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散文《历史》,开篇之前一首小诗是这样写的:
There is no great and no small
To the Soul that maketh all:
And where it cometh, all things are;
And it cometh everywhere.
翻译成中文就是:
魂造万物,
无微与著。
魂之所及,
物之所生。
魂来魂往,
莫之能挡。
翻译成白话就是:
魂,创造宇宙万物。被造的,泰山不为大,秋毫不为小。魂,就像春风,吹到哪里,那里就万物生焉。魂,哪里是它不能到达的呢?它无远弗届。
这首小诗的核心字眼是“魂”(the Soul,硬译应该把the译出,译是“这魂”)。“魂”是什么?了解西方文化的人会明白,“魂”就是人。“魂”是人格,包括思想、情感、意志,是人之为人的彰显,就是人。
诗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魂”造成的(maketh),就是人造成的。那么人是怎样造成的呢?是用大斧子开山,又用大石头填海造成的吗?不,宇宙万物是人通过“魂”造成的。换句话说,宇宙万物存在不存在,以什么方式存在,一切都在于“魂”—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换言之,“心外无物”。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爱默生没有否认神。“创造”(create)之功归于神,这是作者为什么选择的字眼是“maketh”而不是“create”。
第二,因为这首诗是在“历史”这个题目之下,可以认为这首诗是作者用来表明自己的历史哲学观。在爱默生看来,历史如何,取决于“魂”如何。一言以蔽之,历史是思想的产物。
爱默生眼里的历史,是主观的。他的历史哲学统摄过去、现在和将来于一体。爱默生和林肯同一个时代,他们那个时代的美国人不容躺平,他们必须创造、选择历史。你的“魂”怎样,这个国家的未来就会怎样。未来就是历史。
爱默生的观念鼓舞美国人的“魂”苏醒。他被称为文学上的林肯。
这首诗很短,但是我们读者感受到“魂”的力量和自由,它无所不能,它无所不在。这种力量和自由的源泉出自哪里?
值得一提的是,“魂”字,作者用了大写字母S。这表明,一方面,爱默生珍视每一颗自由而有力的魂,同时另一方面,他也相信存在一个共同的魂。
爱默生是散文家、诗人、思想家。今天,当我们沉思他的这首小诗,重新审视历史的时候,我们必须说:爱默生是一位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