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强教授认为“英语耗费了中国青年宝贵的时光”的观点,在知乎上引起了热议。
看过视频,郑强教授的本意在于说明“民族精神、对专业的专注研究,比外语学习和外在条件都更重要”。但是,这话题之所以那么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中国是否应该那么重视英语学习,我们中国年轻人是否应该努力学好英语?
对此,我的看法是:
应该。
多学一门语言,就如脑子里多装了一套操作系统、多了一种打开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所以,能多学一门语言绝对是好事。
那么,如今我们国家教育体制是否过于重视英语了呢?我认为没有。不管你承不承认,现在英语就是世界的普通话。难道,母语粤语的人就不需要学普通话么?难道学普通话,就是广东人没有自信心的表现么?在国内学好普通话、在世界范围内学好英语,都会对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毫无疑问。
所以我认为,让大家都学英语没问题。
有问题的是,学校教授英语的方法。教学方法效率的低下,以至于浪费了学生太多的时间。
我在美国时遇到一个德国学生。我很好奇问他:“你们德国人怎么英语都那么好?你们怎么学的?”
我遇到的德国学生,几乎都是非英语母语国家里英语讲得最溜的。
一查资料,德国人的雅思成绩全球第一,平均几乎7.5分。
那个德国朋友告诉我:“我们从小学开始学英语了。而且,每一节课,每个学生都会被要求必须讲1分钟以上英语对话。久而久之,我们的英语就练出来了。练习是很重要的。”
就一个小小的区别,日积月累,差距就很巨大了
我们中国的学堂里,多是英语老师在上面说的,下面学生多跟着读。而德国学生,从小就开始用英语了,而且每节课用上1分钟。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当然,语言环境也很重要。
有人会说,我们中国不如德国有那么多讲英语的外国人,那么多能用英语的地方。
这个确实。暂时不能一下子改变。这是我们的劣势。
但是,类似条件的还有法国。法国人的英语就出了名的烂。那绝不是他们欠缺语言环境,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学好英语的心——骄傲的法国人觉得法语全世界最优美、法国文化全世界最灿烂,不屑于向英美学习。
结果怎样呢?
诚诚恳恳学好英语的德国,国力蒸蒸日上,二战后又重新成为欧洲霸主。他们的学生,不管是学什么专业的,都是英语杠杠的,专业水平也非常过硬。
而法国呢?你懂的。
我们想成为哪一个呢?
从大局来看,两强争霸,首先讲的,是知己知彼,师夷长技。如果我们有越来越多人学习好英语,学习好英美文化的精华部分,对于中国的崛起,只会有更巨大的优势。
然而,郑强教授说,“日本不怎么普及英语,照样成了科技强国。” “一个老教授,一辈子没出国,照样拿了诺贝尔奖。”
日本的做法是培养一批专业的外语翻译人才,其他人看翻译资料就行了,这能让专业人才更专注自己的领域。
这种做法对于专业领域的发展,确实不错。但弊端在于,日本的对外影响力,始终受到很大的限制——具体到个人层面,在外面遇到旅游的日本人,对方大概率不怎么会讲英文,那么,也就没什么好交流的了。
而中国随着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后会更多外国事务需要处理,让老外们一时半会学好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中文,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需要越来越多会英文的商业管理人才。
各种比较之下,我认为,我们应该对标的不是日本,而是德国——既能发展好科技专业、又能普及好外语,与世界接轨。
总结:学好英语是很有必要的。国家让青少年都学英语也是没有问题的。需要反思、需要升级的,是我们国家的英语教育体系。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或者数理化式逻辑解题,而是能像个婴孩牙牙学语式不怕犯错不怕害羞地运用这个工具真实地与人交流。
再补充:
在我过往10年的人生中,我所遇到的特别有趣的人和事、获得的比较大的成就,相当大部分是跟英语有关的。
譬如,我早几年是当警察的,跟英语毫不相干,就利用空闲时间,扇贝英语打卡了200天。后来一时兴起,就去考研,结果英语裸考86分,也帮助我总分进入了年级前十,拿了新人奖学金。
譬如,我在广州街头、饭局上,就用英语搭讪认识了不少老外。其中一个叫Ricardo,加拿大人,成了我非常好的朋友。两人每隔两周就会去他家吃个饭,交往中,让我未出国门就有机会深入了解北美文化。他还把他四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在英国、意大利、中东、美国闯荡的经验,告诉了我,让我增益非常大。
又譬如,因为英语还不错,去年我就辞职去了美国交换。半年时间里,认识了无数的朋友,还在一个美国老爷爷家住了半年,近距离认识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以至于,现在回国听到别人对美国的评价,我都不会轻易人云亦云——我已经有了自己坚实的认识。
如果不会英语,我就不可能有以上这些收获了。
所以,我常跟圈子里的小伙伴说——要学好英语。就算以后有钱了,你可以出国玩。但如果不会英语,你最多只能拍拍照打打卡,发个照片朋友圈装装x。只有学会英语,能跟对方交流,你才有机会真正深入认识到别人是怎么想的,外面的世界,真实是怎样的。
对外面充满好奇的小伙伴,你必须学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