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4日星期二 阅读打卡第46天
阅读书名:《孩子如何思考》
阅读内容:童年经验如何塑造此后的人生:先天与后天
人不可能两次踏过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流与人皆已不同。
——赫拉克利特
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们是否能够保持原来的自己?这是开篇的一个经典哲学提问。我觉得答案是NO。从物理层面上讲,显而易见,我们一直在变化。从心理成面上讲,我们也一直在改变和成长。究竟是什么让“我”成为“我”?四五岁时我们已经建立了将自己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子传式记忆,由此可见,早期的童年经验对我们的人生是有影响的。有人说,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我们总说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事实也确实如此。就我自己而言,小的时候父母为了生计,养活家里四个孩子,每天能够顾得上温饱就很不错了,对于我们情绪情感上的关注几乎没有。记得每到下雨天,看到同学的爸爸妈妈去接他们也会有那么一丝羡慕,但自己却很清楚,我们的父母是没办法做到这样的。由于爸爸妈妈很少夸我们,表扬我们,孩子多了,更多的是批评教育为主。这就导致自己长大了对自己的要求特别地高,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然后也不太会表扬别人。自己为此曾非常困扰。
人类的伟大在于我们总是坚定地相信我们自己能够主动递塑造自己的生命,从而摆脱童年决定论的阴影。原生家庭确实对我们有所影响,但就如书中所言,无论是好是坏,童年都只是成年后“我”的一部分。人生很长,并不是童年的经历导致我成长为某种成人,而是作为成人的“我”中包含了我的童年。把人生的线轴拉长,童年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小部分,成长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很多很多,在此期间所遇见的人、经过的事也会对我们有所影响。甚至是我们小时候所坚定认为的信念也有可能会被影响和动摇,进而改变。哪怕到了40岁,今年7月所发生的事情也依然对我的认知以及三观都造成了影响。
今日的阅读是一次自我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和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影响。和性格当中的某些不足相比,我觉得原生家庭中父母身体力行地爱和责任的教育才是我更应该珍视和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