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一天天长大后,父母常常感慨:“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还是小的时候可爱。
其实,孩子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他的可爱之处,这就需要父母有一双慧眼和一颗关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发掘出孩子的“美”。走进孩子的内心,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这是执行规矩的前提,也是关系到规矩能否顺利执行的重要条件。
对于孩子来说,爱胜于一切。如果用爱的方式让孩子执行规矩,孩子就能够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爱意,就会乖乖地执行规矩。
相反,如果通过严厉斥责甚至打骂的方式来让孩子执行规矩,孩子感受到的可能是恨意,从而忽略掉规矩。
因此,父母在实施规矩的时候,应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好尺度,要坚信不吼不叫也能教好孩子。
规矩和爱从来都不是冲突的。左手规矩右手爱,两者要完美结合。
所谓规矩,应体现出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意;而所谓爱,也不应是毫无原则的溺爱,而应是在规矩的制约下形成的理性的爱。
只有把规矩和爱完美结合,灵活运用,父母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轻松自如,孩子也才能更好地成长。
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是一个育儿方面的高手,他在一次采访中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
他总结出的育儿经验是定规矩,付出爱。
他说:“给孩子们无条件的爱。同时,给她们定下大方向和一些规矩。通常她们都会完成得非常棒。
奥巴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玛利亚和小女儿萨莎。当被问及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时,他称自己是一个“具有幽默感的好父亲”。
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都认为孩子们应该多干家务。他们在孩子能听懂话的时候,就开始给她们安排任务。
奥巴马说:“我会对她们说,去洗澡、把豌豆吃掉、把玩具从地上拿起来……等到16岁,她们样样都会干得不错。不过,她们愿和你共处的时间没有你想要的长。
由此可见,对于管教孩子来说,规矩和爱缺一不可。
看过《大卫不可以》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大卫的妈妈最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卫,不可以!”
这看似无情,但时时都能感觉到大卫的妈妈对他深深的爱。
书中的大卫和大多数孩子一样,经常惹祸:一会儿,他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地去够高处的糖果罐。
转眼间,他又会带着一身污泥跑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一长串黑黑的脚印。
不知什么时候,大卫在浴缸里玩嗨了,卫生间里水流成河。
一个不注意,大卫光着屁股就跑到了大街上…
一不小心,大卫闯了大祸——他在屋子里打棒球,将花瓶打破了。妈妈罚他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他流下了眼泪。
这时,妈妈对他说:“宝贝,来妈妈这里。”妈妈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
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一个孩童恶作剧的故事就这样以一个爱的动作收场。
事实上,不管孩子多么调皮,内心有多少委屈,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母亲的爱能化解一切。
父亲也一样,大多数父亲虽然扮演的是严父的角色,但是也应该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对他的爱意。
有时候,父亲弯下身子,给孩子一个拥抱,比多少句批评指责都管用。
有时候,孩子不执行规矩,撒泼,无理取闹,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给予他更多的爱。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父母首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这样孩子才会乖乖地听话。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不听话”“没规矩”,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
父母能做的就是为他们设定规矩,设置界线,让他们在规矩允许的范围内自由自在地成长,这样他们才能遵循自身的成长规律,寻找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童真和欢乐。
养育孩子是一项艰辛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唯有将规矩和爱完美结合,才能让一切变得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