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轻到苍老,这种变化很快,只要一瞬,却是一日。一瞬过去,一日离别,最后剩下繁琐的千年。
时光匆匆,究竟如何过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闺蜜说,结了婚好累啊。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孩子不停的啼哭,换不完的尿布,还有永远睡不够的觉。
好不容易看着孩子大了点,家里面的琐事蜂拥而来,真的是一点也不让人省心。
当我还纠结在如何能够和男朋友多相处一分钟的时候,她却说自己好想拿一天独自在家,没有孩子,没有老公,没有家务。
结婚之后,不愁吃穿唯独缺少独处的时间。
- 01 -
年少时看散文书籍,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说“愿时光停留未嫁时”,难道这世界上就没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吗?
后面才发现,这些说希望回到过去的,不一定是觉得婚姻生活不幸福的。与其说后悔,不如说是对过去有一丝怀念,怀念那些“被舒服着浪费的时光”。
而现在的我也有些许明白,独处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对于独处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牛津词典将独处(solitude)定义为:个体独自一人、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客观状态。Larson则更进一步指出,只有当个体与他人在各个层面都不存在交往时才能视为独处。
在Burger看来,独处并非只是“个体独自一人”的状态,而是指个体没有社会互动的一种状态。
换句话说,独处既可以表现为独自一人的状态,如独自一人在房里读书;若当身处于人群之中,只要没有社会互动亦可称之为独处,如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内独自地读书或是思考问题也可算作独处。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独处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身心的自我调整,更是一种独立人格的体现。
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养育成人,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加独立的个体,而非依靠某人。
- 02 -
“独处”≠“孤独”
由于外在表现和内心体现的相似,人们常常混淆这两个词的概念。
然而,孤独是指个体渴望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却得不到满足时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而独处中的人可能不快乐,也可能是快乐的。
由于独处的人“动机”不同,所以产生的情绪体验也不同。
例如在失恋后,想一个人呆一段时间,对自身以及未来进行重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规划;亦或是每天在嘈杂的环境呆久了,想要独处享受此刻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放松心情。
不论是哪种情况,独处都是对自己内心的一次提炼,抛掉浮沉,只享受当下的这个时刻。
因为当我们从稚嫩蜕变出来,就背负了越来越多的责任,无论愿意不愿意,你都要将这烂牌打成一手好牌。
你不再是自己,时间被亲人、工作、朋友、熟人瓜分,直到某一天,你忙完所有的事情,一个人坐在位置上发呆,你才发现,原来学会独处时成年人让生活慢下来的唯一方法。
独处才是生活中最好的奢侈品。
- 03 -
前段时间,知乎上狠狠的火了一把的话题: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里发呆?
网友爱酱回答: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
在车上静静,抽根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长大后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快乐的。
在工作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每一分钟都为结果而生;下班的路线精准规划;回家后做饭、吃饭、追剧…偶尔外出和闺蜜交换心情。
工作、家庭、社交,从一个战场奔跑到另一个战场,你是超人,是爱人的伴侣,是孩子的母亲,朋友的闺蜜,可你唯独不是你自己。
慢慢的你发现,你找不到自己了,以前的你会给自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而现在的你,一切都要以计划的方式呈现出来,若是少了其中的一个程序,都会引发自我怀疑和焦虑。
独处是漫无目的的,更是放下我们的不太快乐,把装满水的自己倒空,然后遇见闲时的最美时光。
- 04 -
我们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独处,在楼下的花园散散步,看孩童嬉戏。
一个人越是有许多的事情能够放下,他越是富有。
聪明的女人懂得假装放下、暂时放下。每天为自己安排一点时间用于独处。
一个人看一场电影,喝一杯咖啡,看一本书。
不需要太长,因为过分的独处就是浪费时光。
瑜伽中有一个环节叫做冥想,这个时候放下担忧、计划、未来、明天,关掉购物软件甚至关掉手机。
当世界静音,你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么多年过去,你还是你,那个16岁时被一首歌就感动得热泪盈眶的少女。
看厌了平日里的世事纷争,我们需要忙里偷闲,让自己关掉和这个世界衔接的开关,这个时候自己不再为了想要的包和口红心心念念。
你知道那些东西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你过得好,而真正的奢侈,是你在生活中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惊喜。
所谓活成自己,不过如此简单。
每天留点时间,与风景、音乐、空气、轻风相处,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或许世界喧闹,但我依然说一句:
对不起,我想一个人静静。