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4~7日我们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第四次田野教研。本次教研在我们教室进行了共读课的示范与学习,而我自己也在此期间上了几节共读课。
在周一上午的第一节共读课上,由我来上的。由于之前在水滴教室也听了马玲老师的共读课,所以在共读课上之前,我自己还是给了自己不少的信心。可是在第一节课上完之后,马老师在评课的时候,说:课还可以,但是孩子们没有展现出自己的样子,而只是带着孩子们读,这样下去会让孩子们对共读的兴趣很低。紧接着下午马老师就进行了一节共读示范课,听完这节课我深深的感受到上午自己课堂的沉闷。但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困惑,为什么孩子们在马老师的课堂上可以如此活跃?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活跃放松表现与紧张平稳表现究竟哪一个能带来更多的收获?
我就这样的陷入了沉思,陷入了无奈。沉思于到底什么样子的课堂才能让孩子收获更多的知识,沉思于自己的课堂风格又是在什么样的一个点,也沉思于如何在以后的教学日子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哪怕是举手投足间的体现。从上个学期我就深深的意识到自己课堂上的拖沓与重复较为严重,生怕学生没有捕捉到应有的知识点,而在课堂上不停的反复的强调,等到下课后自己又会反思哪部分过分强调是没有必要的,哪部分又是用力过猛的。这些思绪一直都在我的脑海中徘徊,我也在不断的改变。但此次教研中,让我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更多,以至于让我很苦恼。然后就是关于无奈。无奈于孩子们的课堂行为,无奈于课堂上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进程,老师的教学行为会影响着孩子的课堂表现,从而孩子们课堂的所作所为也会给老师的课堂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是一个相互引导,相互配合的过程。很多老师都会说在课堂上很严厉,很少笑。那是因为我觉得课堂过于神圣,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更要树立起这样的意识。从而导致了在我的课堂上,我不允许任何人做无关的事,如果被我发现我就会停下来,提醒解决后再继续进行。孩子在课堂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也许是教师的课堂过于沉闷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许是孩子脑海中思绪杂乱的原因。本次教研课堂中,不管是语文课还是数学、英语课,我一直在观察班里的每一个孩子,我发现再精彩的课堂,都会有个别的学生出现沉默,甚至会有小动作的情况。而对于这种情况我很无奈,也很无解。
马老师进行了两天的共读后,周三的共读课由我来上。我的思绪杂乱,苦闷让我找不到课堂的自己,更看不到课堂上的孩子们。我利用中午的时间认真的备课,可是我发现,我只是在书本上写写画画,而到底写写画画了什么,我完全不知。我也不知道如何来上这节课,自信的自己忽然之间怕上课了。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尤其是年轻的老师,怕上课这是一件太恐怖的事情。可是,这节课我还是硬着头皮上了下来,后面坐着听课的老师,我没有半点紧张,也没有一点知觉,自己更是找不到思绪,几度想要放弃这节课。中间还甚至出现了学生找不到书读到的地方而争论的搞笑场面,而令我惊讶的是,一向严厉的我在那节课却像个观众一样默默的欣赏着孩子们的争吵。就这样,这节课云里雾里的结束了。下课后,我们老师在一起教研,马玲老师让我说说这节课的感觉,我知道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我实在不想回想这节课,我就简单的说了这节课很沉闷。马玲老师和贺校长可能也洞察到了我的没精打采,评这节课时给我更多的是鼓励,而没说太多问题。当天晚上我也是想了又想,对于这几天的教研进行消化,重整思绪。
第四天的共读课仍然由我来上,我决定我要以我自己的样子来上这节课,而且脑海里想着马老师说的把孩子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就这样,我在课堂上都忘记了时间,一节课在轻松中过去了,我甚至都没有抬头看一眼后墙上挂的钟表。课后老师们也说了很多夸赞的话,我知道这节课不能说有多好,但最起码我和学生是在忘记时间与开心中度过的,这样就让我很知足。
田野教研结束了,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成为更好的,更加独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