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古圣先贤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能够成为影响一个民族的人。我们就一定要溯源他的个人成长经历。
如果说一个人的孔武有力,宅心仁厚,孜孜不倦是因为:有其父必有其子。
就说明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说明父亲的力量影响的是一个人的高度和格局。
尤其男孩!
可是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
这样的起点不能说低,只能说很低!很低!
就连孔子自己都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们通过这样一句话,就能够想象少年孔子的苦难。
三岁丧父的孔子,他的父亲能够给到他什么样的教育?
孔子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任鲁国的地方官。标准的山东大汉,有据可考身高两米多。史载:以勇力著称。
有两件事证明孔子父亲的武力值和责任感、正义感。
事件一:叔梁纥55岁,面对强敌深入歼敌,关门打狗的战术。他一己之力临危不乱,双手托起落下的石头城门。为士兵打开了一条撤离的生门。立下战功,凭的是实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事件二:叔梁纥62岁,齐国犯鲁。叔梁纥率领三百人突出重围,救出了主帅于危难中。护送主帅回营地,自己又折返前线阵地,继续防守。其人目睹其骁勇,又有援军,撤兵!
综上,孔父——有勇、有谋、有实力!可以托付后背之人,忠厚仁德,有大局观,可托大事之人。
这样的父亲,一定会将自己的精神力量,自己的优良基因传给后代。
这样的父亲即使不在,他的离场教育也定会影响到后代。
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就是他所在家族气质的综合传承。
老子英雄儿好汉。一个 贵族的诞生是要三代人的努力的。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他长成的样子就两点:
1、他经历过什么;
2、他对经历做出了什么样的回应;
英雄的孔父66岁时,娶了年仅15岁的孔母——颜徵在。
是的,自古美人爱英雄!
一生好古,一生好学的孔子,当他回眸祖先的足迹,赴死祖先曾经创造的灿烂文明,仰詹先人传递与后世的德风仁行是,他的心中怎能不筑起一道厚重而温馨的生命底基呢?
我们的伟大哲人,苦难的少年,与年轻的母亲会直面多少风雨坎坷?又如何走上一条由凡入圣的人生道路呢?明天共读第三天继续走进古圣先贤不凡又曲折的一生。期待优秀的你碰撞、交流!
思考:1、你作为孩子的原生家庭,给到了孩子什么呢?2、孩子因为你的什么品质而自豪呢?3、你跟孩子聊过哪些让你骄傲的事呢?
我是晓丽,一位小学英语教师。一个爱读书分享,爱健身运动,喜欢音乐,爱看电影,爱生活、爱记录的中年老母!通过读书写作,结识了更多优秀有趣儿的战友!找到了写作的意义——成长并突破自己,感染并帮助他人。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写作,爱生活,爱记录,一定来链接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