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创办一个幼儿园,我和大多数华德福创办者一样,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初创期,能做的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华德福对学校成长史的解读很有意思,一个学校的成长就如一个孩童儿,我们园的建校年龄是2.5岁,这两年多也确如一个孩童般跌跌撞撞。
孩子在快到三岁这个年龄段一般渐渐有了自我。很巧的是,在我们形成自我的旅程中,辛庄师范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课程,感觉辛庄师范就像一个明智的老者般,知道我们的诉求,来引导我们这些还在蹒跚前行的幼者。
来到的第一天,看到辛庄师范处处质朴的中国风,在室内安心坐下,看到窗外杨柳依依,鸟雀叽叽喳喳,内心就升起了春的喜悦。
昨天讨论中,一起的学员说到“纯粹的华德福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想,华德福是真正人本的文化,那么人与人之间有如此多的不同,又怎么能拿某一个人做标杆呢?但不可否认从理论上来讲,人智学让我们看清了生命的规律和本质,但这些本质应用在不同国家地域,甚至不同人身上就会有不同。但是如何因地制宜?辛庄师范确实做了一个真实落地的表率。
我很好奇,这样的学校是怎样的一群人做出来的?
两天多的时间,和校长黄老师接触不多,但从音容笑貌上感触良多。黄老师是江南人,有江南才子气息又是性情中人,同时率真直爽。
今天早上听了老师对《诗经》的解读,有一段对男女之情的解释,落座的有正直韶华的青少年,我当时就在想,孩子们好幸运,能够听到这样的爱情观!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不抹杀爱情,也不会给爱情浓墨重彩!多么好的引导啊!用中国文化去解读爱情,这真的可以做到,而且美妙。
下午,有机会做课代表,向黄老师反馈一天所学,黄老师对每一个疑问都悉心解答,并且告诉我语速放慢,做事要慢慢来。头脑是第二层,做事要以人为本,那么人要以什么为本呢?以心为本!当我们的心有了感受,再用头脑思考,慢慢想。慢慢说。
真是受益匪浅!
而后,有一个学员反馈诗经的内容,黄老师也是非常圆融又率真的指出了那个学员的误读,同时告诉他怎么去理解。
真是如沐春风的师者,让人耳目一新!活出中国人的味道,这真好!忽然,我对传统文化有了莫大的兴致。
活出你要传播文化的样子。这就是最为真实的影响!也是最有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