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试翼同风起,三尺讲台绽“新”光。为进一步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推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我校开展了新教师“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发展”的课堂教学汇报活动。新教师在此次汇报课活动中不断磨砺成长,尽显魅力与风采!
李稚帆老师和刘幸老师作为我校生物组2023年秋季新进青年教师,分别于2023年12月15日(周五)的上午第一、二节课进行了课堂教学汇报课展示活动。
两位新进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这节课进行了授课。
两位青年教师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深钻教材,反复打磨,进行了精彩的汇报课展示。汇报课上,老师们妙语连珠,学生全情投入。两位青年教师立足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他们运用问题引导、任务驱动、创设情境、讲练结合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素养。汇报课结束后,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她们的教学设计思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对两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最终以小组形式进行了听评活动。两位老师的过程反思以及大家通过听评课活动总结出的两节课的优缺点如下所示:
李稚帆老师的过程反思:结合初中生物学所学内容提出为什么植物能制造大量有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科学家在认识光合作用时的科学史资料,引导学生讨论、分享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最后让学生自己完成对本节课的概念图填写,总结收获。优点: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流畅,教态自然大方,对于各个科学史材料之间的衔接转换流畅,对科学史有关的细节处理到位,设计的学生活动合理,学生能够踊跃发言,学生上台依照概念图进行系统性地总结体现了过程评价与反思。缺点:由于课堂容量较大,对于科学史结束后仅有概念图反思,未有多个例题进行进一步结果评价。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过程系统性的学习时间略有不足。前期科学史的学习,受限于学生的生物化学知识,耗时过多,节奏较慢。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测力度不足。
刘幸老师的过程反思:用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万物生长靠太阳”背后所蕴含的生命现象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光合作用的概念。科学史的处理以资料呈现和问题启发的方式分别得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接着系统总结学习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条件、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以及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最终回到“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它自己,也养活了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异养生物,光能通过驱动光合作用驱动整个生命世界的运转!优点:思路清晰,实验部分衔接流畅自然,问题设置合理,对资料分析及时进行了总结。在每个环节后都设有随堂练习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得到检测。缺点:科学史部分内容难度较大,学生较难理解,需要老师花时间去启发解释,导致科学史部分花费时间较长,导致第三部分构建光反应和暗反应变化模型和表格填写的时间略显仓促,学生笔记未及时整理到位。
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思路上的区别:本节课是一节过程性课程,掺杂科学史,需要将科学史的细节和科学史与科学史之间的衔接联系好。李稚帆老师将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开,各自讲述其科学史后进行有关反应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产物、能量变化的总结与比对,并采用概念图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各反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刘幸老师侧重于全部顺着科学史讲完后进行系统性学习,且采用手绘叶绿体的形式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生动活泼。此次汇报课的开展,给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身风采的平台,也促进老师们相互剪间的交流学习,有力地推动了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
汇报课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开展了专题讲座,由董红敏老师(高三生物组组长)主讲,主题是《2024高考科学备考策略》。
对于2024年的高考生物备考复习工作,董老师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讲解。
一、真题研究
为了教与学都能更加自信、有效、甚至轻松自如地应对高考,就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高考试题,认识高考命题的规律,把握高考的实际考查内容和命题指向,熟悉高考命题的思路、意图和试题风格。调整教学与复习的策略、思路和方法,提升备考效率。二、命题与评价
高三师生要如何应对日渐灵活的高考命题?我们知道,高考将会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设置灵活性较强的题目。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埋头苦读、死记硬背的模式来学习、来备战2024年高考,且在思维上仍然是不擅长变通,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在高考中将会极度不适应。2023年教育部对高考命题要求有四个方面:1.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3.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4.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新高考要求下的试卷命制,要求突出新课程理念。就要做到以下五点:①试题不能平铺直叙,要有一定情景作为知识载体。② 要有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③试题要新颖,有新知识。④ 题目要体现能力立意,有一定的综合性、逻辑思维维度。⑤注重试题素材,要能结合生活实际,能做起点高落点低、 既来自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三、备考策略
董老师提出,在进行高三备考时,教师要注意做到以下三条:①研究政策,把握方向②通过研究以往高考真题,明确考情③加强学情研究,制定备考方案在教法方面。老师们需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去提升学生的知识面,要注重不同题型的积累,还要改变思维方式,做到活学活用,学会举一反三,平时多注意思考,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学法方面,指导学生不盲目刷题,对试题需要精选精练,要善于整理错题,进行查漏补缺。积累经典试题的答题思路,有利于做题时快速的反应出答题思路。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的回归课本,围绕基础全面、系统的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复习的内容应包括课本的正文、生物科技进展、资料卡片、小字部分、课后习题等。覆盖所有考点。不留空白,不留疑问,不能只停留在“有印象”上。分析错题时,要回到教材相应的位置,教材才是最好的资料。因此学生应该做到这三步,第一步:翻回教材,看看教材对这一知识点是如何描述的;第二步:反思自己当时做题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没有想到?下次如何想到?;第三步:常错易错的题目可以剪下来做错题本反复看。
最后生物教研组组长张春阳老师就本次新进教师汇报课和高三生物备考深度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此次活动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相信在学校和前辈们的帮助和关怀下,新教师们会带着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通过不断努力走稳、走好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此外,通过董老师的讲座,让我们认识到新教材、新高考的新挑战,我们要积极转变自己的固有观念,不断学习,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