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以前的高质量陪伴很重要。如果小孩在哭,哭得再久大人都不管,大人心里想着,等他哭,哭多了,就不哭了。可是小孩心里会想,那我就不哭了,以后都不哭了,反正哭了也没用。长期这样,小孩就会形成消极情绪。所以大人对小孩的高质量陪伴很重要。高质量陪伴不止是留给孩子点共同的时间,不是你拿个手机,他在旁边玩。
one
消极情绪会引发幼儿的各种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偏离常态标准的行为,分为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儿童早期问题往往会为个体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风险因素。例如,具有早期问题行为的儿童更有可能面临着消极同伴和师生关系、低学业成就、留级或辍学的风险,在青少年阶段更有可能出现破坏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很重要,0到7岁是一个人发展性格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小孩一过了七岁性格就定型了。
two
我小时候就是在不管不顾的,带有消极特色原生家庭里长大的。
深刻地记得有一次自己接到一个电话诈骗,那时读高二,没有识别坏人的意识,差点上当,问我要银行卡号和密码,然后几分钟后我反应过来他肯定是骗子,我就打电话过去骂他,直接用四川话喷他,喷得我正得意,骗子把电话挂了,可能我说得太难听了吧,也被自己的爆发所震惊。
下午打电话给父亲讲这件事,我说我早上接到一个电话诈骗,不过幸好我机智没被骗。
父亲说我怎么这么笨!
我一直想不通我到底哪里笨了?
其实给他打电话就是想要一点鼓励,想要他表扬我,说“你真棒”这样的话。
经历了两三次这样的事,再也不想与他们分享我的不幸与快乐。取而代之的,是我身边的朋友。以致于在我后来的认知里,认为最好的那个朋友比父母更重要,会更加离不开朋友,而不是父母。
小时候,家庭给我的印象是,当母亲和别的母亲坐在一起谈论如何教育孩子时,母亲总是会呈现一种独特的自信说,“我们家两个孩子,孩子能读起哪养起哪,如果读起博士,我也会供到博士。如果读书不行,就早点出去工作,不能读差大学。”
言外之意,就是,我不管你。放任自流,随便你,爱干嘛干嘛。
后来,我也进了一个被母亲称为“差大学”的学校。母亲很生气,她不想让我读大学,我没有听她的。当时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那段时间有轻度抑郁症。母亲说她的抑郁症是被我气出来的。我也很自责,但我也没办法,路是我自己的。
中学时代,我会因为父母的放养制度而感到格外自由,给足了我充分的空间而感到快乐。好朋友们经常会因为父母管得多,在我耳边抱怨,我会觉得我的童年太好了,没那么多束缚。
可是,长大后才明白,这明明是“野生生长”。
他们给我的教育理念是,我不管你,你学习和生活上所有事,我都不管你,我只管你每天晚上七点之前必须回家,不准在外面过夜。
从小到大,只有按时回家这一条规则管的最严。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有优点,很独立,不管是人格,还是经济上。也被比我大几岁的或者同龄的人认为情商高。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也不可能摆脱我的原生家庭,也不会摆脱它,只需要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认识到原生家庭带给我的缺点,这些缺点是可以改正的。
three
谈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一定会说到依恋关系。依恋指的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与他人建立的一种深层的、坚固的、持久的情感联结。如果儿童感知到与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是稳定而且安全的,那么儿童就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重要的,他人是可信赖的、可依靠的。反之,则儿童会认为自己无价值,表现出社会退缩行为或攻击行为。依恋如何影响个体的生理健康?研究者认为可能的路径是,依恋类型会影响个体情绪调节、自我调节以及亲密关系中的行为策略,而这些策略会通过塑造个体的应激反应,进而影响个体的健康和疾病结果。
母子依恋与儿童处理内部世界的冲突(如孤独、抑郁等)相关,而父子依恋与儿童进行社会化以及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等外部世界的活动相关。有研究表明,安全型父子依恋儿童的应激下皮质醇反应显著高于不安全型父子依恋儿童;不同母子依恋类型儿童的应激下皮质醇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
什么是皮质醇?皮质醇是人体重要的应激激素,也是检测应激所诱发的HPA轴反应的一个常用和主要的生物指标。
教养方式总是与如何陪伴孩子相关。
怎样算高质量陪伴孩子?
这里举一个我在我所待的城市很好的一个私立幼儿园观察到的例子。
班上有一个小孩,她叫胡家媛。长相很普通,不胖不瘦,单眼皮,就是非常普通,第一眼完全不会去注意的那种小孩,可是后来她的一些言行震惊到我了。每天都是妈妈送她上下学,有一天,她妈妈来学校晚了,只剩下她和几个小孩,妈妈来了,我看到她对女儿抱歉的眼神,气喘吁吁地对女儿说“对不起,妈妈今天来晚了”,女儿并没有怪罪妈妈的意思,安慰妈妈说“没关系”,两个人就很愉快地离开幼儿园了。
当时给了我一种:胡家媛在家,肯定是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并且爸爸妈妈也很有素质。
一学期,她妈妈只在那天来晚过,其余时间都在学校刚放学时就来接。
班上每个孩子都有准备绘本,她的绘本是和妈妈一起全世界旅游的手帐形式的内容,里面的东西除了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照片,还有走心的描述,篇数很多,里面很多都是妈妈对胡家媛的动作描述。手帐开头有一句话非常打动人:麻麻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一次胡家媛妈妈来学校,和我们交流,她就说到自己有注意到高质量陪伴孩子。胡妈妈说:
从孩子还在肚子里,我就了解到高质量陪伴这个话题,自己也在构思该如何陪伴她,后来发现,带她一起旅行,每个周末带她去公园,或者在家一起做手工。
有一次吃饭时,胡家媛对我悄悄地说:我一和米思有说话,蓓蓓就掐我,掐得好疼啊,你跟她说,掐人是不对的。
我被胡家媛的语言表达能力惊艳到了,五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上帝的宠儿啊。话又说回来,一个孩子成长成什么样的人,家庭环境是起决定因素的。她的父母给她足够多的肯定,以致于变成一个表达能力突出、不会像其他小女孩那样小心眼,总之,身上带有的气质是积极的。
教养方式对幼儿的情绪有重要的影响,幼儿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幼儿身心发展过程的健康状态。积极、正面的教养方式促使幼儿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他会越来越乐观,对待生活充满希望。消极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怀疑自己的每一个决定,不自信,心态偏消极,抗压能力也没有正面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强。
在你还来得及改变你的教养方式时,不妨用积极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来得及”这三个字的概念很模糊,可能父母们会问“哪个年龄才算来得及”。前文我也说过,七岁之前。如果孩子超过了七岁,就会花费比幼年时期更长的时间来改变教养方式,效果也很明显的。
部分文献来自“教育心理研究”等书籍。
这是我第一篇有关心理学的文章,如有不足,请谅解。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