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两位教授日前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消息已经发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对于中国的科学界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说到杨振宁,我们并不陌生。杨振宁(1922.10.1~),出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庚子赔款奖学金(庚子赔款奖学金随着庚子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而开始颁发,对象是中国留学生,1909年设立),赴美留学。不过,杨振宁为我们记忆深刻的,还是杨振宁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
姚期智,祖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2000年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也是至今获得该奖的唯一一名华裔科学家。其实也是很厉害的奖,可以说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去掉“外籍”二字的办法早已有之。具体条款就在《中科院院士章程》的第三章第十三条——“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国国籍后,可直接转为院士或资深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但此前从未遇到过相关情况,杨振宁和姚期智开了先河,历史上首次。
但是就是这样一件非常美美好的事情,还有很多的网友对此充满了非常不理解的看法。他们认为这是回家养老来了,并不是为了什么科学回来的。取得中国国籍,不过是为了获得国家给予的待遇。
——杨振宁真是精啊,回来养老了。
——最好的科研生涯留在国外,老了回来找尊敬来了。
——快踏进棺材了回来享受老干部待遇。
——百年之后见到了邓稼先:老杨你不是说不回来了吗
——突然心疼起五六十年代坚持回国的科学家们,一生寥寥。
——深刻诠释了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活标本!
——能回来是好事,发挥余热带出一帮学生,也算是贡献了。
——在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微博上被键盘侠黑成这样……
——科学家拿美国籍说“不爱国”,现在转为中国籍又说“养老”、“圈钱”……这是要他们去火星的节奏吗?
对于这样的人,我认为他们的思想真的很狭隘。人家回国吃你家大米饭啦?人家回国用你花钱啦?美国这样的科学人士的养老条件会比中国的差?喷“死”了杨振宁,我们又能得到什么?但是对于中国,我们少了一个科学家。
杨振宁曾经说:“我是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的,当时做这个决定曾考虑了很久,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1983年在一本书里我曾经说我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我放弃中国国籍。”对此,杨振宁曾专门撰文《中国根和美国籍》予以解释。八十多岁,杨振宁重回清华园定居,他写了一首古体诗《归根》:
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
深究对称意,胆识云霄冲。
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
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千古三旋律,循循谈笑中。
耄耋新事业,东篱归根翁。
他说,2015年4月1日我放弃了美国国籍,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我感激美国。而且,我知道很多美国朋友不会赞同我放弃美国国籍。
回归在某些狭隘的人心目中,就是回来占小便宜来了。但是对于杨振宁来说,回归就是身体里面还流淌着父亲的血液,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
杨振宁的贡献可能比不上邓稼先、钱学森,这样的建国功勋。值不值得,国家有数,岂不闻千金市求马骨!杨振宁曾经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拉巨额科研经费,私人推荐1200余名年轻学者出国培训。中美建交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科学家,保护钓鱼岛的发言人。“无偿协助建设实验室几十座”(葛墨林院士语),以清华名义发表SCI论文几十篇,“将清华三个物理研究领域提高到世界一流”(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语)”,杨振宁还个人捐献600万美金以上给清华大学,用于引进人才。对于这样一个仍旧怀抱赤子之心的科学家,我们本该肃然起敬,又有什么资格非议?
杨振宁与邓稼先既是安徽老乡,又是西南联大和美国普渡大学的同学,俩人有着几十年的深厚感情,后来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邓稼先献身祖国的国防科研,为中国造出原子弹做了那一代科学家中典型的巨大付出,他的故事让多少人热泪盈眶。但拿他和杨振宁做简单类比是非常不合适的。值得一提的是,邓稼先和杨振宁是一生的挚友,杨振宁首次回国,点名要见邓稼先,在那个特殊年代,帮助邓稼先免于批斗。邓稼先患癌症之后,杨振宁在美国为他找特效药。我们今天没有资格用邓稼先来批评杨振宁。只有邓稼先才来可以评断杨振宁。
杨、姚的回归,就像是电影的前传,也就是说,未来还会有更多归国的科学家。我们国人的态度很重要。科学没有国界,但是民族有。以后改写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的教科书,改写的将会是我们中国科学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