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用“后视偏差”来形容人们事后诸葛亮、认为事情很容易被预测的倾向。20世纪40年代后期,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非常生动地演示了这一现象。他假称通过研究发现,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当中,来自农村的远比来自城市的更有能力应对军旅生活。[1]
正如拉扎斯菲尔德所料,人们读到这样的结果时毫不意外:艰苦的生活环境当然会使农村士兵更能够忍受恶劣的战争环境!这还需要专门研究吗?
但问题是,拉扎斯菲尔德所描述的研究纯属虚构。实际的研究发现恰恰相反:来自城市的士兵在军队中的表现要优于来自农村的士兵。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对所知晓的已经发生的事实,你总是能够轻易为其找出一个原因来。
Hindsight Bias 后视偏差
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每一个事件都是复杂且相互交织的一系列步骤的结果,每一个步骤都依赖于它前面的步骤。如果早期步骤有所不同,整个事件的发展轨迹几乎肯定也会不同。
瓦茨用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那段有趣历史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在参观卢浮宫时,他注意到几乎所有人都挤在这幅画前面,而旁边达·芬奇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则几乎无人问津。对于瓦茨而言,《蒙娜丽莎》似乎并不比这些作品更精致。出于好奇,他做了简单调查,发现这幅画起初一直默默无闻,而把它推到聚光灯下的,是发生在1911年的一桩盗窃案。在卢浮宫做维修工的意大利人文森佐·佩鲁贾在某天晚上下班时,将它塞在工作服下面带了出去。
这桩盗窃案件被广泛报道,却直到两年后才得以告破。佩鲁贾落网时,正企图将画卖给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伊恩·莱斯利(Ian Leslie)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法国公众很兴奋。意大利人盛赞佩鲁贾是想把油画归还给祖国的“爱国者”。全球各地的报纸纷纷添油加醋地报道,《蒙娜丽莎》因此成了首个享誉全球的艺术品。从那以后,“蒙娜丽莎”这个词成了西方文化的代名词。[3]
当《绝命毒师》的制作人文斯·吉利甘建议由布莱恩·克兰斯顿(Brian Cranston)出演该剧的主角时,克兰斯顿只是一个年届中年、名不见经传的配角演员。而且电影公司的高管也不愿意在一个从未演过主角的演员身上投入巨资。因此,他们打算把沃尔特·怀特(Walter White)这一角色给约翰·库萨克。库萨克拒绝之后,他们又去找了马修·布罗德里克,结果布罗德里克也拒绝了。吉利甘再次提出克兰斯顿是合适的人选,高管们才终于松了口。[6]
《绝命毒师》能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视剧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克兰斯顿精彩地演绎了一个身患绝症的高中化学老师是如何转变成一个大毒枭的。该剧一共拍了五季,克兰斯顿凭借在剧中的精彩演出四次斩获艾美奖,成为影视圈备受追捧的演员。他是一个天才演员,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也有成千上万名和他一样才华横溢的演员,仍在为了崭露头角而苦苦挣扎。完全可以说,只要库萨克或布罗德里克中任何一人接演了沃尔特·怀特一角,克兰斯顿都不会有机会成为超级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