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扬州是我早己有之的打算,去年考研我最终选择了扬州大学,但我从未来过此地。李白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写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白石道人姜夔经过扬州时,写下了颇有气势的词《扬州慢》,更不用提清康熙年间以书画著称的的“扬州八怪”。扬州似乎是个很古典的地名,从南京到扬州,我仅用了40分钟。
第一站:扬州大学
扬州站不大,到达之时已是中午,天气炎热,好在车站门口即是公交站,高德地图导航,坐1路公交即可抵达扬大,坐在公交上看着扬州的景色,很多地方都在建设之中,所以显得有些灰灰的,这不是我想象中的扬州,至少它该有江南的小巧精致。
我在地图上看到附近的景点,有明代史可法纪念馆,有瘦西湖、何园、文昌阁,新宇之前还和我提到一个古色古香的东关街。我的首选目标自然是扬大,一路行至位于瘦西湖旁边的扬大校区,石砌的门楼出现在街道对面,天气依然热辣辣的,我拍下了校门忘校园进发,扬大多梧桐树,和南京城一样遍地梧桐,粗壮的枝干,硕大的叶子,遮盖了炎热的阳光,有穿民国服装的毕业生在拍照,女孩眉目清秀,一颦一笑都展示着青春的活力,我还特地偷拍了几张。
那天扬大正在举行成人自考,所以经过人文楼时,我只在侧面拍了一张照片,我最喜欢人文楼的窗户,仿佛民国时的书院,高大的展开,每扇窗户上从上到下被五块玻璃隔绝开,层次分明,让整个教室都有一种空旷的感觉,一排排的窗户,在绿树的掩映下,有安谧的氛围。教学楼的另一面被镂空的石块装饰着,又有点古色古香的古典分为,所以我认为扬大的人文楼传承着质朴的学者之气,很优雅。
在扬大的快递运送点,我用韵达快递寄走了包里放着的书,昨夜从新宇那里淘了几本有用的好书,觉得很沉,最终选择托运,给接下来的行程减轻一点负重,邮费三十,跨省的邮费实在很贵。背上已经不沉重的书包,在店里买了扬名扬大的酸奶,并没有特别的滋味,只是因为身在扬大才觉得心情很好。临近中午,在扬大食堂吃了一份烤肉饭,一位女同学替我刷了饭卡,临走时我还没给她转账过去,她说没事的,有空再转,匆匆走了,感谢信任。
吃完饭,骑了一辆共享单车,走遍了校园的角角落落,最喜欢的地方是一个长亭,亭子上面绕满了青藤,枝叶很茂密,阳光从亭子上方穿下来,照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圆点,这里真的很凉快。
扬大有很多个校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整个校区并不算大,建筑也并不高大上,某些地方却很静谧,这是我喜欢扬大的一个原因。另外,我觉得扬大的宿舍很棒,看上去很安全,学生输入密码才能进入所在楼层,两片操场很宽阔,紧靠着宿舍,图书馆不大,但是需要刷卡进入,因此未能成行。
第二站:扬州瘦西湖
瘦西湖紧挨着扬大,从扬大的楼上即可窥见瘦西湖的湖水。我想之所以取名瘦西湖,大概因为它实在太过于狭长,弯弯曲曲的水道贯通整个景区,骑共享单车入瘦西湖门口,买票进门,学生价30,初进门口即可看到两侧摆满了盆栽的荷花,正是荷花开放的时候,白色的、粉红的、微黄的,很多从前都没有见过,或含苞待放,或默默的沉睡,,离荷花太近了,真怕惊醒了它们。
一路走下去,听到湖中船娘用扬州方言唱着歌,船娘大都美丽袅娜,着一身淡蓝色对襟衣服,一边划船,一边给游客表演,这种具有商业性质的演出让我想起了朱自清在秦淮河遇到的歌女,歌是好听的,虽并不是出自真情实感,却也给陌生人一种别样的欢快。
园中的景色多以荷花位衬托,亭子前有荷花,假山前有,湖边有,园子里有,这里是荷花的天堂,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荷花品种将这里妆点成一个丰富的世界。走在河的一侧,对面种满了竹子,突然有想到姜夔“竹西佳处”的盛景,任何在此地看到的景物如能和文学中的描写相对应,都让我兴奋不已,似乎觉得此时读的书才是有用的,读万卷书是为了在行万里路时不走马观花,能够真正品味那个地方的故事。
漫步走到一处名为“诗画瘦西湖”的地方,进去后方知这里相当于瘦西湖的文化展览馆,墙壁上的照片有三届最高领导来扬州的展示,又有文化名人关于瘦西湖的赞美。郁达夫、朱自清、洛夫,莫言、贾平凹等人提笔为瘦西湖写文,最喜欢洛夫的那首诗:
《瘦西湖了》洛夫
西湖瘦了
十月,我走近她
走进她的内里
走进她瘦瘦的笑容中
我走进水里烟里
她盈盈的眸子深处
她确实消瘦了许多
瘦得如夏日细细的蝉鸣
风,把柳条荡过去
正好缠住了她的腰
缠成一寸一寸的
秋
白塔明明在左岸
忽焉又到了右岸
船摇过了廿四桥
也骤然瘦成了舵尾的一道水痕
烟雨三月
仍在橹声之外
这首诗是2006年洛夫协同夫人来扬州时写下的一首诗,洛夫爱着瘦西湖,也为这座城市写下了三首诗,可以说扬州是洛夫创作的一个精神点。
瘦西湖上还有一处钓鱼台,延伸至水中央,是游人观水看景的好地方,圆形门洞,方形建筑,是江南亭台楼阁的一种展示。炎热的天气让人对美好的景色也有了懈怠,瘦西湖似乎是一个迷宫,就这样兜兜转转的一个人行走其中,仿佛迷失在画里,走到二十四桥旁边,我才知道,二十四桥原来不是24座桥,而是一个桥的名字。野史记载,隋炀帝来扬州时随身带了24为歌女,因改桥名为二十四桥,历史上很多文人都曾歌咏二十四桥,所以瘦西湖中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它了。后来有人考证说,之所以叫二十四桥是因为它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有二十四个拦住和二十四层台阶,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二十四桥周围置放着很多别致的荷花盆景,很有诗情画意,游人在其旁边总会合影留念,淡淡的荷花给人一种古典的感觉,谁人能不爱它呢?
逛完二十四桥已经离门口很近了,于是为了逃避这炎热,我不得不及早的离开了美丽的瘦西湖。
第二站:镇江
扬州离镇江很近,两个城市之间还有城际公交车,每三十分钟一趟,从瘦西湖公交站即可坐车,是时候离开扬州了,半天不到观赏了两个地方已经很满意。等待了很久,城际公交终于抵达,抬头看了看站牌发现镇江有甘露寺,于是百度了一下,又发现了北固亭,所幸这两个地方离镇江火车站不远,因为午夜两点我就要从镇江坐火车回家,所以已经不能再逗留。
来到镇江火车站,我已经不在急于奔走,心突然很安静,静静的坐着抽烟,然后去洗了洗把脸,看到已经好几天没有刮胡子的我,觉得这就是旅途,不顾一切,只想着远方,此刻终于要对这场旅行说再见,感觉到了无比的宁静。
第三站:北固山
从火车站北广场等公交车不至,遂打车直奔北固山,司机师傅一路给我讲镇江的历史,说此地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他说宋代科学家沈括的故居也在此地,说到北固山,师傅还给我背了一首辛弃疾的《永遇乐》,这感觉就像是我终于来到了书本上所说的地方,莫名的感到兴奋。
北山亭不要门票,若想去甘露寺还要买票,我只想尽快看到北固山的风光,于是直奔北固山,围绕着指示牌走看到了孙权和刘备赛马的地方刻着“勒马”两个字,难道这就是悬崖勒马的来历吗?时刻的对面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时逃难的地方,同样也用蓝色颜料书写着历史的遗迹。往前走即可看到宽阔的长江,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长江,浩浩荡荡,水面被微风吹拂着,延伸至水面的人工亭台屹立水中,护栏上雕刻着镇水石兽,趁着暖黄的太阳,我拍下了几张比较有意境的照片。
这里也可直接看到山上的北固亭,大概甘露寺也在山上,环绕北固山走了一圈,就看到一座牌坊写着“长江锁錀”四个字,背后亦有字。牌坊左侧是著名的望江亭,说到此亭,想起了关汉卿的元杂剧《望江亭》,虽然同名,但是两者之间没有发生过交集,全国出名的望江亭有三个,分别在江西庐山、广东惠州、广西桂林,此处名为“望江”大概有此处可以望见长江的意思吧!
亭子里有北固亭的历史展览,魏文帝曹植登临此地看到大江涛涛,城墙险固,于是又返回了,觉得自己带多少人去攻打东吴都无济于事,所以东吴迟迟不能被攻下,大概是因为这天险的缘故;刘备在此地的甘露寺招亲遇到了孙尚香,坑了孙权;辛弃疾在镇江做太守时,曾在此写下了两首著名的词,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另一首是《南乡子》,后一首诗刻在北固亭的正门口,想起了:“何处望神州?京口北固楼。生子当如孙仲谋。”那些激扬慷慨的话。
从北固山出来,看到江边有一座很大的鼎,鼎分三足,象征三足鼎立,这里曾经有无数的历史,但无论何朝何代都是一种历史的演变,兴盛衰微都被这鼎概括了,所有的一切,蕴藏在这厚厚的鼎内!
第四站:西津渡
从北固山出来,已经是下午四五点左右,新宇提醒我镇江还有一个西津渡,这里是一个古街,他曾经给我拍过照片,我的印象很好。北固亭离西津渡很近,打车十块钱左右,下车后被这里美丽的街道给吸引了,那时天还未黑,街道显得有点落寞,行人不多,进去以后,有书画展正在举行,遂看了一场书法展示,每次遇到这种展览我都会驻足停留。
街道上还有各种餐厅,装饰的精美文艺,价格一定也不菲,看到一处餐厅上面挂满了爬山虎,密密麻麻的,绿色趁着复古的棕黄色墙体,很有年代感,对面也是一墙爬山虎,两相映衬让整个街道生机盎然。餐厅的门口是一座戏台式的建筑,停泊在水中,水很清澈,映照着红楼,楼的背后即是坚固的山。
往山上去的路很陡峭,却有人工修建的扶梯,扶梯的尽头又是开的艳艳的花,一墙碧绿,一墙粉红,让人觉得这里就是一个小花园。行至山上,人的视野也变得开阔了,一条长长的古街贯穿首尾,墙上偶有几株并非人为摘种的爬山虎,街道是向下的走势,让人看不到尽头,右边的视野更开阔,所以往右走,穿越了几条古街,此时感觉像走进了那个我还未去过的丽江古城。
走路走的很饿,早就听闻司机师傅说,镇江出名的美食是锅盖面,在古城里随便找了一家面馆,买了最便宜的那一种,静静等待美食的到来,面馆的老板很热情,在里面我安心的充着电,一点点吃完宽宽的有点别样感觉的面条,心里已经很满足,听说最好的面是卤肉和肉汤做的,没有一见。
我很喜欢这个地方,这也是镇江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我原以为它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却被这样的街道,这样的文艺古典气质感染着。一路走下去看到了繁花盛开的亭台楼阁,看到了夜幕降临时微黄的照着古城的灯光,看到了元朝时修建的白塔,还有房顶上悬挂的大红灯笼和高高的屋檐。
有一个茶馆门前挂着木牌子,写着“一个喝茶的好地方”,它的门是带着镂空的枣红色木头,透过空隙可以看到绿色的植物,院子里也有一个水缸,显得别致而有韵味。天黑下来的时候,在红灯笼的映衬下,天显得很蓝,尤其是拍照片的时候,红色,黑色和蓝色组成了一副古镇特有的年代感。街道真的很长,慢悠悠的逛到了终点,竟有一种不舍得离开的感觉,是我太喜欢这个地方了吧!
打车回火车站,这里离火车站更近,只有八块钱的车费,华灯已经映照在街头,路面也像洒满了金光,缓缓地坐在车上,终于要走了。镇江火车站南广场对面是万达,影院不止一家,火车是两点的,所以我打算去看一场电影。买了晚上九点多的票,电影是李易峰主演的《动物世界》,一个人坐在窗户旁边等电影开场,对面的灯光真美,楼下卖场的小哥哥在唱着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唱的真好。借了一个共享充电宝,再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了,电影开场了,是3D的,影院很大,却只有三个人在看,觉得有点浪费,影片很烧脑,必须好评。
电影结束时,手机也充满了电,只用了一块钱。走到南广场,门前空无一人,穿越地下通道自己慢慢的往前走,地下通道很寂静,很小的声音都会被放大,自己走有点瘆人,索性吹了一阵子口哨,快出门口时看到一个人影背对着我,觉得如果他回头戴个面具,我会大吃一惊的,仿佛看到了某个电影的画面。
走到北广场,被检票的只有我一个人,检票的姐姐不再像从前那样表情严肃了,原来夜晚寂静无人时也是他们最轻松的时刻,候车室在二楼,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候车室,有一两百米长,坐椅排列的整整齐齐,很有气势,可喜的是里面还有免费充电的机器,两个小姐姐此时正各占一台机器说着话,另外一台被一对情侣霸占了。终于等到我也可以充电了,席地而坐,不管其他,夜已经深了,我坐在地上写西安的旅行攻略,写的很专注,直到一个小姐姐走到我身边我才停手。
这是一个来镇江参加考研复试的小姐姐,她被调剂到了江苏大学,学的医学,她给我讲了自己的考研及复试经历,我很有感慨,她是安徽阜阳人,离我的家乡很近,我们还是一个车厢的,他乡遇老乡,这是我们在旅途中感到快乐的事。在火车上我没有困意,所以继续写攻略,不知不觉,写到凌晨五点,写完了,天亮了,感到一种莫名的舒畅。困意不断袭来,离家已经很近了。
旅程终于结束了,拖了好久的文章至今才写完。发了很多感慨,看了很多美景,觉得不枉此行,这让我觉得我可以行走中国,这次旅行也给了我十足的动力去探查一切,我觉得我能战胜一切困难!回来后新宇给我发了一段话:
如果我没有站在那里,那个地方对我而言就是不存在的,哪怕它曾在别人的照片上反复出现过再多次,被再多的人热议。如果要我相信它们的存在,就必须亲自踏上那片土地,看着它们在我眼前塌缩成一个现实,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对此我表示赞同,世界上有无数的地方,无数的人,而我们生活的范围过于狭窄,只有走出去那才是世界,否则世界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