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不完全总结

       2018年以来眨眼之间就过去了,回首一年的时光,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都没有太清晰的记忆,就这样又度过了365天乏善可陈的日子,生活和个人都没有太大变化,除了起伏不定的体重。为什么突然想起总结呢?一来顺应大众潮流,大家都在总结,只有我不总结的话好像落于人后,好像总结的人都有什么好处,而我不总结的话什么好处都捞不着;其次是对自己抱有一丝不争气的幻想,希望能够从365个平凡的日子中找出自己不平凡的高光时刻(如果有的话)。最后,总结的意思是先有总,后有结。总就是对事情的汇总,然后判断出好坏优劣,结就是基于总的判断,得出怎样去做的结论。纵使反省千百遍,也没能做到想成为的自己,但是我没放弃自己,反省和计划该做的还是要继续做。尼采说“人是应当被克服的一种东西”,我不希望它仅仅是我微信的个性签名。



                        一、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截至今日,我在现在的岗位上呆了2年9个月零6天(包括节假日),算是毕业以来做得最久的一份工作。过去的一年中,曾经有人问我“你上班一般都是做什么?”“坐吃等死”这个词语突然就从我脑中蹦出来。其实早在一年之前就想过换工作的事情,为什么没换了呢?我想最主要的是没有认清自己,所以才被朋友“频繁换工作不好”“工作时间久在经验上更有优势”的说辞所说服。现在看来,这种两句话都是有问题的。“频繁换工作不好”这句话成立需要以下几个前提做支撑:

      1.此前已经有过几次短期工作的经历,加上这次,会给人造成“这个人待不长久”的印象,而且这次换了之后,可能下一份工作也做不长久;2.目前的工作从薪资待遇、工作氛围以及对个人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来说,都好到足以让我在短期内不把它换掉;3.从外部大环境来说,大部分人都是长期工,除非特别优秀很少有频繁换工作的,所以我资质平庸不应该逆势而为频繁换工作。

    实际情况是上述3个前提都不成立,所以结论“频繁换工作不好”在这种语境下也是不成立的。

      在看“工作时间久在经验上更有优势”的说法,基于以下前提:

      1.在工作期间确实有积累到经验,而且经验值不是保持不变的状态,而是从初级——中级——高级—特级……这样一种经验值不断攀升的状态,在经验积累上,质量兼具。

      2.所积累的经验80%以上是能直接应用到下一份工作相关的,短时间内迅速转换成新工作中的竞争优势。不然前面阶段的经验积累不能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的话,在职业发展上这种经验是无效的。

      实际上述两个前提对我来说都不成立,所以这句话对我也是不适用的。由此可以得出我基于这两句话做出了错误的选择,2018年对我来说是错误的一年,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上,与2017年相差无几,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反而更少,这也间接导致了在一些工作事项上态度不够积极主动。2017年单位在年终考核中给我评了个优秀,2018年我觉得自己只能算合格。

      前几天,家里人知道我离职的想法后。轮番来劝我,我爸说给人打一辈子工没有保障,还是要去考个公务员,稳定。我妈说,“都怪我,没有帮你做出正确的决定,错过了很多机会,初中的时候有个读师范的机会,没有强行要你去读师范,大学的时候征兵,都体检过了,最后因为你说想拿到毕业证之后再说最后也没去成,你看人家现在当老师、当兵的多好。”对于我爸的说法,我据理反驳,对于我妈的说法,我说“谢谢您给了我自己选择的权利”。我知道做过很多错误的选择,走了很多弯路,总是后知后觉,永远学不会精明处事的那一套人生哲学。我还知道,以后我仍然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是相对而言,比之前多了一份自知,而且正确的选择往往是经历了错误之后的结果,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幸运的是,我可能会自食其果,却不会被毒死。我对自己的期许是在错误中吸取正确的经验,在磕磕绊绊中走得更快更远。



                        二、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可以说,在整个这份工作的2年9个月6天的时间里,我都处于感情的真空期。这种说法只要基于以下情况只是即可成立:一是我没有主动去找女朋友或者说主动与一个女生发展出一段感情;二是没有女生找男朋友的时候找到我头上来;三是我尝试之后没有找到目标女生,尝试找我这样的男朋友的女生还没有找到我;四是我爱无能或者决定单身一辈子。

        事实是,我把锅甩给了工作,甩锅过程如下:

        首先,我没打算长期留在这个城市或者长期做这份工作,我以为最多一年之后就会离开,即使在“续期”了一年之后仍然这么认为,受这种想法的影响,我觉得没有 必要找个“临时”女朋友;其次,工作中接触到的人大部分人年纪比我大,意思是要么结婚生子了,要么名花有主了,剩下的也做不到“情投意合”,即使工作中没有接触到合适的,因为“临时性”的问题,在工作之外我也完全没有主动去寻找或者发展有可能的感情经历。

        客观地来说,以上都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才是决定性的,让工作背锅有点冤枉。内向的性格让我在很多方面都显得特别被动,特别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中就包括了与异性的交往。如果说没有自卑情绪作祟,那是自欺欺人,从头到脚都散发着不会“撩妹”的气质,虽然我一直否认我妈说我“读死书,书呆子”,但是在与异性交往方面,我呆如其实。大多数业余时间都躲在个人的世界里,不论是物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本来一句话“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可以简单概括的感情生活,此处就不再啰嗦了。



                        三、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2018年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是看电影、看书以及睡觉度过的。根据个人的2018年豆瓣书影音报告,本人标记了231部书影音作品,相关数据如下:

      观影量194部,比去年多了70部,同比增长56.45%,其中电影163部,剧集30部,平均每月看16.1部,月均最多的为7月26部;读书量36本,比去年多了16本,平均每月3本,月均最多为3月5本;年度听唱片量2张(因为我听歌都基本不标记的)。贡献了120条书影音评论,获得17个赞。想读的书中有10本度过,想看的电影有94部已看过。对关注的导演为巴斯特·基顿,2018年看了他10部作品,最关注的作家为伯特兰·罗素,2018年看过他5部作品。

      基于上述数据,我对自己的总结如下:一是在电影和书方面,输入量和输出量都有了提升,间接说明了我牺牲了找女朋友的时间来看电影,孤独的程度加深,继续单身的可能性加大;二是电影和书对我的影响进一步加深,这种影响好坏参半。好的一面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看问题不再片面化、单一化、情绪化,能够尝试多角度、多层次、更客观地去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不好的一面是,有可能一不小心把我推入人生无意义,今朝有酒今朝醉般“虚无主义”的陷阱中,越来越脱离(逃避)现实,孤高自诩,一味地理想主义;三是主动思考的能力增强,这一点从评论数和最关注的作家可以看出。以前看完电影和书只是在豆瓣上简单标记“看过”,而这种标记也基于一种虚荣的心理,即在装逼如“我看过多少电影”或者“你们说的这些电影我都看过”的时候可以拿出标记作为装逼的“证据”,大多数时候是看别人的评论,站在一种局外人看热闹的立场,惊叹别人的影评书评写得如此之后,表达地如此恰当精准,把我想说却没法表达出来的都写出来了,而且行文流畅,结构严谨,论述专业,感情丰沛!2018年我尝试转换自己的角度,参与到评论的大军中,争取做到对看过的电影和书都能写出基于自己理解的评论,不管写得多么糟糕,都是自己思考过后的结果,好过只是简单评个四星五星,思维习惯一旦养成,接下来就是不断练习,直到熟能生巧;四是在电影和书的选择上更为谨慎,尝试系列观影和主题阅读。2018年看了很多老电影,比如基顿的10部电影都是默片,继而对默片中的优质电影进一步挖掘,刷新了认识。以前误认为卓别林就是默片的一切。除了默片系列,还深度挖掘了逃狱系列和战争系列,印象深的逃狱片有《洞》、《巴比龙》、《死囚越狱》、《大逃亡》等,战争系列包括《兄弟连》、《我们的父辈》、《野战排》等主流影剧,以及《越南战争》这样的纪录片。在看书方面,经过同事介绍,年初买了几本介绍股票投资的书看完之后,开了个户准备小试牛刀,一开始每天都两眼放光地拿着手机看K线图,一年过后,已经处于被深度套牢的状态,经验是:除非是以赌博的心态入市,不然还是不要碰A股了。

      年初的看书计划除了投资类的书,还包括金融、哲学、财务、逻辑学、心理学领域的书以及圣经,一年下来,哲学类的书仅涉猎到尼采、罗素、加缪,金融学的一本教材看了三分之一,逻辑学的教材看了五分之一,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看了三分之一,财务类的书还没有翻过。真正地对我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罗素。除了他的《哲学大纲》和《哲学问题》,还看了三卷本的《罗素自传》。关于看书,感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数学在所有学科中具有无可比拟和替代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往往因我们“数学无用”的成见而被忽略。当我发现自己已经看不懂金融学教材里的微积分和行测中的排列组合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数学知识遗忘地如此之快和彻底,不由得因生怕自己的无知而产生一种恐惧感。4月底回学校期间,买了高数、线代和概率论的教材,以为自己马上就会把这些知识补回来,然后一年过去了,这基本材料还躺在地上吃灰;其次,让我对哲学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2019年的阅读计划里,准备由浅入深系统地去读一些哲学类的书,前不仅已经看完了《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这几天正在看《哲学的故事》,下一本准备分别把梯利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给看了,然后再选择性地阅读一些哲学著作,另一方面,逻辑学再次引起了我的关注,之所以说是再次,是因为早在大一的时候就到图书馆借过黑格尔的《小逻辑》,结果一翻开就被里面的各种符号吓退了,更别说看懂了。2018年看的柯匹《逻辑学导论》,其实2017年就买了书,不过畏于它是一个大部头,没能短时间拿下,现在发现这种畏难情绪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就像一个占了半页纸的数学题,80%的文字都是废话,最后的20%才是正题,但是粗看上去很容易把大篇幅的文字吓倒,误以为题目字数越多,难度就越高。期间还看完了殷海光的《逻辑新引:怎样辨别是非》,以讲故事的通俗形式来介绍逻辑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我这种小白来说很是友好;最后,让我有一些纠结的一个问题是:看书的重心是放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还是以实用领域为主?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能两者兼得?对于我来说,只能说精力(能力)有限,难以兼得,目前我看书是完全凭兴趣看的,像文学类、哲学类,包括逻辑学、数学在实际生活当中可能是无法被实际应用的。而像金融学、财务、计算机技术、管理学、人际交往之类的书,可能能够在工作方便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撑,却不一定是我感兴趣的。还有一个是不求甚解和深度阅读的问题,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的我们的眼球,以致难以在静下心来长时间的阅读和深度阅读,这样一来,对于一些需要深度阅读的书只留下浮光掠影的印象,别说是否有理解透了,可能一个月之后就会忘了书中的主要内容了。然而,深度阅读是一种更有效的思维练习方式,起步阶段肯定会有很多觉得难以跨过去的坎,一旦磕磕绊绊地坚持养成习惯,以后就能走得更高更远。学习这种行为中可能确实存在这样一种规律,即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直接去挑战高阶的问题,一旦成功,再回过头来重新检阅初阶和中阶的问题时就会觉得易如反掌了。

      除了书影音,再简要谈谈睡觉的问题。

      睡觉的问题对于我来说,等同于熬夜的问题,熬夜与暴饮暴食一样属于生活作息不规律的范畴。在我眼里,晚上12点之后睡算是熬夜,基于这个标准,我月均熬夜的天数预计不少于25天。那为什么要熬夜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白天睡太多,晚上失眠,或者晚上吃的太饱不消化睡不着,这种情况一般是在节假日;拖延症作祟,白天的计划没完成,拖到晚上,以为熬夜可以完成,结果熬了夜发现还是没有心情去着手想做的事情;第二天不上班或者即使熬夜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上班状态;不甘心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熬夜以示抗议;熬夜追剧看电影,比如之前连续熬夜一口气看完了五季《南城警事》。熬夜的后果是第二天精力不振、皮肤变差、免疫力下降、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对五脏六腑的影响,还有一点很重要,熬夜容易长胖。熬了夜之后,即使第二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也恢复不到熬夜之前的状态,不断地熬夜和补觉就像把一面镜子不断打碎然后进行修补,总的来说,熬夜是对生命的一种透支,而且是不可完全恢复的透支。

      由此可见,我是在充分意识到熬夜百害而无一利的危害性前提下去实施熬夜这一种行为的。由此可见,我实施这一行为时忽略了或者选择性地忘记了这种危害性,或者说熬夜的危害性在对我的身体和生活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之前是可以接受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经过多次尝试仍然改不掉熬夜的恶习,索性对自己放任自如,事实正式这种情况。当然往深了说,坏习惯改不掉是因为自制力不够,自制力不够又是因为什么呢?关于自制力的问题,如果要详细讲的话可以另起一篇文章,此处就暂不赘述了。熬夜是睡懒觉的原因之一,也有很多不熬夜的时候也睡懒觉。这又是为什么呢?“天气太冷?”“起来了不知道干什么?”熬夜或者睡懒觉,表面看起来是一些生活事务性的原因,其本质上可能是心理层面的因素对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如果要进一步分析,需要先去补习心理学的知识。睡得太多和吃得过饱一样,会打乱正常的生活作息,形成恶性循环,想象一下脑满肠肥的画面,吃完了就睡,睡醒了就吃,终日昏昏沉沉,让我想起《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大意是“蛆虫是最大的饕餮家,我们喂肥牲畜给自己食用,再喂肥了自己给蛆虫食用”,细想起来其实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2018年我的业务生活是异常单调的。整天宅着感觉自己快要得抑郁症了。多年以来都是与孤独作伴,养成了避开热闹与喧嚣的习惯,尝试着与自己相处,在懒散的和勤奋的自己之间循环切换,没有被自己逼疯算是万幸。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一些坏习惯,反复尝试改正,都以失败结束。懒惰的思想、不知满足的食欲像是生长在脑海中的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自己不够狠,也就难以连根拔除。



                    四、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原计划是以相对严肃和严谨的方式把过去年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写到一篇文里面,没想到动笔之后字数有失控之势,那么就到此作结吧。上面主要讲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现在该讲讲怎么办了,提出的想法不一定是定论,只能算是对自己未来的计划做个参考。以下的内容都是没有经过反复思虑的,部分是我昨天晚上跑步时临时想的。

      关于下一份工作的问题,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答案,不过可以从个人和企业两个层面来考虑。

      就个人而言,首先分析性格和兴趣方面的因素,即想干什么和不想干什么的问题。什么样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可能会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加发生改变,但是性格一旦养成是难以轻易改变的。对我来说,精明处事是不太可能做到的,长辈们跟我说在这个关系社会,要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然不管在哪里都很难混,说实话,内心一直很排斥这种做法,为了“生活”,也曾尝试过,那些违心的话一旦从我嘴中冒出来,像是一些没有消化完全的排泄物,让我自己难以忍受,表情扭曲,气氛尴尬,恨不得把刚说出来的话吞回去,然后找个地洞当场消失。目前能做的程度如在同事拍马屁的时候,我可以强行堆笑附和着说“是呀是呀,好呀好呀,对呀对呀”之类的话,如果我确实说出了“能取得这样成绩离不开您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像是拍马屁的话,反而是发自真心的。

      其次是个人的技能和经验,也是能否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工作的决定性因素,这方面的优势足够大就能有足够多的选择。技能和经验的应用可能因为场景不同而各异,比如“杀鸡焉用宰牛刀”,对我来说,一无所长,可应用的工作经验聊胜于无,面对这“宰牛”的需求,只拿得出“杀鸡”的工具和经验。田忌赛马的例子也可以说明技能和经验在一定的情况下是相对的,假如一个班级60人有50多人不及格,那么80分可以算很优秀了,如果50多人分数都在90分以上,80分就会变成倒数。如果选择前者,一开始会有优等生的优越感,却容易掉入“孤独求败”的陷阱,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称王称霸”,选择后者,要么是受尽屈辱被人“踩在脚下”,要么就是体悟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忍辱负重在一群高手中杀出重围,浴血重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没有道理。

        然后,应该考虑到长期的职业规划。如果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比如每份工作干个一两年,每个行业都处于一种略懂的半桶水状态,用于都是在基层干着又苦又累的活,不懂从战略的角度,从全面的、整体的解读去看问题,思想状态停留在“只是为别人打工”的层面,即使当上初、中层领导,也不懂有效管理,混成了职场老油条,成为随波逐流的大多数。职业规划带有一定的目标导向性,很多时候我们因为缺乏动力没能坚持做成自己想做的事,要么就是目标不清晰,缺乏目的激励,要么就是目的的激励性不强,所以往往都是三分钟的热度。职业规划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细节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甚至在时机适合的时候也可以改变大方向,话句话说,它是“当上CEO,迎娶白富美”的指导思想和行为纲领,没有规划,容易成为无头苍蝇,不断地碰壁撞墙。

        最后,现实因素影响的因素也至关重要。比如感兴趣的工作可能工资待遇水平低,一旦结束单身生活,结婚生子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生活压力接踵而至,那么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考虑可能会把工资而不是个人喜好放在第一位,当然也有很多人做到了兴趣与工作的兼顾,还能从容应对各种生活压力,很多人在主业之外逐渐发展出第二、第三职业。除了年龄增长的因素,一旦结婚生子,生活开销大幅上升,背上房贷、车贷,双手算是被牢牢地束缚住了,除非是个人能力发生质的变化,不然一旦做出工作上的选择,考虑到换工作的成本,短时间内是无法再变更工作内容的,就算换了工作,所能选择的行业也会有局限,难不成都三十来岁再换个新行业从头开始?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女性结婚之后对工作的要求只要安稳就好,男性有了子女之后,一旦在一个城市落脚,都很难轻易地挪动了,及时其他城市有更好地发展机会。

        从企业层面来说,各种因素需要综合考虑。首先是行业的问题,近年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否有国家政策的倾斜或者市场资本的青睐?跟个人的匹配度高不高?先给自己框定一个备选的范围;其次从企业规模的角度进行分析,大型企业制度体系完备,在相对严苛的工作环境里个人成长的速度也会更快,但是制度本身也容易成为掣肘,导致整体运行效率低下,而且高度的层级管理压缩了个人晋升的空间,小企业工作环境轻松,因为没有层层审批的中间环节,办事效率高,但是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由老板个人的水平和格局决定的,数量多而参差不齐,在选择的时候有点碰运气的感觉,选对了就像抽中了一支成长股,前景无限,不过这种几率不大,大多数时候可能只是呆了一年半载就会陷入重复性的工作,没有继续成长的空间;然后是晋升机制、薪资福利的问题,涉及到一些细节的内容,可能是此前未能考虑到的,比如社保、公积金个人和企业各自的缴纳基数和比例,员工培训机制是否完善,是否有年度体检、旅游……最后,企业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家企业的格局和前景。比如考勤机制是否严格,办公室氛围是高度紧张的还是让人放松的,上下级关系、会议制度、绩效考核机制、加班频率……比如我刚毕业时在一家几十人的小公司工作,每天短裤拖鞋上班,大部分时间自由安排,也没有加班的习惯,老板对员工基本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因为底薪特别低,员工主要靠业绩过活,只要业绩好,就算上班迟到、旷工也可以被原谅,另一家公司算是中型贸易企业,但是格局停留在工厂的层面,更加注重形式而不是内容,即使没有可讨论的事项,也坚持每天开例会,喊口号,跳“抓钱舞”,来激励员工的斗志,给人感觉像一帮“搞传销的”。这种形式主义对员工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对工作没有太大帮助,反而可能败坏一大早上班的心情。

      早在一年之前我就想过换工作的问题,因为当时对自己没有足够清醒的认知,误以为可以把现在的工作当做跳板,做的时间相对久一些,换工作时就能跳得更高,虚设了一种时间长度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性。2018年年底开始,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小道消息,裁员降薪、就业寒冬、不再进行社会招聘的新闻就层出不穷,一开始只是互联网公司大裁员,身边也不乏实例,再加上应届毕业生数量的攀升,连华为也坐不住了,开始精简人员,直到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就业数据的时候还特别“辟谣”称我国的人口红利还没有消失。从另一个层面讲,越强调什么就代表着说那样的话时心里越没底,也就是说,国家层面承认接下来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全国人民需要“共克时艰”,而整体就业形势越来越朝着狼多肉少的形势发展,有些人即使福利待遇降低了,“离职”两个字也只能埋在心里不敢轻易说出来。可以想象,在浩浩荡荡地求职大军中没有一斤半两是没法杀出一条血路来的。

      结合上述情况和我的实际,在父母朋友劝我不要轻易离职的时候我差点就动摇的,最后思考了三秒钟回复到“虽然离职之后做什么还没有想好,但是离职的事情已经想清楚了,甚至已经做好了半年找不到工作的准备。”



              五、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有时候我跟人说自己是个乐观主义者,即使一个人也可以自娱自乐,可以把世间的一切凶险苦难看得风轻云淡,有时候我跟人说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悲观到骨子里难以自拔,所以不管是电影还是小说,更钟意悲剧性的结局,到现在我发现之前所有的乐观和悲观都只是一种表象,带有一定的时限性和欺骗性,乐观和悲观都是我敏感的性格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而自身的性格像一堵铁墙连我自己都难以轻易撼动,在一些文学和影视作品里,主人公都是遭遇了重大的生活变故之后性格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于是在内心深处也暗暗有这么一种突然遭遇重大打击的期待。即内力不够摧毁自己的性格时,寄希望于外部打击。

      除此之外,我发现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习惯于直线思维,说话直来直去,就像没有水分的橘子,索然无味不说,还让人没有继续交流下去的欲望,人际交往中很多人为的障碍,直线思维很容易就会撞在这些人为的“城墙”上。大学的时候跟同学兼职卖英语杂志,我下寝室推销的时候,直接问别人需不需要,得到的回复更多的是直接或者委婉的拒绝,而我的同学推销的时候是以一种学长跟学弟学妹“套近乎”的方式先拉近双方的距离,让对方撤下心理防线,获取对方的初步信任,然后再不经意地提出推销的信息,杂志卖出去的概率明显比我高很多。

        说得直白一些,直线思维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与异性交往方面,都受制与此。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影响下,僵化的思维习惯有所松动,渐渐地表现出些微的活力来,在多次碰壁之后也能吸取经验表现得相对随机应变,离炉火纯青地应对自如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不知是被现在的工作磨光了激情还是什么,完全没有了找女朋友的欲望,即使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单身异性,除了必要的事务性交流,也不会有额外的沟通,就这样过着一个人的死肥宅生活。在我沉迷于个人世界中的时间里,单身已久的同学桃花盛开,时不时在朋友圈晒幸福,恋爱中的同学已经开始了另一段恋情或者直接晒出了结婚证,比我后入职的后辈们很快地“勾搭”到一起了。突然间,好像周边的世界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人,不是别人把我孤立了,而是设置重重障碍自我隔离,别人也不会费力来突破我的防线来接近我,毕竟我没有那种“吸引力”。

        初步计划是在下一份工作中解决个人问题,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来改变自己的整个精神面貌,提高与人交往的主动性,练习“三寸不烂之舌”,苦修“撩妹”宝典,抛掉羞耻感,重拾当年“不要脸”的勇气。

        在长期的单身生涯里,时不时有人问起我的择偶标准,关于这一点,我还没有特别深入地考虑过,我以为自己是相信“缘分”的,遇见了合适的算我幸运,没有遇见合适的也不必强求,择偶标准对我来说是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也没有对它进行认真考察的兴趣,只是在某些情况下会突然冒出“要是有个XXX样的女朋友就好了”,比如说在买东西跟人砍价或者挑选衣服的时候,往往盼望着身边能有个口齿伶俐懂得搭配的女朋友,在看到美景或者在书中看到一段让我十分振兴的内容时,也会希望有个人能够共享那份美丽与激动。现在想想,我模糊的择偶标准应该是这样的:在日常生活或者学习知识方面能够互补,在感受美好的事物享受精神上愉悦感方面能够产生共鸣。两个人完全地互补或者完全共鸣难以维系长久的关系。以上是我人格之一的“一厢情愿”,有可能因为其他人格的阻碍而实现不了,也有可能因为外部的原因,比如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因为心理莫名地排斥相亲,几年前父母就已经频频以相亲“威胁”我尽快自行解决个人问题,随着三姑六婆的介入,形势变得更加紧迫,去年阿姨说要给我介绍一个18岁的女生,让我感觉自己半只脚已经踏入了相亲的房间,母亲也曾跟我多次提起一个与她相熟的妇人三番四次来上门,试图给我介绍相亲对象,问去了我的电话号码。现在细想,我不是排斥相亲这种方式,而是可以明显地预见到三姑六婆们的人脉圈子,介绍过来的对象会与我上述的择偶标准相差很大,不是在互补方面,而是可能完全产生不了共鸣。曾经设想过极端的情况,要么是我终生找不到女朋友,要么是因为自己“死脑筋”不肯将就而单身一辈子,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康德这样的大哲学家也终生未娶。母亲听到我有这种想法之后,恨不得一巴掌把我拍死在墙上抠都抠不下来,接着苦口婆心的大道理像雪崩一样袭来,唾沫星子很快就把我淹没了。工作中多次接触到一些投诉的大妈,感受最深的是跟大妈是最难缠的,因为没法讲道理,她们有一千种方式把你绕到不讲道理的圈子里然后用丰富的经验击败你。比如“卖惨”引起同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先聊聊看书的问题。

        过去的一年,用“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本来就狭促的个人空间堆满了“世界读书日”“双十一”促销期间从各大电商平台采购回来的书,很多书还未拆封。原计划一年下来看书与观影数量要保持一致,与以前所有的计划一样,对自己过于乐观,实际书影比例接近1:5,看电影是不太需要动脑,往往只是一种消遣,看书需要耐心和脑细胞的大量消耗,不过就投入和收益而言,看书带来的收益从广度、深度以及实用性方面远远强于看电影。首先,在书的选择上面越来越挑剔,毕竟人生有限,可以用来看书的时间更有限,自觉用到看书上面的时间更少,对于“快餐”类的书,就算论斤卖,也提不起买的兴趣了,更别说看了,不过也不能对所有的“快餐”书一票否决,有些快餐也有些许的营养价值,只是少花点时间精力大概浏览完就行了。其次,一种强烈的矛盾感一直困扰着我,如果纯粹考虑个人兴趣,我更愿意看一些文史哲这种非实用型的书,因为语文底子差,几个月前甚至跟同学讨论过去考个中文系的研究生,同学一通冷静的分析用各种现实利益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后来想想也不现实,没有这个经济基础,除非五年内不用娶妻生子和赚钱养家。当年文学院中文系的学姐毕业时送我的十多本教材我还好好收着,想着自己哪一天能够“自学成才”,前不久睡觉前随手拿了一本翻看,那些似曾相识的文言文看上去是那么陌生,才意识到教材很薄,但是要看完需要强大的毅力,一开始要经历举步维艰的过程,就像当时对照着网上翻译看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用铅笔在书中大量注释才勉强读通《尚书》、《庄子》中的一些篇章,一个小时估计也就读通一两篇,最后也没有熬过举步维艰的过程。补习汉语基础知识的需求源自于情感准确表达的欲望,不仅是书面,也包括日常交流中的口语表达,为什么很多大家三言两语就能够轻易地触动人心,不就是因为他们很轻易地就把我们很想说但说不出来的想法精准表达出来了吗?我感觉自己一直徘徊在精准表达的门槛外,即使“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啰嗦了半天都说到点子上,上面的文字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记得《文学回忆录》里面,木心讲福楼拜教授莫泊桑习作的故事,能够一句话说清楚的,绝不多写一个字。看木心的文字,也可以感受到他如庖丁解牛般对文字运用自如的精妙技巧。除了精确表达,理解和评论也要基于扎实的基础知识,不然看完经典著作之后,要么就是理解不了它的“经典之处”,要么就是直观感受上觉得很好,但是又说不出好在哪里,始终处于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初始阶段,以致于虽然想着每看完一本书就写一篇读后感(实际上没做到),纵使心中千头万绪,对着电脑屏幕却无从下“脑”,勉强写出来的东西也难以让自己满意,充其量是一些碎片思想的拼凑,算不上书评。基于以上原因,希望自己能够多看看类似于《小说面面观》、《小说机杼》之类的书。

        对历史的兴趣一开始源自于八卦古人的好奇心,后来演变成一种对真相的追求。很庆幸自己没有被历史教材带篇,虽然没怎么看过第一手的历史文献,稗官野史也是读了一些的,不同的对象可能刺激我产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趣。比如大学的时候看的一些电影引起了我对基督教、十字军东征历史的兴趣,看完《世说新语》,对魏晋风骨产生浓厚兴趣,然后买了吕思勉大部头《两晋南北朝史》,至今还在书堆里吃灰。当年看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也曾尝试去了解那特殊的十年以及80年代新思潮,当时看了查建英主编的《八十年代访谈录》,在阿城、北岛……们讲的故事里感受那个时代的风潮涌动。应该把历史知识当做汉语言知识一样,让其成为一种基础性工具,置于个人知识底蕴层面。基于对历史知识相对充分的了解,可以更容易、更客观地去理解各个历史阶段的事物,也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容易被四处泛滥的信息所误导和欺骗。比如对类似于《第七封印》、《宾虚》这种电影的理解就基于对宗教历史有一定的掌握,对《红楼梦》中人物行为和心理的分析,也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现在的网络信息(不论真伪)轻易地就能病毒式地被传播,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众或者媒体的舆论所带偏,如果对往事进行细究,我们会发现同样(类似)的事情早就已经发生过,而我们也正在重复着以前犯过的错误。往大了讲,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国际舆论、国际关系、战争已经此起彼伏的各种运动。是谁说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只是在重复相同的剧本。

      去年趁着双十一买书,拆开快递箱,办公室同事在旁边围观“哇,你又买书了,看看买了些啥书”,看着我从纸箱里拿出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这一类书时,同事惊呼“你这看的书也太‘高大上’了吧,感觉跟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哲学好像因为它的“无用”性被社会主流观点排挤到边缘地带而不受待见,很多人可能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哲学能当饭吃吗?”。这个问题我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去回答,不过在哲学的门外观望了很久之后终于鼓起勇气一只脚踏进门槛,瞥见哲学世界的小部分景象,已经足够对我现有的观念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了,迫不及待地想看尽门内所有的风景,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停留和沉思,那些在历史中闪烁着的名字让我激动不已,恨不得马上穿越时空成为他们的信徒,捡拾他们遗留下的思想精粹。对于少数人天才来说,哲学可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哲学研究的是最深层次、最本质的问题,需要完全忘我地沉浸进去,有可能一沉下去就很难再出来了,最后走向偏执、孤僻、甚至精神错乱的极端。所以有人说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我不求哲学对我有什么实质性的功用,也没有立志成为哲学家的抱负,对我而言,目前只是作为一项兴趣,能够带来思想层面的刺激性体验。

      文学、历史、哲学等类似的学科知识,难以直接转化为现实收益(除非是从事相关工作或研究),所以大家更愿意看实用性的书,学习实用性的知识,比如金融、财务、计算机技术等等。我明知自己需要恶补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实践起来往往把握不住方向盘。比如看了十多页金融学的教材后就开始走神,眼睛开始往旁边一堆文史类的书上面瞄,几分钟之后就扔下了手中的大部头教材,开始翻起《西西弗斯神话》来,一边看一边拍大腿惊呼“卧槽,以前看《鼠疫》和《局外人》的时候怎么没发现加缪这么牛逼!”。当然我也知道,除了兴趣之外,学科知识的难度对阅读也有很大影响,毕竟看教材做不到像看小说或者散文那样一口气看完,教材的内容需要反复阅读、熟悉和理解。在实用型和非实用型书的选择上,心理上劝自己为了工作为了生计多看点实用型的书多学点实用技能,行动上却往往选择了非实用型的,不过每次发工资(想象自己的劳动力多么廉价)、还信用卡、花呗、白条、交房租,购置大件的时候,就会重新燃起对实用型书的热情,之前网上不是有个段子说“当你没有学习动力的时候,看看银行卡余额”。

      第三方面想到的是关于看书的方法、知识整理的问题。前不久看了传说中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不说大失所望,跟我的预期还是相差很大,不过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里面提到的主题阅读,通常来看主题阅读主要适用于学术性的目的,即为了一个研究课题把相关的著作和文献都看一遍,如果只是出于个人兴趣,其实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操作,比如我对八十年代以及形而上学感兴趣,就可以通过主题阅读将获取的相关知识、信息要点整理到一起,再基于从头到尾由浅入深的阅读提出个人的理解和观点,说不定能够开辟出新的世界来。这样做的难处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如果工作压力大,可能难以兼顾或者坚持下去,好处是可以通过对无数碎片化的信息的整合和加固,搭建起分主题的系统性框架,遇到需要对外输出某一主题的知识内容时就不会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了。比如跟人讨论形而上学的时候,就可以从它的来源、定义、派别和代表人物、发展历史、影响力以及评价进行全方位地阐述。不可否认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想法,但是一旦做到了,那该会有多博学呀!历史上很多哲学大家不也是博学家吗?所以也不是不可能做到。

P.S.前前后后利用上班的空隙写了几个星期还没写完,前面写的也都是“思想的毛坯”,来不及润色,索性先发出来,再慢慢写,慢慢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393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391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03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13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03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07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00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5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74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84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6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99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68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4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就个人而言,合作与我对成功的定义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名在每一次任务、每一次努力中都必须获得明显工作成果的人来说,合...
    斯坦威阅读 345评论 0 0
  • 事情行不行身体最知道。不要硬性的搞。只会适得其反。这次的事件是严重的。
    阳光与清晨阅读 71评论 0 0
  • 中文论码问题一般是编码格式不正确,在windows上一般默认是ANSI,只要转换成UTF-8的格式,再传到linu...
    e8a37405cb53阅读 249评论 0 0
  • 做人太过善良,会被人欺。 对人太好,会变成理所应当。 太过憨厚,会被人当傻瓜。 太过义气,会被人利用。 人生就像生...
    生活就是小说阅读 524评论 4 26
  • 信仰支撑人们走下去,管他只是个空壳。难以琢透,只不过是一个无形无影的虚幻的东西,什么给它注入了神气,竟有惑人希望不...
    卓_81e6阅读 50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