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成长马拉松
5月坚持写作以来,这篇文章是我的第102篇文章,200天的时间,写了100篇文章,平均算下来是2天一篇。
这样的产出看起来还挺令人满意的对么?
其实不然,5月开始写作时,计划是1天1篇,在前两个月确实是这样行动的,写到了60篇文章,而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开始的激情渐渐退去,写作频率逐渐降低,降到了今天的最低标准——1周1篇
从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一点
成长是长期的事情,就像马拉松一样,一时的加速奔跑并不能带来整体的成绩提升。只有长期的坚持和稳定的输出,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长。
成长是一场马拉松,成长的配速总是难以平稳,当我们放慢成长的脚步,那些等着被我们攻破的知识和技能却不会等我们,只会任由时间的流逝而堆积起来,当初高配速的成长现在已经难以赶上,而低配速的成长加上堆积的知识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要学习的东西越是堆积,我越是不想去学习。
下面我尝试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论证这种心态的由来,或许我们能一起找到克服它的办法。
02 成长焦虑
在我的第53篇文章中,我提到一个词——“成长焦虑”,当人们产生成长焦虑时,会对焦虑“伪”源头进行打击,试图降低自己的焦虑感,其中的逻辑如下:
—>人们都是喜欢自己进步的
—>人们不喜欢退步
—>你的进步让别人“被退步”了
—>从而别人产生焦虑感,这是一种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导致人们更容易给别人以打击,而不是鼓励
举个例子,当看到同一起跑线的朋友在你玩游戏的时候学习,在你看电影的时候学习,在你逛街的时候学习,你内心的真实活动是怎样的呢?“书呆子/何必这么折磨自己/我只是不想学,我要是想学习,他肯定比不过我……”
其实你的内心深处是焦虑的,对吧?你只是用打击别人的话语降低自己的焦虑感,因为你“被退步”了!
如果这个逻辑你理顺了,那么接下来我们把这段逻辑的主语换一换,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越忙越不想忙”了。
—>人们都是喜欢自己进步的
—>人们不喜欢退步
—>当你成长的脚步放缓,现在低速成长的你相对于过去快速成长的你而言“被退步”了
—>现在的你产生焦虑感,这是一种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导致你更容易给自己打击,而不是鼓励
在这样的逻辑下,放缓成长脚步的你更容易给自己打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产生对知识的排斥感——要学的东西越是堆积,越是不想去学习。
03 解法
顺着逻辑,我们知道自己“越忙越不想忙”的根源在于成长焦虑,那么解法就简单了——不要焦虑。
开玩笑的。
解法就是,懂得舍弃,舍弃当下不那么着急学习的知识,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一种知识上。
速度和加速度,成长的速度放缓不代表没有成长了,只是加速度降低了,这没什么好焦虑的,因为我们一直是在进步的呀。
成长是个好东西,长久来看,我会与那些停止成长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我希望那时的我,仍有当初共同成长的同伴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