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从健身房回来,心中还是满满的舒畅,虽然仅仅是跑了2公里,举铁两三组而已。
这个健身房是在大学门口,地理位置还算不错,环境也挺好的。办了一张年卡才400元而已,就算每天去洗澡,也是值回了卡费。
为什么办卡?
昨天听说我哥脑梗住院了,他比我大半年,今年也就刚32岁而已;抽烟喝酒过度肥胖再加上家族遗传的糖尿病,竟然早早的患上这个老年病。
通电话时,那边因为后遗症,说话不是很利索,慢吞吞的说“大夫让以后戒烟戒酒,不能吃肥肉,多运动,哎,没意思啊!”
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记得每次见他都会让他早点戒烟,太胖了,少吃点,不要出门去哪就开车,酒肉朋友少交几个。
“兄弟,今年回家过年就不能陪你喝酒啦”又是一声叹。
虽然我不是健身达人,但这些年身材保持的还是不错的,没有生过大病,坚持定期的运动,骑行,打球,有时候也会陪着媳妇儿练练瑜伽。
这不,2018年环千岛湖骑行过两次,这一年总骑行里程近5000公里,拿了行者年度银牌。
我的梦想就是身体健康,少生病,做儿子的榜样,2019年继续骑行,目标要超过10000公里,肌肉线条更明显一点。
——2——
马云爸爸说“30~40岁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过了20啷当岁的轻狂与迷茫,也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要放弃之前的稳定工作,做一个不明确的事情,其实都是一种冒险。
这时候,大部分人负债累累成为了油腻的怂货中年人,曾经沧海难为水,感天动地的爱情也回归柴米油盐的烟火气。如果这时候任性的去做某些事,都会有人跳出来跟你摆上一堆大道理,劝你以大局为重,做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扮演好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
这时候,从马斯洛的需求论来说,人活着是可悲的,因为你没办法按照自己意愿进行自我实现,却越活越低级,满足了温饱即可。
最讨厌,别人说,你这个年纪不能再冒险了;你这个年纪挣钱才是最重要的,这点钱都不够家人花的。
活在别人的嘴里,是最难受的一种活法,凭什么30岁了就不能从头再来呢?
你们的梦想值钱,我的梦想就一文不值么?
——3——
社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集体意识的集合,这里充满了各种规则,而这些规则是不以个人意志转移的,它被写成法律,规定,甚至宗教教义,更是植入了每个人的道德观。
每一条规矩,都会给人固定的自由空间,你的梦想也只能在这些条条框框中存在。最近流行的极简主义也是让人降低自己的欲望,印证无欲则刚这句成语。在物质需求这些规则中缩小自我的梦想和欲望,这样就腾出了更多的精力去别的规则中闯荡江湖。
梦想,是每个人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现实,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外在资源,有好有坏,可能是助力,也可能是阻力。
但是,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是取决于自己内在对梦想的渴求程度。梦想的实现是被分解成具体的小小目标。
阶段性的目标被实现了,就代表我们距离梦想更近一步。这些进度条走完100%还是50%,部分取决于现实的条件的优劣。
——4——
前几天,好多人又开始调侃2018年的flag,也许下美好的愿望,希望在2019年实现。
我自己也有很多愿望,但是仔细盘算下来,又发现根本没有时间完成这么多事情。
这一年能做出一件事就已经是莫大的成就了。加油2019,加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