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李笑来先生是好多年前了,但他的书是从上个月才开始读,这本书到2016年2月已经是第三版第12次印刷。我读完之后又要求团队内所有伙伴都读一遍,并按期给我交一份读书笔记。这个要求其实有点私心,我想看看其他人读完这本书的关注点有何不同,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想法。
书里面"干货"太多,只用一篇文章把所有读书收获都写出来不太可能,这一篇主要是摘录整理书中我找到的"闪光点"。
前言
作者在写书的过程中将书的标题从《管理我的时间》变成了《把时间当做朋友》,是因为作者发现"管理时间"这个表述是错误的,"管理"的焦点不应该是"时间",而应该是"自己"。这本书讲的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我觉得用唯物主义"三观"的概念来总结,这本书在讲如何通过理性思维和不断学习来升级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价值观入手,想清楚"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然后想清楚自己想要的人生,再然后通过正确的方法不断学习加深对世界的客观认识程度,通过掌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来达成自己理想的人生状态,到了某个阶段再次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进行新一轮的循环。
序
朱敏和俞敏洪两位先生写的两篇序言,这两篇序言突出了同样的东西,就是勤奋和努力,这两位先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算特别聪明但特别努力",都算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型的人,都是"复利效应"的范例。这正应了书的题目,只要把时间当成朋友,不辜负它,把自己的每一分时间都过得有意义,时间就不会辜负你。
第0章 困境
开篇讲了一个问题"没时间了!"大多数人"既勤奋又懒惰",或者用另一个描述"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总是在尝试"管理时间"、"寻找捷径"来应对"deadline",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
第1章 醒悟
这一章讲了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元认知能力",维基百科上对"元认知"的定义是"cognition about cognition","thinking about thinking","knowing about knowing",我理解的就是"对于自我认知过程的思考能力",作者总结为** "人类将自己的思考作为思考对象的能力"**。
提升自身元认知能力的关键是不被自己的大脑控制,而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大脑,即"运用开启的心智获得解放",这其中的重点是"发展、培养、反复重建自己的心智"。
第2章 现实
这一章分了6小节:
1. 速成绝无可能
人有"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而欲望太多,这导致大部分人期望"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如果收获的可能性很大,最好马上看到成果;如果收获的可能性很小,最好马上知道结果。"
另外,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导致人们在遇到各种问题时都在追求"速成"、"捷径",而News Bias总是给我们错误信息:"有些人比我们过得好多了"、"很多人不劳而获、少劳多获"。而统计学常识能帮助人更接近现实情况。
关于这一节,有一篇文章可以印证:“彪悍一只猫”写的你不是不努力,你是太着急。
作者总结如下:
总的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无限欲望,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既然速成没有可能,那要达成欲望就只能靠"交换"。如果一个人的积累足够多,也就是说他/她"有的"足够多,那就可以用"我有的"来换取"我要的"。
通常"欲望"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自己"没有而又想要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方法来判断欲望的合理性:
拿出一张纸,将其划分为左右两半,然后做两个列表,左边是“我有的”,右边是“我要的”,逐一罗列。完成后要尽量客观地判断:先划掉“我要的”当中那些无法用“我有的”换取的;再仔细判断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换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哪些是必须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并在其上做重点标记。偶尔会有一些“我要的”无法用现在“我有的”换来,却又是必须、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这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再积累一些“我有的”,从而有足够资本换取那些“暂且换不到但极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奋,或投机取巧。投机的方式并非不能用,尽管它的成功概率实际上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高,而它的失败概率甚至和它看起来的成功概率一样高。
实际上,我认为理性的欲望都可以通过作者提到的"时间"、"精力"、"正常的智商"来积累、交换。
3. 完美永不存在
完美主义者容易受到挫败,因为完美并不存在。正确的做法是:"接受不完美,不断努力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接近完美,通过每次不完美的遗憾继续改进、持续进步。"
4. 未知永远存在
这一节讲的是"学会带着未知不断前行",作者举的是编程的例子,但其实有更直观的例子,就是数学,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各个阶段,都会接触到各种"数学定理",但"定理"的正确性是如何证明的?很多定理的推导方法要在大学学习"高等数学"甚至更高阶的数学知识才能习得。
而获得成长的正确方式是:
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在以后的某个时刻、某个地方,会找到清楚的解决方案。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很多人因为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而迷失方向,就像有人听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觉得得到了生命的真谛,辞职去了远方,结果发现"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没有足够的积累,进入任何新的领域都是艰难的"开荒",与其对现状不满,不如立足现状,稳步积累"去远方"的基础。
6. 与时间做朋友
作者提出了整本书的核心内容: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平静并理性地接受"资源稀缺"这个事实,接受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的现实,用现实评判自己的目标正确与否,用符合现实规律的方法去努力达成它,就会成为"时间的朋友"。
第3章 管理
这一章分了13小节:
1.估算时间
侯世达法则: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生活中遇到的任务通常掺杂"熟悉"和"陌生"两种属性,熟悉的部分通常可以正确估算完成时间,而陌生的部分会遇到各种"意外",是无法进行完成时间预测的。
对于"学习"来说,这项任务中"陌生"的部分很多,所以"学习"通常,或者说一定,会花费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
2008年11月,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出版了《异类》一书。在这本书中,格莱德威尔把"10年"换算成了更为精确的"10000小时"——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时。
2. 及时行动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3. 直面困难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大多数人习惯专做任务中简单的部分,回避困难的部分。导致大多数人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自己战略上的懒惰"。
4. 关注步骤
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清楚了解一个任务的这些属性,对最终能否完成该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三思"。
当我们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基本确定了(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法了。当然,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地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更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地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地完成任务。一个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他就是自己的项目主管,只有学会像项目管理者一样思考,他才能给自己分配具体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高效地完成任务。
每个人都有必要阅读项目管理方面的经典书籍。也许你并没有"项目经理"之类的头衔,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项目经理——自主、独立,是心智成熟的人必有的素质。
5. 并行串行
为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效率,有必要在有可能的前提下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前提是"主动并行",也就是自己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迫进行的。
作者举了一个"被动并行"的例子,就是"接电话",在可能的前提下,在处理任务时应尽量避免被"接电话"、"看微信"等 被动任务打扰。这一点可以通过使用"番茄钟工作法"或其它类似工作方法来实现。
6. 感知时间
作者提到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他参考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使用"事件——事件日志"来做日记。
实践了不到两个星期,我就体会到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通过实践,我发觉这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此外,相对准确的估算又使得目标基本上都可以达成,由此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7. 记录开销
正如理财的时候第一步是弄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一样,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些什么。
尝试使用"事件——事件日志"来做日记,认真回忆并记录昨天、前天、上周、上个月、上个季度、过去一年做的事情,然后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以及各自用了多长时间。
8. 制订预算
上一节讲了"每天记录时间开销",本节讲"每天制作时间预算"。
制作列表将每天将要做的任务列出来,使用"1、2、3"给每项任务标注权重,并认真审视修改权重值。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目标达成有益。可是,作为一个正常的、健全的、拥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来讲,不挣扎一下,就很难完全专注于这个最关键、最根本的决策标准。
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
9. 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证明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
- 已经有人做到了;
-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长期计划是需要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
在刚开始,应该从制定短期计划开始做,例如周计划,随着自身规划能力增加,慢慢延长计划周期,但最长不应超过一年。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
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10. 列表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
纸和笔很难被完全替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它们之外,我们很难再找到可以用来随手写写画画的工具了。很多时候,画比写重要,哪怕可能仅仅是画一个圈或者几个箭头而已。
列表没必要工整
列表的最重要功能是"自己能看懂",所以应该用最简便易懂的方式制作列表。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对一个笔记本而言,精美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实现价值的关键在于随时可以看到,随时可以书写和标记。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评价任务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它是否真的重要。再往后的道理一目了然: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如果有了什么新鲜的主意,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然后,马上回到当前的任务列表,专注在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上。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在实施计划、完成任务列表中的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应该提前给每个项目制定一个检查列表,用来保证当前任务确实能如预期一般完成。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11. 流程
这一节主要讲为常见任务梳理、制作、优化流程的重要性。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12. 预演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出色的表现。
13.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为了能将验收机制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拿出纸和笔写下每一个预定的验收标准。
从更高的层面上说,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哪怕你领导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团队,你也都必然要向团队成员指派各种各样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没有设计验收机制,最终的结果肯定会让你非常失望,因为缺少验收机制会使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毫不介意,长此以往,团队的执行力将等于零,作为团队领导者的你也必须承担失败的责任。
第四章 学习
这一章分了5小节:
1. 效率本质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一个人若最终可以熟练使用一门外语,那他原本生存的世界就多了一扇门,跨过那个门槛,就是另一个世界——他比那些只能讲母语的人多拥有一个世界。
每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是否足够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总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习得带来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2. 基本途径
获取更多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学习能力"也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
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就是"试错"。
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但重要得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观察"扩展了我们的学习范围。我们依靠观察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3. 主要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本节主要讲述"经验主义"的局限。
个体的经验有限;
群体的经验有限;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5. 自学能力
这一节讲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这一点我早有体会,我个人感觉大学本科四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如何学习"。
但根据我的观察,就像作者讲的,"今天所谓的本科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或明显、或隐晦、或有意、或无意地使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依然不具备基本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这里提到的"写作能力",指写作能力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我国的语文教育忘记教会学生如何用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将来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实践能力 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之后,真正的学习才算开始。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主动对抗大脑的"选择性输入"机制。
了解学习的进程;
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只有经历积累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才有可能突飞猛进。
第五章 思考
这一章分了11小节:
1. 勤于思考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Critical Thinking),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多少道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没那么复杂,也没什么玄妙, 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有脑子的人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2. 思维陷阱
概念不清: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充满了困难。我们不停地修订和增补一些必要的(或至少是暂时必要的)概念,证伪和丢弃那些错误的、不必要的概念,就是为了能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楚。
"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焦点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不同。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
不接受,或者不勇于接受不确定性,会直接导致很多认知上和逻辑上的错误。由此引起的逻辑错误实际上是心理问题,而并非只是欠缺逻辑学训练。
3. 因果关系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因果关系往往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作者对最简单的因果关系分析做了如下审视:
针对"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作者使用"双盲测试"和"自证预言"两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为了消除安慰剂效应的影响,鉴定医疗方法是否真正有效,人们发明了"双盲测试"检验方法。"双盲测试"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医学文明的开始。
"自证预言",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大多数中国学生之所以最终未能掌握英语,其实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
4. 逆命题
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5. 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当有一方(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时候,讨论就没法正常进行下去了。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方法很简单,连那些不懂举证责任的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运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要求对方进行反证。
他们的逻辑是: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
6. 案例局限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利用案例来说明道理,可是,在使用案例说明道理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7.对立论证
有些时候,我们遇到的是"同样的现象,截然相反的解释"。有些时候,我们遇到的是"同样的现象,截然相反的解释"。
一旦意识到对立论证的存在,应该"哪一个更合理、更现实就接受哪一个",而非"哪一个更积极就接受哪一个",因为后者只是自我欺骗而已,积极的并不总是好的。
8. 张冠李戴
有时候,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
但是,不符合逻辑的张冠李戴所堆砌的论证过程是没有意义的。
9. 感悟与道理
每个人都需要清楚地认识"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成功背后的东西很难看清楚,所谓成功的真实性也很难判断,而成功者们又会有意无意地美化和包装他们的经验,而这一切,都在干扰我们的判断。不过,观察失败者却相对容易得多,因为失败者的失败往往是显然的、确定的,失败的真正原因也往往很容易查实。
一方面要多花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多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10. 克服恐惧
人们总是喜欢用善恶区分一切,但这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更有意义的区分是"强"与"弱"。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善良,只不过是懦弱的表现。"强"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事实上,"勇气需要培养"这句话里面的"培养"不如换成一个更朴素的词——积累。勇气与智慧一样,是依靠积累获得的。
11. 辅助工具
尽管我们使用语言表达我们的思维,可是,思考和表达并不总是一前一后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因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一旦明白个中道理,我们就会发现,语言就是一个便宜(甚至免费)而又有效的辅助工具。
第六章 交流
这一章分了5小节:
1. 学会倾听
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应该如何有效地倾听。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于听者而非说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不夸张地讲,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一旦需要与他人协作,无论是作为团队成员还是团队领导,都马上会极度依赖倾听能力——自己的和他人的。
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有效率,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原则: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说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如果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所陈述的内容真实性如何”。如果是看法,那么我们就要花时间想想“他的这个看法/意见的根源在哪”。
2. 说与不说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每个人其实都多多少少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又因为这个结论,进而低估他人的评估能力。要知道,重视和尊重来得往往比我们自己想象的晚很久。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语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3. 共生状态
我们必须让自己脱离思想上的共生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不断寻求真相,而寻求真相离不开讨论。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与人交流、讨论。为了避免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以下三个讨论原则。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4. 正确复述
沟通是一个双方交互"表达"和"理解"的重复过程,为了保证沟通顺利,需要添加一个验证/反馈机制。在沟通过程中,听对方表达完之后,应使用以下句式进行验证、反馈:
"你的意思是……,是吗?"或"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5. 勤于反思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的情况。而"把部分事实当作所有事实"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它们也往往是各种冲突的根源。所以,我们需要反思,并且要常常反思。下面列出几个反思的要点。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
很多人常常是"手里只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问题都像钉子"。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经常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耐心等待以获得不能跨越时间的经验。
第七章 应用
这一章分为13小节:
1. 兴趣
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2. 方法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3. 痛苦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很简单却非常有效的办法。
一个办法是,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
另一个办法是,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
4. 比较
对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和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5. 运气
从理性角度出发,我们能体会的所谓的运气,只不过是因小概率事件发生而产生的感受而已。虽然概率有些时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但肯定不是一个普通人能控制的。欲望尽管不可能总是得到满足,却是我们能够控制,甚至可能完全控制的。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一定要想清楚并牢牢记住: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大约2500年前,塞内卡说:"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
千万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努力,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6. 人脉
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
"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可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会慢慢无疾而终。当然也有持续下去的情况,但与其说这是由于另外一方珍视友谊,还不如说这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实现"公平"。
从整体上看,人脉当然很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认为是优秀者。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 自卑
优秀的人更容易自卑。
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嘲弄他人。嘲弄者必被嘲弄。
另外一个比较"技术"一点的手段是忘记自己的优点。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最后一个方法是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
8. 灵感
素材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就可以积累很多原本甚至想象不到的素材——惊喜连连。
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它自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会说,那是"运气",或者是走了"狗屎运"的人才会有的"天赐灵感",而我们知道的是,如果那回报真的来了,它只有一个名字,叫做"必然"。
9. 鼓励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10. 效率
虽然作者提了"时间不可管理",但在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分配时间预算上,一些"时间管理"方法如"番茄工作法"还是有其意义的。
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要留出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精力,在良好的状态下做更多的事情。
11. 节奏
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无法坚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12. 物极必反
真正的成功者,在关注"开源"的时候,会并不吝惜金钱地合理"节流";在关注"节流"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开源"的重要性。道理很简单:任何事都可能"物极必反"。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交流的时间
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
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13. 自我证明
我们不应该花费时间"证明自己给别人看",而应该向自己证明。
现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如若一个人的心态受到了现状的影响,那么他的行为和决策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行为与决策的结果形成新的现状,再次影响其后的心态……如果一个人不能运用自己的心智控制这个过程,那么他必然会沦为恶性循环的牺牲品。
愿我能从容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敢于改变我可以改变的,
也愿我有智慧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读书笔记总结
作者最后特地讲了"复利"的概念,关于这个概念的讲述正是《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一书的开篇文章。作者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
在今天这个相对更加公平的商业社会里,相信积累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财富和成就。
这篇读书笔记本来希望能更多地加入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感悟,但是越往后整理,越发现书本身的内容已经足够直观、精准地描述了作者的观点,自己往往举不出更好的例子来论证认同的观点,所以后面基本是摘录精华部分了。
按照刚从Linda那里学到的一个单词,这本书很meaty。整本书读过一遍,在写读书笔记时又翻阅了一遍,发现总有新的收获,后续应该还会断断续续选读并验证自己的成长。
本文引用内容均引自《把时间当做朋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