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1. 华佗,司马师和衣带诏
华佗去世的时间和司马师出生的时间是有记录的,都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衣带诏事发则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由于这个剧主角肯定是司马家族,那么编剧把这三个事放在一起就可能是为了将司马家族归为汉臣而非曹操属臣来去洗白。而且下了狠手把司马防也放进衣带诏里了~(这和马亲王的《三国机密》套路是一样的,司马懿和刘协是铁哥们-。-)
并且晋书也确实是按照这个方法来洗的。
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
司马懿心里真怎么想的不清楚,但是不欲屈节曹氏肯定是扯淡,因为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和爹司马防在曹操手底下干的很Happy,司马防举荐曹操做洛阳北部尉,(这估计是他为家族作的最有用的一件事)司马家族和曹操的关系不可能差,更何况司马朗后来做了兖州刺史,兖州是曹操的起家的大本营。
魏略里是怎么写司马懿入仕的呢?
晋宣帝好学,曹洪自以麄疏,欲屈自辅帝,帝耻往访,乃托病拄杖。洪恨之,以语太祖,太祖辟帝,乃投杖而应命也。
说白了就是曹洪想让司马懿跟着自己干,司马懿看不上,装瘸拄拐不去。曹洪不爽,给曹操打小报告,然后曹操去征召他,司马懿开心的扔了拐杖去了。。。
建安十三年这一年发生的事实在太多了,最大的事就是赤壁之战,司马懿也在这一年(称病七年之后)出仕,有个比较开心的原因就是司马师的出生让司马懿不好意思再装病了。
辞以风痹,不能起居
生活不能自理躺着不能动还能生娃。。
之后电视剧顺便让华佗把五禽戏给了司马懿,从“科学角度”解释了司马懿和他弟弟司马孚为啥能活这么久(滑稽),一个活了70多一个活了90多。。
2.月旦评
这里面主要出现了一个比较精彩的对论(在当初《新三国》里就是很喜欢里面的刘备,于和伟老师好厉害)
曹操的举贤令让杨彪给怼了
然后曹操反手就是一巴掌
三国时期,汉朝举孝廉察举制早就废了。钱穆先生讲过原因主要是乱世中央地方联系过少,外加流民增多很难稳定在乡里举荐人物。直至后来曹丕作为登基筹码推行了九品中正制换取士族的支持才算有一个稳定的人才选拔制度。
其实我看到最后几句“至于那些坐而论道大言欺人,只会摆架子 装清高,无实惠与家国百姓的伪君子时。”因为剧中这里讨论到月旦评,我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月旦评主持者之一——许靖,许劭的哥哥。这个人比较逗,符合“坐而论道大言欺人的伪君子”。
这货因为月旦评也算是名士。虽然投奔过好几个人还基本受重用。在刘璋手下时也是一个太守,然而。。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法正传里说他刘备入四川围城这货想翻墙投降,然后被发现了。刘璋自己也想投降也就没杀他。刘备看不起他,不想用他,法正拦下来了。劝刘备要像对待吉祥物那样对待这种徒有虚名的人。。。还是需要一些俸禄养一些闲人的(滑稽)
3.司马孚,郭女王
这剧司马孚性格上和历史上形象差不多,是个老好人~
性通恕,以贞白自立,未尝有怨于人。陈留殷武有名于海内,尝罹罪谴,孚往省之,遂与同处分食,谈者称焉。
不过谋略上差得远了。司马孚还是很厉害的。毕竟主人公是司马懿。
孚以为擒敌制胜,宜有备预。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
毌时吴将诸葛恪围新城,以孚进督诸军二十万防御之。孚次寿春,遣毌丘俭、文钦等进讨。诸将欲速击之,孚曰:“夫攻者,借人之力以为功,且当诈巧,不可力争也。”故稽留月余乃进军,吴师望风而退。
司马孚才是诸葛家的克星0.0
司马孚比较出名的可能就是司马篡权之后一直以“魏臣”自居。经常出来“恶心”司马炎一下。
大部分人觉得她在做秀。曹髦被杀,跑过去哭一嗓子。曹奂被废,也跑过去哭一嗓子。但是自己的地位却稳步上升,虽称魏臣,但是司马家族政治胜利的果实却一点没少收。
及高贵乡公遭害,百官莫敢奔赴,孚枕尸于股,哭之恸,曰:“杀陛下者臣之罪。”
及武帝受禅,陈留王就金墉城,孚拜辞,执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而且司马家族翻身仗就是高平陵政变。那司马孚是干嘛的?
及宣帝诛爽,孚与景帝屯司马门,以功进爵长社县侯,加侍中。
高平陵政变策划者司马懿,司马师也是他手下最重要的一环。司马师当时任职中护军,是司马家族唯一有点兵权的。政变的唯一军事力量也就是司马师散养的三千死士。司马孚和司马师屯守司马门,其在这次政变的地位可见一斑。
不过在这个剧中倒是给了一个小解释。司马孚与郭女王的关系。真是爱情的力量(滑稽)
不过郭女王确实和历史形象差距蛮大的。最起码和我心中形象的文德皇后差挺远的。感觉是个傻白甜啊。并不像能给曹丕献策的良助形象
太祖为魏公时,得入东宫。后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
并且对于她与甄姬陈寿有一段描写。
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
我不知道陈寿心里真实想法,反正我当时第一眼看到时候就觉得陈寿认为甄姬之死应该与郭女王有关。并且裴松之在文德皇后去世的记录里注引用了一些文献
魏略曰: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忧暴崩。甄后临没,以帝属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说甄后见谮之祸,不获大敛,被发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殡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
汉晋春秋曰: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
简而言之就是郭女王之死是曹叡逼杀的(这貌似是军师联盟的设定,百度百科里曹叡的描述)
不过我倒觉得挺奇怪的。因为明帝传里,在甄宓时候,曹叡是郭女王抚养的
魏略曰:文帝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文帝始以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为嗣,故久不拜太子。
并且就算是真的甄姬把自己儿子托付给李夫人,那为什么要等郭女王死之后才说而不是明帝登基或者掌权之后再说?
并且甄宓死的时候曹叡已经17岁了。。真的有什么风声曹叡应该是知道的。并且曹睿登基后郭女王又活了9年。真的有猫腻曹叡早就动手了。何苦等9年。并且在郭女王死之后,曹叡对郭家仍然赏赐不断。如果真的逼死了郭女王,曹叡也没必要对其家族如此了。
帝进表爵为观津侯,增邑五百,并前千户。迁详为驸马都尉。四年,追改封永为观津敬侯,世妇董为堂阳君。追封谥后兄浮为梁里亭戴侯,都为武城亭孝侯,成为新乐亭定侯,皆使使者奉策,祠以太牢。表薨,子详嗣,又分表爵封详弟述为列侯。详薨,子钊嗣。
封就是郭封,郭女王的哥哥。
所以编剧这么设定还是蛮奇怪的,但是又因为郭女王目前来看就是人畜无害的傻白甜。后来在剧里和甄姬的相处也算和谐。。所以只能推导出曹叡黑化来洗白司马家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