美好的一切,他“菩萨低眉”。做学问,他更是如此,他的代表作《北京法源寺》,正是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的作品。被文学界普遍认为是最靠近历史真实的作品。而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而在当今世界,能坚守一份真的,又能有几人?同样是大师的季羡林说过:“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已经是人生的大智慧,更何况是和假的东西“金刚怒目”?

这正如我国的一道名菜“麻辣小龙虾”,大家都知道是人间美味,但如果是没了麻辣,也会逊色很多。在和谐的社会里,粉饰太平的大有人在,而能针砭时弊,振臂高呼的又有几人?

如鲁迅,李大钊,如闻一多,如我们的大师李敖。其实,社会正是需要一双双犀利的眼睛点亮角落里的黑暗!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那个顽皮又真诚的老头永远的睡去了,正如他在北大演讲时借用苏轼的诗句:“樽前做戏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挥一挥手,作别红尘,他的真诚可爱却己经定格在历史深处!

又想起大师的那首名叫《落棋》的诗:

不必有惊天号角,不必有动地鼓颦;

无声中我们作战,在泥里,一片春泥;

只相信此心一念,一念里,多少凄迷;

明知你,你将走远;明知我,我志不移;

明知他,灰飞烟灭,也要下这盘残棋。     

三【致敬对手】【编者按:此类命题属于今年之热点,请重点关注】

【致敬对手】

对手是什么?有人说,对手是战胜的对象,要想尽办法击垮他;有人说,对手是竞争的伙伴,要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有人说,对手是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她就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有人说,对手是论坛上的辩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会失去意义……如何寻找对手,常常关系到人生的成败,请以“对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诗歌除外。

[刘老师下水文]

对手

一一康熙的第三碗酒

在改编自二月河名著《康熙王朝》的同名电视剧中,著名演员,老戏骨陈道明饰演男一号康熙大帝。陈道明功力非凡,将一代帝王刻画的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其中的经典场景也层出不穷,回味悠长!

在康熙亲政60年的千叟宴上,一个场景令人深思。此时的康熙已经执政满六十年,已成为千古一帝。在宴会上,康熙倒满三大碗酒,深沉,豪迈真诚,大气的告谕天地。第一碗酒,敬给孝庄太后、列祖列宗,以慰先灵;第二碗酒,敬给列位臣工,天下子民,以慰苍生;第三碗酒更是掷地有声,也出乎意料!

康熙说:"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那个朱三太子!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呀,是他们造就了朕,是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朕恨他们,也敬他们!可惜啊,他们都死了,朕寂寞啊!朕不祝他们死的安宁,祝他们来世再与朕为敌吧!"

这些台词读起来都会豪情满怀,霸气外露,荡气回肠!

康熙八岁继位,16岁亲政,在位60年。经历了太多的风起云涌,明枪暗箭。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抗争搏击。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里,他坚毅果敢,勇往直前。正是这一次次的生死考验,一个个的强大对手才使康熙从逆境中奋起中,终成为千古一帝,成就不世功勋。成为天地间,一种傲气的存在,浩气长存,为后世景仰!

而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何尝不是这样?

在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下,对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类进化历程中也受到来自自然界的种种侵袭,而磨难重重。人类经历了木器时代,石器时代,弓箭时代,冷兵器时代,火器时代……

终于一步一步走上地球生物链的顶端!而如今的人类不正应该感谢那一个个强大的对手?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才是真正的无畏者和幸福者。

正视对手,感谢对手,不畏挑战,全力以赴,这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为!也只有经历了这一切,才会像康熙一样,回首人生,无怨无悔!

当年华老去,当岁月凋零,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我曾经活过,认真的活过!"

四 【品味生活】【编者按:记叙文数年来都没有精品文章出现,但不一定不考,或许也能有反弹琵琶之妙】

【品味生活】

凡人有趣事,凡人有琐事,凡人有烦事,凡人有乐事……大千世界,古往今来,纷繁社会,生活点滴,凡人在故事中编制七彩的岁月,凡人在故事中酝酿人生滋味。

请将题目“凡人有          事”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800的记叙文

刘老师下水文一       

凡人有糗事

那个事儿,一直在我心里。一件糗事,一件有味的糗事。

那天太阳有点大,像极了妈妈在平底锅上煎开了的鸡蛋。白亮白亮的。没有风,是一个极其安稳的天,而我内心却是极不平静的,甚至有点儿焦躁。

有个事儿不想说,甚至不想面对,说出来“羞先人”!

一切都源于那天午休的一个梦,一个美梦。 灿烂的花海,无垠的绿地,快乐的我们,首先,感到的是一些温热,然后是一些潮湿,继而,是满心的羞愧。

霎那间,眼前一万只羊驼飞奔。

尴尬啊,十七岁零八天的我竟然尿床上了。

匆匆起床,换下内衣,来不及叠被子了,叠被就全漏了。不管了,先上课去吧,回来再处理,过一时说一时吧!

一个下午我都在规矩地坐在位置上,不敢越雷池半步。打开脑子,拼命地把思路拉回到课堂上来,却不时被自己的糗事提醒。而浮想连翩。

记得,以前有个谜语:“天知我无,地之我有;人知我无,我知我有”,谜底是没有底的袜子,现在我有了另一个答案,那就是“x床了,别人还不知道”。因为,我时刻能从衣领处闻到那丝丝人体排泄物的味道,尽管不很浓重,可依然清晰存在。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事就在那里。凡事都会有遗迹,那个画了地图的床单,只要一叠床铺,就立刻大白于天下。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个消息会传遍学校的每个角落,甚至每一片法桐树叶子都会知道。

来时匆匆,也没来得及看一眼,那个地图是片秋海棠叶子还是傲立于东方的雄鸡?羞死个人啊,想想都……

我一直正襟危坐,听了三节课。我想,只有正襟危坐才能把"气"聚在我周围,不至于扩散到其他的地方,不致于影响到邻座的女生和上课的先生。

先生来了,“濯”老师,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节奏,还是意气风发,滔滔不绝。似乎他老人家正在指点江山。"濯"老师,是个典故,也是个传奇。

其实老师姓翟,其实老师还挺帅的,大个大眼,高鼻大相,如果头发茂密,甚至和某位明星相仿。

可岁月急不可待的凋零了他的头发。不到五十的他就已经"地方支援中央,形式一片大好"了!读《三国演义》,说美髯公关羽叫“三缕长髯,飘洒胸前”!濯老师,却是"一缕长发,横亘头顶"了!

记得一次开校会,老师发言,风大,吹起了他那绺标志性长发,让我想起了一句唐诗:"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很有意境。后来老师嫌麻烦,干脆把头发处理了个干净,油光锃亮,光可鉴人。上课时他讲到“濯濯童山”这个词,声情并茂,他解释说"濯濯童山”就是不长毛的山峰,于是我班女生便把他翟先生唤做了濯先生。

先生是个拉风的先生,一个牛里牛气的老师。不仅满腹才华,桃李满天下,而且,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两个孩子都被她培养成了名牌的大学生,在外地上学,师母赋闲在家,目前在我们学校管宿舍,管管小屁孩。在我看来,“濯”先生就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先生还在讲着李白,抑扬顿挫,双眼时而放光时而迷离,仿佛他就是那个伟大的醉酒的诗人再世。

我有一个疑问,一直在想李白那些古人,喝那么多酒会不会尿急?他们控制不住,会不会尿裤子?醉了,睡去了,会不会也……

也许会吧,可人家是诗仙啊,也许尿了也无甚大事,也许会更千古流芳,千秋佳话。而我,只会是身败名裂吧!

濯先生笑了,很明显的冲我笑了,很神秘,也很有深意。他慢慢走过来,敲敲我的桌子,眯着眼,弯下身子。在我耳边说:“事儿,给你办了。床单换了你大哥的念书时候的,你师母给你换的"。

我心里多了几分迟疑和困惑,但我知道他说的"大哥"指是翟老师的大儿子,现在已经是名校的学生!

难道……我不大敢想!也不大敢相信!

突然觉得李白很可爱,李白酒量很大,应该不会尿急的!

放学了,我飞奔到宿舍,我的床铺是整洁的,被褥是晒过的,床单上没有地图!

我趴在床上闻到了熟悉的味道,不是异味,是太阳的味道,我知道,那更是爱的味道!

也许,许多年过去,我都不会忘记那个糗事,那个有味道的事儿。

【哈哈,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允许刘老师皮一下】

二 下水之二

【编者按:此为学生作品之一,刘老师加以丰富修改。以文言写成,虽无大题材,亦有小趣味,在高考中出现亦是清新纸笔墨,可供有文采的同学借鉴之。】

凡人有趣事

凡人之事,凡人之趣,事无大,然趣也。

聚凤轩,吾之宿舍也,以其聚各色才女而名之也。

室仅方丈,容聚十人。数年老楼,门窗失修,旧床摇摇,每每身动,响声遂起,又心惊肉跳。床以近窗故,每雨下,被必湿。余稍加以修葺,以物塞之,使风雨难侵,甚喜。又因居于阴面,不能得日,每凉衣,必五六日方干,室友谓余曰:“汝可风干之,汝近窗,忘乎?”余豁然,遂开窗以凉之。孰料,窗之即开,多可喜,亦多可悲:所喜者,鸟语盈耳、空气清新;所悲者,楼上残渣剩饭,尽撒余衣之上。呜呼哀哉!

余母来探,曰:“吾儿,汝苦乎?”余曰:“苦。”吾母声色俱变曰:“古人云‘学海无涯苦做舟’,弗苦,何以至巅峰,成大业?虽苦,亦应谓之甘,汝识之乎!”余诺诺而应:“余知之矣。”

余室友或悲叹曰:“悲夫,作业多如山,学者命将绝矣!”余对曰:“勿悲,高三师姐曾告知曰:‘汝之作业较余实九牛之一毛也,汝谓欲死,至高三,何以堪?区区几道小题即呼天抢地,待高三,汝命将不久矣!’”室友欣然。

暮夜月明,梦中美餐,铃响,轩中大乱,怨声四起。余大声疾呼:“刚入梦兮铃声响,餐厅美味兮刚摆上,鸡兮鸭兮可奈何,困兮困兮奈若何?”众笑,慌慌然直奔教室。

校试,余室友多移书于宿舍,适逢检查,管者愤然作色曰:“此居处乎,猪圈乎?书满床、烂如泥,余将告知于汝师!扣尔等量化,请尔等家长!”吾等惊惶,忙辩之曰:“古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岂能无过,过之能改,善莫大焉。还望尊者高抬贵手,放吾等一马。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誓不再犯!如何?”管者曰:“吾与尔等机会,暂不告之,而尔等仍应做检查,明日交上!”吾等皆伪做欢喜状,待之离去,皆贬低之,不敢复言。

至月末归家之日,吾等皆兴奋难眠,待夜深人静,管者离去,众室友皆盘膝而坐,于黑暗中侃侃而谈。翌日,精力难支,皆呼呼睡于课上 ,吾师大怒,立我等于墙下,审问缘由,吾等皆缄口不言。铃响师归,众女相视嫣然,彼此相怨以目,然不敢言声。

期年,换室。不得不惜别旧室,昔日之事,今忆之,犹在昨日,常历历在目也。

室中尚余之毛巾,为吾等搬迁时所遗也,他日回室怀旧,已沦为抹布矣。

适逢考试,但闻沙沙入耳,见作文之题,不觉失笑,凡人之趣,能会心否?


同学们,又是高考季。又是收获的季节,希望你好好阅读刘老师的文字。希望刘老师能给你一点启示。

祝你高考成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03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426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417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868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89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92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16评论 3 41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2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82评论 1 31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57评论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02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90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42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13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32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44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寒冷、死寂与黑暗充满了这个未知的空间 突兀的是,有一盏忽闪忽灭的灯悬在半空中,虽然能见度依旧很低,但发出的微弱...
    吾之忆阅读 198评论 0 0
  • 问世间粉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引!今天二师兄给大家带来一个用户体量非常大的APP的引流脚本,这个脚本叫做喜马拉雅FM...
    过的数码控阅读 1,570评论 0 0
  • 回顾web,由一个用户点击鼠标事件开始,再到最后返回给用户内容,这之中,诞生了无数的思想与框架。
    许泽武阅读 352评论 0 0
  • 最近有一個感悟是:任何人都靠不住。與其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這不是悲觀的在排斥或者是不相信外在的一切,反而這是一種...
    粟莎阅读 2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